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并作好登记,准备好教具。
【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对所见过和接触过的电器元件的了解程度,提高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
①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则:
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
1)、电路图:
电路图能充分表达电气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
绘制、识读电路图时应遵循的原则:
(1)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教学过程
A、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保护地线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端在下边画出;
B、主电路图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C、辅助电路图要跨接在两相电源之间,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电路图的下边电源连耗能元件,触头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2)电路图中,按电器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3)电路图中,不画电器元件外形,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画出;
(4)同一电器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按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分画在不同电路中;
(5)画电路图时,应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对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小黑圆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则不画小黑圆点;
(6)电路图采用电路编号法。
2)、接线图
根据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安装情况绘制的,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示电气动作原理,主要用于安装接线、线路的检查维修和故障处理。
教学过程
绘制、识读按线图时应遵循的原则: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一致。
(3)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和中断线来表示。
3)、布置图
布置图是根据电器元件在控制板上的实际安装位置,采用简化的外形符号而绘制的一种简图。它不表达各电器的具体结构、作用、接线情况以及工作原理,主要用于电器元件的布置和安装。
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
1)、识读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
2)、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3)、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
4)、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接线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装电器元件;
教学过程
5)、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控制电路导线一般采用截面为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按钮线一般采用截面为0.7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接地线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6)、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
7)、安装电动机;
8)、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9)、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10)、自检;
11)、交验;
12)、通电试车。
【课堂总结】
识读电路图、熟练绘制、正确接线。
【布置作业】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