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操作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概述: 1、 会计主体: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的记账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不包括村办企业以及其他所属 单位和农户
2、 会计要素: (1) 资产: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 ①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等
② 农业资产:包括幼畜及育肥畜、产畜及役畜、经济林木和非经济林木等。
③ 长期投资: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
者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 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不含一年)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投资。
④ 固定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
设施等劳动资料,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可列为固定资产。 (2) 负债: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 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
工资、应付福利费等。
② 长期负债指偿还期超过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及应付款、一
事一议资金等。
(3) 所有者权益: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公积公益金、未分配收益等。 (4) 收入: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一般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农业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
① 经营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各项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
农产品销售收入、物资销售收入、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劳务收入等。
② 发包及上交收入:是指农户和其他单位因承包集体耕地、林地、果园、鱼塘等上交
的承包金及村(组)办企业上交的利润等。
③ 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有关规定收到的财税部门返还的农业
税附加、牧业税附加等资金。
④ 补助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
⑤ 其他收入:是指除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和补助收入以
外的收入。
(5) 费用: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费用包括生产(劳务)成本、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
① 经营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因销售商品、农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而发生
的实际支出,包括销售商品或农产品的成本、销售牲畜或林木的成本、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维修费、运输费、保险费、产役畜的饲养费用及其成本摊销、经济林木投产后的管护费用及其成本摊销等。
② 管理费用: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管
理人员及固定员工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等。 ③ 其他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支出。 (6) 收益:
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后的余额。
① 经营收益=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发包及上交收入-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② 收益总额=经营收益+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3、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有用性原则
(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4) 一贯性原则(纵向可比) (5) 可比性原则(横向可比) (6) 及时性原则 (7) 明晰性原则 (8) 权责发生制原则 (9) 配比性原则 (10) 实际成本原则 (11) 谨慎性原则
(12)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3) 重要性原则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常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 科目编号 101 102 111 112 113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应收款 内部往来 使用说明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库存现金 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入银行、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 与外单位和外部个人发生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与内部所属单位和农户的经济往来业务(发生应收款项、发生的应收承包金或村(组)办企业的应收利润) 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农产品、工业产成品等物资 购入或培育的牲畜(禽)的成本。下设“幼畜及育肥畜”和“产役畜”两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 121 131 库存物资 牲畜(禽)资产 132 141 151 林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购入或营造的林木的成本。下设“经济林木”和“非经济林木”两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 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办企业等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劳动资料,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该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值 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进行基建工程、安装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 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与外单位和外部个人发生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应付及暂收款项等 应付给其管理人员及固定员工的工资。应付给临时员工的报酬,不通过本科目核算,在“应付款”或“内部往来”科目中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福利费(不包括兴建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支出),包括照顾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支出,计划生育支出,农民因公伤亡的医药费、生活补助及抚恤金等 从银行、信用社和有关单位、个人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及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应付款项 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生产、公益事业,按一事一议的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 实际收到投入的资本 从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金和公益金 核算本年的收益 当年收益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后的结存余额 直接组织生产或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 152 153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154 201 202 211 在建工程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付款 应付工资 212 应付福利费 221 长期借款及应付款 231 301 311 321 322 401 一事一议资金 三、所有者权益类 资本 公积公益金 本年收益 收益分配 四、成本类 生产(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501 经营收入 当年发生的各项经营收入。如:农产品销售收入、物资销售收入、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劳务收入等 因销售商品、农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支出。 