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随堂检测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儿童服装店的婴儿身高尺贴,它可以测量儿童身高,方便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衣服。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nm B.cm C.dm D.m
2.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B.校服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D.优秀短跑运动员百米赛跑用时约10s
3.如图所示是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上了初二年级的李明同学在过去的一年里身高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8dm
B.8cm C.8µm D.8mm
6.已知测得某小钢球的直径分别是1.73cm、1.73cm、1.72cm、1.74cm、1.74cm,则该球的直径应取( ) A.1.72cm
B.1.74cm
C.1.732cm
D.1.73cm
7.某中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dm( )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C.物理书的长度是261
B.茶杯的高度是10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8.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0m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 B.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7m 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5cm D.课桌的宽度大约是60mm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10.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造成误差的因素的是( )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刻度尺的刻度不完全均匀 C.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不垂直 D.读数时没有估读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的出现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三、填空题
12.如下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13.图中测量铅笔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四、实验题
14.小洋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___________,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请把步骤C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进行该实验所必须的步骤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
(3)小慧同学也用相同的步骤对这根铜丝直径进行了测量,但是测量结果却与小洋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______来减小误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cm;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2.D3.D4.A5.B6.D7.D8.A9.B10.B11.BC12. 1mm 2.70cm 341.513. 1mm 5.8514. 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 DEB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或绕线松紧程度不同15. 甲 取平均值 26.42 26.00 偏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