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近代中国的张氏父子
张三,爱国人也,呱呱坠地的时候中国正面临着鸦片战争。在沿海城市生活的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且特别崇尚卢梭,认为卢的《社会契约论》是自己追求的理想社会。面对中国存在的内忧外患,他希望能为中国的富强出一份力。
在他28岁的时候(1868年),与他的好朋友李四一起兴办了一家名叫“张冠李戴”的帽子生产企业,虽然企业规模小,还受外国企业的阻碍,但是张三的企业还是艰难的经营下去。在11年,“张冠李戴”企业被《申报》刊登,讲述该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企业人员的“实业救国”思潮值得我们广大人民学习。
1906年,66岁的张三因心脏病与世长辞。在他临终前他把“实业救国”的重担交给他20岁的儿子,张小三。小三为他父亲举行了卫生,简洁的丧礼后,专心致志经营“张冠李戴”企业。
1913年,“张冠李戴”在小三的经营下迅速发展,当时小三对他的合作伙伴这样说过“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况且,现在我们的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倡导使用国货,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对我们的期望。”次年,小三与在电影院一见钟情的初恋情人凤妹结婚。小三与凤妹都是爱国人士,结婚后他们两位参加过多次的爱国运动,特别是在1919年,小三还组织企业的工人一起参加五四运动。 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之后的几十年,因为中国社会动荡,企业还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幸,在1941年,“张冠李戴”企业宣布破产,小三唯有带着妻儿,到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