农户和其他单位承包集体耕地、林地、果园、鱼塘等上交的承包金及村(组)办企业上交的利润等 乡(镇)农税征收部门返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税附加、牧业税附加等资金。已取消农业税和牧业税的地区,不使用该科目。 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 除“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和“补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罚款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盘盈收入等。 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修费用等 其他支出。如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利息支出、农业资产的死亡毁损支出、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盘亏、损失、防汛抢险支出、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损失、罚款支出等。 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502 511 经营支出 发包及上交收入 521 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 522 531 补助收入 其他收入 541 管理费用 551 其他支出 561 投资收益 第二章 货币资金与往来业务核算
一、货币资金的核算
货币资金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根据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及其用途不同,货币资金分为“现金”和“银行存款”。
(一) 现金的核算:P132
现金是指存放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现金是日常经济活动中一种是重要的支付手段。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正确进行现金收支核算,监督现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通过“现金” 账户进行会计核算,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现金增加,贷方登记现金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
[例1]村集体从镇中心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500元备用。 借: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注:该业务导致现金增加,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同时,村集体在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存款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
[例2]村主任出差时借款1000元,以现金付讫。 借:内部往来—村主任 1000 贷:现金 1000
注:村集体借出差旅费,内部应收款增加,应记入“内部往来”账户借方;同时,现金减少应记入“现金”账户贷方。
[例3]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金清查中,发现酷讯现金较账面余额多出24元 借:现金 24 贷:内部往来 24
[例4]经反复核查,上述现金长款原因不明,经批准转作其他收入。 借:内部往来 24 贷:其他收入 24
[例5]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短缺50元。 借:内部往来 50 贷:现金 50
[例6]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属于出纳员李江的责任,应由该出纳员赔偿 借:内部往来—李江 50
贷:内部往来 50 [例7]收到上述出纳员李江赔款。 借:现金 50
贷:内部往来 50
注:现金清查中如果账实不符,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通过“内部往来”、“应收款”或“应付款”账户核算,待查明原因经批准后进行结转,记入“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账户。
(二) 银行存款的核算:P136
银行存款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除按规定领取的备用金外,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存入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开设的银行账户;除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备用金直接支付外,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货币收支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结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存款的收付及其结存情况通过“银行存款”账户进行核算,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该账户的增加,贷方登记该账户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持有数。
[例1]村集体存入镇中心开户银行1000元现金。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现金 1000
注:该业务导致村集体的现金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和“现金”账户贷方。
[例2]村集体收到村办渔池上交的利润10000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发包及上交收入—发包收入—渔池承包金 10000
注:该业务导致村集体的银行存款和收入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和“发包及上交收入”账户贷方。
二、应收款项的核算 P142 应收款划为两类: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部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应收及暂付款;二是村集体
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的应收及暂付款。
(一) 应收款的核算:
应收款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部单位和外部个人发生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属资产类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应收及暂付款项,贷方登记已收回或经批准核销的应收款,余额在借方,表示应收而未收回和暂付的款项。应按收款的不同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账户。
[例1]村集体出售给镇企业农用塑料薄膜一批,成本16000元,售价18520元,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款—镇X企业 18520 贷:经营收入 18520 同时,结转成本:
借:经营支出—农用薄膜成本 16000 贷:库存物资—农用薄膜 16000
注:该业务应该做两笔分录:一是应收款和收入的增加;二是支出的增加和库存物资减少。 [例2]村集体收到镇X企业用转账支票偿还货款18520元。 借:银行存款 18520 贷:应收款—镇X企业 18520
注:该业务导致村集体存款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同时,应收款项减少,应记入“应收款”账户贷方。
(二) 内部往来的核算:
内部往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内部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经济往来的款项。
“内部往来”是一个双重性质的账户,属资产、负债双重账户;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都通过该账户进行核算。借方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农户发生的应收款项和实际偿还的应付款项,贷方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农户发生的应付款项和实际收回的应收款项。各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和农户欠其的款项总额,各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欠所属单位和农户的款项总额。应按所属单位和农户设置内部往来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各明细账户年末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 “应收款项”栏目内反映,年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 “应付款项”栏目内反映。 [例1]村因修建桥梁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每农户应交15元筹资款,全村应收3300元,实际收到3000元。 (1)“一事一议”筹资方案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内部应收款和应付一事一议资金同时增加,应记入“内部往来”账户借方和“一事一议资金”账户贷方。 借:内部往来—各农户 3300
贷:一事一议资金—修桥梁款 3300
(2)收到农户交来筹资款时,村级现金增加,内部应收款减少。应记入“现金”账户的借方和“内部往来”账户的贷方。 借:现金 3000 贷:内部往来—各农户 3000
