2021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48分)
1. (4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 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宇宙辐射的强度较低 B . 行星的体积适中 C . 适合呼吸的大气 D .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2) 宜居地带还需要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 . 日照条件稳定 B . 有原始海洋
C . 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 . 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第 1 页 共 15 页
)
2. (2分) 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电离层
3. (2分)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 A . 耀斑爆发产生 B . 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 . 黑子活动释放 D .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4. (2分) (2018高一上·北海期末) 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凌晨2时02分,墨西哥格雷罗州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附近海洋上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 )
A . 上下颠簸 B . 左右晃动
C . 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 D . 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颠簸
5. (4分) (2018高二下·岳阳期末) 某游客的游记—广西的沌湖事件令我记忆犹新。3月5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溯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鱼虾。回答下面小题。
(1) 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 . 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 B . 当地地下暗河的崩塌
第 2 页 共 15 页
C . 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 D . 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
(2) 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 ) A . 广东灿若明霞的丹霞山 B . 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 C . 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 D .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6. (2分) 下列地貌中,主要以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岛 B . 阿尔卑斯山脉 C . 杭嘉湖平原 D . 马里亚纳海沟
7. (2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第 3 页 共 15 页
)
8. (2分)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 ) A . 对电磁波的研究 B . 对声波的研究 C . 对地震波的研究
D .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9. (4分) 如图所示,图甲为我国A地形区附近山脉走向图,图乙为图甲中B城市附近河流及铁路交通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地形区地表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侵蚀 B . 风力堆积 C . 流水侵蚀 D . 流水堆积 (2)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示地区全部位于外流区,B城市为我国重要铁路枢纽 B . A地形区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图乙所示河流流量大,汛期长
C . 西气东输干线穿越B城市,图乙中纵向铁路F线穿过所有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省会。
第 4 页 共 15 页
D . B城市所在省区煤炭资源丰富,B城市所在地区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10. (4分) 读图,回答题。
(1)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⑤⑥ (2) 图中( )
A . 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 .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 .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第 5 页 共 15 页
11. (4分) (2013高一上·莘县月考) 2010年11月24日,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下题.
(1)
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地壳上升运动 B . 风力侵蚀作用 C . 流水沉积作用 D . 冰川侵蚀作用 (2)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 A . ① B . ⑤ C . ③ D . ④
12. (2分)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歌词中的蓝天白云发生在图中的
第 6 页 共 15 页
A . A层 B . B层 C . C层
D . C层以上大气层
13. (4分) (2017高三上·济南月考)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 冷锋过境 B . 暖锋过境 C . 气旋过境 D . 反气旋过境
(2)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第 7 页 共 15 页
B .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 . 7日洪水水位最高
D .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14. (2分) 全球各大洲之间的网络信息 90%以上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的。最可能导致海底光缆通 讯中断的是( ) A . 太阳活动 B . 板块运动 C . 台风 D . 潮汐
15. (2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形成的( )
A .
B .
C .
D .
16. (2分) (2015高二上·平安期中)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第 8 页 共 15 页
A . 中亚 B . 俄罗斯 C . 西亚 D . 乌克兰
17. (4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末) 如图为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1) 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 a﹣① B . b﹣② C . c﹣③ D . a﹣②
(2) 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第 9 页 共 15 页
A . 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B . 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C . 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D . 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18. (9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读 “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 “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河流反映的水循环环节为________。②、③两处地貌的成因为________, 这种地貌的形成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
(2) 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有:________; 对河流的影响有:________。
(3)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两处中更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 图中丙处易发生地震,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原因是地下为________构造。 (5) 据图,比较图中③、④两地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和物质组成的差异:________。 19. (10分) (2013高一上·德州月考)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2)
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________地貌,丁处是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________作用有关.
(3)
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4)
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____. (5)
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20. (6分) (2016高一上·青海期中)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
第 11 页 共 15 页
(2)
试比较晴朗的白天与多云的白天的气温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 .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 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 .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48分)
1-1、
1-2、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9-1、
9-2、
10-1、
10-2、
11-1、
第 13 页 共 15 页
11-2、
12-1、
13-1、
13-2、
14-1、
15-1、
16-1、
17-1、
17-2、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18-1、
18-2、
18-3、
18-4、
18-5、
第 14 页 共 15 页
19-1、
19-2、
19-3、
19-4、
19-5、
20-1、
20-2、
20-3、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