[例2]村级因周转需要向本村农户王某借入现金1000元。 借:现金 1000 贷:内部往来—王某 1000
注:该业务导致村集体的现金和内部往来欠款同时增加,应记入“现金”账户借方和“内部往来”账户贷方。
三、应付款的核算
应付款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单位和外部个人发生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应付及暂收款项。属于负债类账户。应按不同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发生暂收款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质”等账户,贷记该账户;实际支付款项时:借记该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而未付和暂收的款项。
[例1]村集体为供电站代收电费2000元,款存镇会计服务中心。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付款—供电站 2000
[例2]村集体有一笔应付款200元,因债权单位撤销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核销。 借:应付款—XXX 200
贷:其他收入—核销呆账债务 200
四、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的核算 (一)应付工资的核算
应付工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给其管理人员及固定员工的工资报酬。这些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补助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通过本账户核算,属负债类账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给临时员工的报酬,不通过本账户核算,在“应付款”、“内部往来”账户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经过批准的金额提取工资时,根据人员岗位贷记该账户,借记“管理费用”、“生产(劳务)成本”、“牲畜(禽)资产”、“经营支出”、“林木资产”、“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账户;实际发放工资时:借记该账户,贷记“现金”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应按管理人员和固定员工的类别及应付工资的组成内容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级集体经批准提取村办包装材料厂固定员工5月份的工资报酬20000元。 借:生产(劳务)成本-包装材料 20000 贷:应付工资—固定员工工资 20000
[例2]村集体按规定提取并以现金发放10月份干部工资3000元。 (1)提取时: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应付工资—固定员工工资 3000 (2)发放时:借:应付工资—固定员工工资 3000 贷:现金 3000
(二)应付福利费的核算
应付福利费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福利费(不包括兴建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支出),包括照顾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计划生育、因公伤亡的医药费、生活补助及抚恤金等。属负债类账户。从收益中提取时,借记“收益分配”账户,贷记该账户;发生支出时,借记该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期末余额贷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提取但未使用的福利费金额;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本年福利费超支,经批准后,应按规定转入“公积公益金”账户借方,未经批准的超支数,仍保留在该账户的借方。应按支出的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例]村集体年终经批准从收益中提取福利费10000元。 借:收益分配—各项分配 10000 贷:应付福利费 10000
[例]村集体以现金支付某村民因公负伤治疗费600元。 借:应付福利—治疗费 600 贷:现金 600
[例]村集体福利费开支数大于提取数,导致应付福利费账户年终余额为借方3600元,要批准后同意结转。
借:公积公益金 3600 贷:应付福利费 3600
第三章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投资者投入资本、从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个人处借入资金、一事一议资金、财政拨款形成的补助收入及公积公益金。 一、投资者投入资本
资本是指投资者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物资及劳务的价值。“投资者”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外单位及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及农户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实际收到的投入资本进行核算,属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入资本增加,借方登记资本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资本的实有数额。应设置明细账(村资本、外单位资本、个人资本、国家资本)。
[例1]7月1日某村收到某企业投入的新机械设备一台,计价10000元,某企业拥有的资本金额为10000元。
借:固定资产—XX机械 10000 贷:资本—外单位资本—某企业 10000
[例2]7月5日村集体收到农户王某投入的现金为5000元。 借:现金 5000 贷:资本—个人资本—王某 5000
二、借入款项
村集体经济组织筹集资金从银行、信用社和有关单位、个人借入的款项,在一年(含一年)的借款为短期借款。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或应付款项为长期借款及应付款。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取得短期借款的数额;借方登记归还借款的数额;期末余额贷方,反映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的本金。应按单位、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集体向银行借入半年期借款5000元,款存镇中心账户。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短期借款 —X银行 5000
[例2]村集体从银行借的5000元,于6个月后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息5300元。 借:短期借款—x银行 5000
其他支出—利息 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二)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的核算:
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发生业务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等账户,贷记该账户;归还和偿付时,借记该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期
末余额贷方,反映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及各种应付款总额。发生利息支付时,借记“其他支出”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发生无法偿还的长期借款及应付款时,借记该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应按借款单位、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例]村集体以银行存款偿还一年前从镇财政所借入的低息农业开发资金15000元,支付利息600元。
借:长期借款及应付款—镇财政所 15000
其他支出—利息 600
贷:银行存款 15600
三、村民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 P193
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村民受益的生产、公益事业时,按照国家法规、政策的规定,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村民筹集的专项资金。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筹资额,借方登记使用额;期末余额贷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用于一事一议专项工程建设的资金;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专项工程建设的超支数。应按所议项目设置明细账户(修路、建桥、植树造林),另设备查账簿对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筹劳进行生产公益设施建设,不需要支付劳务报酬的,按当地劳务价格作价,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需要支付劳务报酬的,按实际支付的款,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内部往来”、“应付工资”等账户。 1、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于一事一议筹资方案经成员大会通过时,借记“内部往来”账户,贷记“一事一议资金”账户;收到农户交来的一事一议资金时,借记“现金”等账户,贷记“内部往来” 账户。
[例]村集体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式修村级公路,按人均15元的标准收取一事一议资金。全村共2000人,款项全部收齐,存入信用社。 (1)筹资方案通过时:
借:内部往来-各农户 30000
贷:一事一议资金—修村级公路 30000 (2)收到筹资款后: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内部往来—各农户 30000 2、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转为集体积累。
[例]村集体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3000元,购入一台推土机。 借:固定资产—推土机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一事一议资金—购推土机 3000 贷:公积公益金 3000
3、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需要安装或建造固定资产: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固定资产完工后,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转为集体积累。
[例]村集体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式新建一座泵站,支付材料及安装施工费12800元,设计费1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投入劳务工1000个工,劳务价标准为每工15元。 (1)支付工程建设的相关款项时: 借:在建工程—泵站 13800
贷:银行存款 13800 (2)发生劳务投入时:
借:在建工程—泵站 15000 贷:公积公益金 15000 (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泵站 28800 贷:在建工程-泵站 28800
(4)同时,将一事一议筹资转入积累: 借:一事一议资金—泵站 13800
贷:公积公益金 13800
4、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村级在项目支出发生时,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项目完成后按使用一事一议资金金额,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转为集体积累。
[例]村级修组级公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30000元,共发生费用28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投入劳务工2000个/每工10元。 (1)支付工程建设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组级公路 28000 贷:银行存款 28000 (2)发生劳务投入时:
借:在建工程—组级公路 20000 贷:公积公益金 20000 (3)工程完工结算时:
借:其他支出—组级公路 48000 贷:在建工程—组级公路 48000 (4)同时,将一事一议筹资转入积累计; 借:一事一议资金—组级公路 28000 贷:公积公益金 28000
四、补助收入的核算
补助收入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属于损益类账户。收到补助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补助收入”账户。年终结转收益时,借记“补助收入”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按补助项目设明细账户,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植树造林补助等项目。
[例1]村级收到镇财政所从银行转来的转移支付资金162805元。 借:银行存款 162805
贷:补助收入—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162805
五、公积公益金的核算 (一)公积公益金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从收益中提取的和从其他来源渠道取得的用于扩大再生产、承担经营风险和集体文化、福利、卫生等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的专用基金。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公积公益金增加时记入账户贷方,减少时记入账户借方;收到捐赠的资产时,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等账户,贷记该账户。期末余额为贷方,表示公积公益金的实有数。
(二)公积公益金主要来源:
(1)资本溢价。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筹集资金时,投资者实际出资额超过约定资本金比例的那部分差额;
(2)接受捐赠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捐赠的资产及有关部门无偿拨付的专项款项; (3)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的土地征用补偿费及拍卖荒山、荒坡、荒滩和荒地等使用权得到的款项;
(4)一事一议筹资转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时转增公积公益金; (5)一事一议筹劳转入。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一事一议资金程序支付酬劳时增加公积公益金;
(6)资产重估溢价。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固定资产形式对外进行投资时,双方协议价高于账面净值的差额;
(7)从本年收益中提取。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从收益中提取的公积公益金。 (8)土地补偿费。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国家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费 (三)核算:
1、征地补偿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另一部分是属于农户个人或承包经营者的。属村集体的的部分应记入“公积公益金”账户进行核算,属于农户的应发放给农户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收到征地补偿费,不能及时分解到村、农户和拖延时间更长时,应将征地补偿费资金通过“应付款”账户核算,然后将归属村集体的部分转入“公积公益金”账户,属农户个人部分发放到户时,贷记“现金”账户。
[例]村集体收到征地费补偿款100万元,按规定40万元用于农户安置,20万元用于为农民买养老保险费,其余用于生产性和建设性及必要的办公经费等。(办公经费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上报批准) (1)收到土地补偿费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应付款—土地补偿费 1000000 (2)支付农民安置费40万元时: 借:应付款—土地补偿费 400000 贷:现金 400000 (3)村为农民买保险20万元时: 借:应付款—土地补偿费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4)村将余款转入公积公益金: 借:应付款—土地补偿费390000 贷:公积公益金 390000
(5)村级经费不足,经村民代表通过并报上级批准,用于办公经费1万元: 借:应付款—土地补偿费 10000 贷:现金 10000
2、公益事业建设。公积公益金经过有关规定程序可用于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也可用于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包括兴建学校、医疗站、福利院、电影院、幼儿园等。
[例]村集体决定硬化一条长1公里的通村公路,工程资金预算为13万元,筹资方式为:镇财政拨付专项款5万元,一事一议筹资0.9万元,捐款3万元,村级资金2万元,信用社贷款1万元,缺口资金1.1万元由承包方垫付。 (1)资金筹集时:
借:银行存款 99000
贷:公积公益金 80000 一事一议资金—通村公路资金 9000 短期借款—信用社 10000 (2)工程开工时,预付款项91000元: 借:在建工程—通村公路建设 91000 贷:银行存款 91000
(3)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补付工程款28000元,尚欠工程款11000元: 借:在建工程—通村公路建设 39000 贷:银行存款 28000 应付款—欠XXX 11000
(4)村为完善配套工程,用劳动积累工800个,劳务价格每工日为20元: 借:在建工程—通村公路建设 16000 贷:公积公益金 16000 (5)工程完工后,结转全部造价成本: 借:固定资产—通村公路 146000 贷:在建工程—通村公路建设 146000 (6)结转已使用一事一议资金:
借:一事一议资金—通村公路资金 9000 贷:公积公益金 9000 3、其他公积公益的取得:
[例]村收到镇财政所转来村卫生室改造费5万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公积公益金 50000
第四章 投资业务核算
一、短期投资的核算
短期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的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可分为三类:以货币资金方式,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以出售、收回方式。属资产类账户。发生业务时,借记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收回、出售和转让各项短期投资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短期投资”账户。期末余额借方,反映实际持有对外短期投资总额。应按短期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二、投资收益的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除设置“短期投资”账户外,还应设置“投资收益”账,用以核算短期投资收益实际情况。属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短期投资的收益实际情况。出售或到期收回的短期投资大于原账面金额时,贷记“投资收益”账户;出售或到期收回的短期投资小于原账面金额时,借记“投资收益”账户;年终,应将“投资收益”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贷方;如为净损失,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
[例](短期投资出售、收回的核算)村集体出售某公司股票,原买价加交易费用共计20200元,售价21500元,款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21500 贷:短期投资—股票 20200 投资收益 1300 三、长期投资的核算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不含一年)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投资。可分为三类: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属资产类账户。发生业务时,增加借记本账户,因到期收回、转让等原因减少时,贷记本账户,期末余额借方,反映实有的长期投资数额。应设置“股票、债券、其他”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长期投资取得的股利、利息、利润等也通过“投资收益”账户核算,其核算方法与短期投资相同。
[例](债券投资)村集体2006年7月1日购入某公司两年期的债券10000元,年利率10%,截止到购买日的利息为500元,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为10500元。 (1)购买时: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10500 贷:银行存款 10500 (2)到期收回投资本息时: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 10500 投资收益 1500
[例]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宏达公司发行的股票3000股,每股售价5元,打算长期持有,购买时支付手续费2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长期投资——股票投资 15200
贷:银行存款 15200 宏达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每股0.1元。 借:应收款——应收股利 300
贷:投资收益 300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宏达公司发放的股利300元,款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应收款——应收股利 300
村集体经济组织出售持有的宏达公司股票,售价18000元,款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长期投资——股票投资 15200 投资收益 2800 若股票售价为15000元
借:银行存款 15000
投资收益 200
贷:长期投资——股票投资 15200
第五章 库存物资与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库存物资的核算
库存物资又称为存货,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各种材料或物资等。具体讲,村集体经济组织存货包括种子、化肥、燃料、农药、原材料、机械零配件、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存货的取得、发出及结存通过“库存物资”账户进行核算。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外购、自制、委托加工完成、债务重组、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领用、对外销售、盘亏、毁损等原因而减少的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借方,反映期末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应按库存物资的品名设置明细账户。
存货按照下列原则计价:
(一)存货的入账价值:
1、购入的物资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相关税金等计价。
2、生产入库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5、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一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①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6、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领用或出售的出库存货的核算,可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但是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动。
(三)库存物资清查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存货要定期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盘盈的记入其他收入;盘亏、毁损和报废的记入其他支出。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 P176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劳动资料,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可列为固定资产。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在“库存物资”中核算。 (一)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账户,进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分别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在建工程”账户,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农业基本建设设施修理等发生的实际支出。 1、购入的固定资产: 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需要安装直接使用,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借方,贷方记入“现金”、“银行存款”、“应付款”账户;另一种是需要安装后使用,应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逐步核算固定资产的成本,至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办理竣工结算手续时,再将其总成本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
[例]村集体购入需要安装的农机设备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购置费60000元,以现金支付安装费用4000元。
借:在建工程—X农机 64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现金 4000
安装完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按实际成本转账: 借:固定资产 —X农机 64000
贷:在建工程—X农机 64000
2、自建的固定资产:
应通过“在建工程”账户逐步核算自建固定资产发生的成本,自建完成且办理竣工结算手续时,将成本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如果自建工程失败,未形成固定资产,则将成本转入“经营支出”、“其他支出”账户。
[例]村级新建办公楼,发包给建筑公司,工程价目1200000元,根据合同规定,工程开工时,以存款预付工程款60%,其余40%待工程完工验收后一次付清。 (1)以银行存款付工程款720000元: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720000 贷:银行存款 720000
(2)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以银行存款补付工程款480000元: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48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
(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结转工程全部支出1200000元: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200000 贷:在建工程—办公楼 1200000 3、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
本业务需通过“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生产用”两个账户之间的结转反映改扩建的开始与完成,改扩建开时,由“生产用”转为“未生产用”,改扩建净成本作为改扩建后新“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村集体委托某建筑公司改建原村办公室,原值为2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改建费5万元,改建中材料变价收入1万元存入银行。 (1)房屋交付改建时:
借: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房屋 200000 贷: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房屋 200000 (2)支付改建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房屋改建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3)收到材料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在建工程—房屋改建 10000
(4)房屋改建完工,交付使用时,应将改建时转为未使用固定资产的价值20万元转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并将改扩建净成本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增加原值。改扩建净成本=实际支出-材料收入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XXX 240000 贷: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XXX 200000 在建工程—房屋改建 40000 4、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一方增加固定资产,另一方增加资本。
[例]村集体收到某公司投入已使用的某机械一台,双方约定其净值为38000元。 借:固定资产—X机械 38000 贷:资本 38000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本业务一方面增加了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净资产,记入“公积公益金”账户。 [例]村集体接受捐赠已使用过的电视机一台,估价6000元。
借:固定资产—电视机 6000 贷:公积公益金 6000
(二)固定资产折旧与修理的核算: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械、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国家规定不提取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两种方法。 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劳务)成本(生产经营用产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管理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其他支出(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有关支出项目(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
(三)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1、固定资产清理核算: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清理完毕后,如为净收益,转入其他收入;如为净损失,转入其他支出。
[例]村集体将一台不用的机械对外出售,其账面原值为10000元,提累计折旧4000元,协议价为7000元,款存镇中心账户。现金付设备拆除及运费300元。 (1)注销转入清理的机械原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 累计折旧 4000 贷:固定资产—X机械 10000 (2)取得卖价收入7000元,转存镇中心账户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00 (3)现金支付清理费用3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贷:现金 300 (4)结转该机械清理净收益7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0 贷:其他收入—X机械 700
2、固定资产盘亏: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其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变价收入、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之后,记入“其他支出”。
[例]村集体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柴油机一台,原价2000元。经查明属保管人员看护失误,决定由其赔偿现金300元。
借:现金 300 其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1700
贷:固定资产—柴油机 2000 (四)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1、、固定资产租出的核算:
租出的固定资产仍旧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仍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核算,收到承包金,计入“经营收入”。并按照自有资产一样计提折旧,折旧额计入“经营成本”。 2、固定资产租入的核算: (1)经营性租入:
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没有所有权,不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核算,只在备查薄中等级,对租入的固定资产,只要核算租金和修理费用,其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与自有固定资产修理费的核算方法相同 (2)融资租入
融资租赁时指出租人按承租人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内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承租人采用融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为自有固定资产,要在帐内核算其原值、折旧费及修理费。
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在“固定资产”账户下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同时将未来的定期付款义务作为自己的负债,在“长期借款及应付款”账户下设置“应付融资租赁费”明细账户进行核算。
[例]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租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确定原价为200000元,价款分5年期付清,每年年末支付原价款40000元,余款按10%支付利息,共需支付利息60000元(每年分别为20000元,16000元,12000元,8000元,4000元),全部款项付清后,设备转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取得融资租赁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00000
贷:长期借款及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费 200000 用银行存款支付第一年租金时
借:长期借款及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费 40000
其他支出 2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后四年支付租金的会计分录同上,只是金额不一样 第五年末,付完最后一笔租金后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0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00000
三、在建工程的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农业基本建设设施、大修理等发生的实际支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不通过本账户核算。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在建工程成本的增加,贷方登记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及工程完成未形成固定资产时应结转为“经营支出、其他支出”的成本,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尚未完工或虽已完工但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工程项目实际支出。应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四、累计折旧的核算
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出售等固定资产减少时转出的折旧金额,贷方登记计提折旧的余额,期末余额贷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按固定资产用途的不同,分别记入不同的借方账户。
第六章 农业资产的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资产主要包括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 一、农业资产的计价原则
1、购入的农业资产按照买价及相关的税费计价;
2、幼畜及育肥畜的饲养费用、经济林木投产前的培植费用和非经济林木郁闭前的培植费用按实际成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产役畜的饲料费用计入“经营支出”,经济林木投产后的培植费用计入“经营支出”,非经济林木郁闭前的培植费用计入“其他支出”)
3、产役畜、经济林木投产后,应将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预计净残值率按照产役率、经济林木成本的5%确定; 4、已提足折耗但未处理仍然继续使用的产役畜、经济林木不再摊销;
5、农业资产死亡毁损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实际成本扣除应由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后的余额,计入其他支出。
二、牲畜(禽)资产的核算 牲畜(禽)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资产中的动物资产,主要有幼畜及育肥畜、产畜及役畜等。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因购买、接受投资、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牲畜(禽)资产的成本,以及幼畜及育肥的饲料费用;贷方登记因出售、对外投资、死亡毁损等原因而减少的牲畜(禽)资产的成本,以及产役畜的成本摊销;期末余额借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幼畜、育肥畜、产役畜的账面余额。应设置“幼畜及育肥畜、产役畜”两个二级账户,按幼畜及育肥畜的名称设三级账户,并按牲畜(禽)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一)牲畜(禽)资产增加的核算:如果购入并付款,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如果从本组织中其他个人或所属单位购入未付款,贷记“内部往来”账户;如果从外部购入未付款,贷记“应付款”账户。
[例1]村集体从正大养殖厂赊购幼牛100头,总价值60000元。 借:牲畜(禽)资产—幼畜及育肥畜—幼畜—牛 60000 贷:应付款—正大养殖厂 60000
[例2]村集体接受光明乳业集团公司投入奶牛30头,双方协议每头牛4000元。 借:牲畜(禽)资产—产役畜—产畜—奶牛 120000 贷:资本—光明乳业集团公司 120000
(二)牲畜(禽)资产饲养费用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幼畜及育肥畜的饲养费用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牲畜(禽)资产的成本;产役畜的饲料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经营支出。
[例3]村集体当年饲养赊购幼牛发生如下费用:应付养牛人员工资24000元,喂牛用饲料36000元。
借:牲畜(禽)资产—幼畜及育肥畜—幼畜—牛 60000
贷:应付工资—养牛人员工资 24000 库存物资 —饲料 36000
[例4]村集体当年饲养光明乳业投入的奶牛发生3000元费用,用现金支付。 借:经营支出—饲养费 3000 贷:现金 3000
(三)牲畜(禽)资产转换的核算:幼畜成龄前,作为牲畜(禽)资产中的幼畜及育肥畜核算;幼畜成龄后,要转为牲畜(禽)资产中产役畜。资产转换通过“牲畜(禽)资产”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例5]村集体赊购的100头幼牛成龄转为役畜,预计可使用10年,共计支付买价60000元,饲养费用60000元。
役牛的成本=60000(买价)+60000(饲养费用)=120000(元) 借:牲畜(禽)资产—产役畜—役畜—牛 120000 贷:牲畜(禽)资产—幼畜及育肥畜—幼畜—牛 120000
(四)产役畜成本摊销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产役畜的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应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摊销,计入经营支出。预计净残值率按照产役畜成本的5%确定。 [例6]村集体当月摊销例5中转成役牛的成本。
役牛成本的月摊销额计算:每年应摊销的金额=120000*(1-5%)/10=11400(元);每月应摊销的金额=11400/12=950(元)。 编制当月摊销的会计分录为:
借:经营支出—摊销转成役牛成本 950 贷:牲畜(禽)资产—产役畜—役畜—牛 950
[例7]村集体用赊购的100头役牛向某公司投资,投资时役牛的账面价值119050元。 (1)若双方协议每头役牛1300元,则:
借:长期投资—某公司 130000 贷:牲畜(禽)资产—产役畜—役畜—牛 119050 公积公益金 10950 (2)若双方协议每头牛1100,则:
借:长期投资—某公司 110000
公积公益金 9050
贷:牲畜(禽)资产—产役畜—役畜—牛 119050
三、林木资产的核算
林木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资产中的植物资产,主要包括经济林木和非经济林木,其会计核算与牲畜(禽)资产的会计核算相似。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因购买、营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林木资产的成本,以及经济林木投产前、非经济林木郁闭前的培植费用;贷方登记因出售、对外投资、死亡毁损等原因而减少的林木资产的成本,以及非经济林木的成本摊销;期末余额借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或营造的林木资产的账面余额。应设置“经济林木”、“非经济林木”两个二级账户,按经济林木的名称及营造阶段设置三级账户(××树苗、××树抚育、育成树),并按林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一)林木资产增加的核算:购入时,按购买价加相关税费,借记本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账户。
[例1]村集体从某林场购入苹果树苗500棵植入果园,价款10000元;购入杨树苗200棵种植于公路两侧,价款5000元。以上树苗款全部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苗 10000 —非经济林木—杨树 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例2]村集体收到某单位损增100盆花(已郁闭),用于绿化村办公室,所附发票价格2500元。
借:林木资产—非经济林木—盆花 2500 贷:公积公益金 2500
(二)林木资产培植费用的核算:经济林木投产前、非经济林木郁闭前发生的培植费用,应予以资本化,增加受益林木资产的成本。(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例3]村集体培植苹果树支付2000元的管理人员工资,使用了1000元的肥料和600元的农药。
借: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3600 贷:应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 2000 库存物资—肥料 1000 —农药 600
(三)林木资产管护费用的核算:经济林木投产后、非经济林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在会计核算时列为期间费用处理。经济林木投产后发生的管护费用,计入经营支出;非经济林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计入其他支出。 [例4]年底村集体应付临时聘用园艺师300元。 借:其他支出—杂工 300 贷:应付款—某园艺师 300
[例5]2008年1月,村集体苹果树开始投产,预计可以正常产果5年。共计支付买价10000元,培植费用3600元。2008年3月用银行存款支付苹果树当月的管护费用300元。 借:经营支出—杂工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苹果树投产时,不作会计处理,只在相关账簿中登记备查。
(四)经济林木成本摊销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林木投产后,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应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摊销,计入经营支出。预计净残值率按照经济林木成本的5%确定。
[例6]2009年3月,村集体开始摊销例5中苹果树的成本。
苹果树成本的月摊销额计算:苹果树的成本=10000(买价)+3600(培植费用)=13600(元) 每年应摊销的金额=13600*(1-5%)/5=2584(元) 每月应摊销的金额=2584/12=215(元) 编制当月成本摊销的会计分录为:
借:经营支出—摊销成本 215 贷: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215
(五)林木资产处置的核算
1、林木资产出售的核算:首先要核算经营收入与货币资产的增加;同时,按照出售林木的实际成本核算“经营支出”。
[例7]村集体将例1中用于公路防护的200棵杨树采伐出售,价款7000元,收存镇中心账户。杨树成本5000元。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经营收入—出售杨树 7000 同时,转入成本:
借:经营支出—杨树生产 5000 贷:林木资产—非经济林木—杨树 5000
2、林木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林木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
[例8]某公司将对村集体的苹果园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吸收,双方协商作价20000元。苹果树成本为13385元。
借: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20000 贷: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13385 公积公益金 6615
3、林木资产死亡毁损的核算: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照过失人赔偿金额,借记“内部往来”账户,按照保险公司应赔偿的金额借记“应收款”账户,按照林木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林木资产—经济林木、非经济林木”账户;林木资产价值扣除过失人和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后,如为净损失,借记“其他支出”账户,如发生净收益,则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例9]村集体接受某公司捐赠的100盆花卉因临时聘用的园艺师施肥过量,全部死亡。经批准,决定由其赔偿3000元。花的成本2500元。
借:内部往来—某园艺师 3000 贷:林木资产—非经济林木—花卉 2500 其他收入—花卉出售 500
第七章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成本的核算:
即生产(劳务)成本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劳务)成本是指其直接组织生产或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 (一)成本项目: 是指生产农产品、工业产品和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耗费,既包括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费用,也包括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 (二)成本核算:
应设置“生产(劳务)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借方反映按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贷方反映完工入库产品和已实现销售的劳务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借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或尚未实现销售的劳务成本。应按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1、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产品成本通常应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发生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时,要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能够分清属于某种产品负担的,就直接归集计入该种产品成本;不能区分的,可采用一定方法分配,如按照产品的种植面积、作业面积、产量等分配,最后将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或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借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物资”、“应付工资”、“内部往来”、“应付款”、“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同时,还要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农产品收获入库时,将按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转入农产品成本,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
[例1]村集体统一经营耕种2亩玉米和3亩大豆,生产过程中投入种子分别为220元和330元,施用化肥分别为240元和150元,支付临时生产人员工资分别为380元和280元,支付农机作业费260元给外村农机作业队,其中玉米140元、大豆120元,两种作物应承担管理人员工资250元。当年收获玉米1200公斤、大豆油625公斤。 (1)投入种子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220 —大豆 300 贷:库存物资—种子—玉米 220
—大豆 300 (2)施用化肥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240 —大豆 150
贷:库存物资—化肥 390 (3)支付临时生产人员工资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380 —大豆 280
贷:现金 660 (4)支付农业作业费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140 —大豆 120
贷:现金 260
(5)计算分摊管理人员工资时:管理人员工资按产品种植面积分配,分配率=250/5=50(元/亩)
玉米应分摊管理人员工资=2*50=100(元) 大豆应分摊管理人员工资=3*50=150(元)。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100 —大豆 150 贷:现金 250 (6)农产品收获入库时:
借:库存物资—玉米 1080 —大豆 1000 贷: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1080 —大豆 1000
2、工业产品成本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组织生产工业产品的成本核算,应当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发生各项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时,借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物资”、“应付工资”、“内部往来”、“应付款”、“现金”等账户。产品完工入库时,将按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转入产品成本,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 [例2]村集体统一经营的砖瓦厂生产一批红砖,共计发生下列支:领用库存煤炭5000元,取土时支付临时人员工资2000元,生产过程中支付生产工人工资8000元。生产期间制砖设备应提折旧500元。该批红砖已验收入库。 (1)领用煤炭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红砖 5000 贷:库存物资—煤炭 5000 (2)支付临时人员工资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红砖 2000
贷:内部往来 2000 借:内部往来 2000
贷:现金 2000 (3)支付生产工人工资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红砖 8000
贷:应付工资 8000 借:应付工资 8000 贷:现金 8000 (4)提取制砖设备折旧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红砖 500 贷:累计折旧 500 (5)红砖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物资—红砖 15500 贷:生产(劳务)成本—红砖 15500
3、劳务成本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核算,按成本对象归集费用项目,直接或分别计入劳务成本,借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物资”、“应付工资”、“内部往来”等账户。对外提供劳务实现销售时,借记“银行存款”、“应付款”等账户,贷记“经营收入”等账户,同时借记“经营支出”账户,贷记“生产(劳务)成本”账户。 [例3]村集体承包了镇水库成鱼捕捞,水库提供捕捞设备,捕捞报酬与捕捞量挂钩,每公斤鱼0.8元。该村严格履行了合同,于11月30日派村渔业队按捕捞期限作业,共捕捞成鱼7500公斤,捕捞报酬6000元已存镇中心账户。捕捞期间共支付食宿费500元、交通费150元、渔民保险费800元,暂欠渔业队渔民捕捞作业报酬3600元。 (1)归集捕捞期间发生的费用时:
借:生产(劳务)成本—成鱼捕捞 5050 贷:现金 1450 应付工资—渔民 3600 (2)收到捕捞报酬时: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经营收入—劳务收入 6000 同时,结转捕捞成本:
借:经营支出—劳务成本 5050 贷:生产(劳务)成本—成鱼捕捞 5050
第八章 经营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经营收入的核算
经营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发生的各项经营收入。属损益账户。发生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应收款”等账户,贷记“经营收入”账户;年终结转时,借记“经营收入”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应按经营项目设置明细账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物资销售收入、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劳务收入),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集体出售当年入库苹果一批,计价4500元,款存镇中心账户。该批苹果入库成本为3500元。
借:银行存款 4500 贷:经营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 4500 同时,结转已售苹果成本:
借:经营支出—农产品销售支出 3500 贷:库存物资—苹果 3500
二、经营支出的核算
经营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因销售商品、农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销售商品或农产品的成本、销售牲畜或林木的成本、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维修费、运输费、保险费、产役畜的饲养费及其成本摊销、经济林木投产后的管护费及其成本摊销等。属损益类账户。发生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账户,贷记“库存物资”、“生产(劳务)成本”、“应付工资”、“内部往来”、“应付款”、“牲畜(禽)资产”、“林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年终结转时,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经营支出”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应按经营支出的项目设置明细账户(农产品销售支出、工副业产品销售支出、物资销售支出、劳务支出、服务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集体以现金250元支付果园管理劳务费。 借:经营支出—果园管理支出 250 贷:现金 250
[例2]村集体出售库存小麦一批,价款30000元存入银行。该批小麦的成本为28000元。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经营收入—小麦 30000 同时,结转小麦成本:
借:经营支出—小麦 28000 贷:库存物资—小麦 28000
[例3]村集体经济组织修理鱼塘水泵一台,共发生修理费用950元,款项以现金支付。 借:经营支出—水泵修理费 950 贷:现金 950
三、发包及上交收入的核算
发包及上交收入是指农户和其他单位承包集体耕地、林地、果园、鱼塘等上交的承包金及村(组)办企业上交的利润。属损益类账户。收到上交的承包金和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账户,贷记“发包及上交收入”账户。年终结算本年应收未收的承包金和利润时,借记“应收款”账户,贷记“发包及上交收入”账户。年终结转收益时,借记“发包及上交收入”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为详细反映发包及上交收入的具体情况,应设置“发包收入”、“上交收入”两个二级账户,并按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集体收到农户李三虎以现金上交承包集体果园的承包金8000元。 借:现金 8000 贷:发包及上交收入—发包收入—集体果园 8000
[例2]年终,村集体结算有关承包户当年应交未交的承包金5000元。 借:应收款—农户 5000
贷:发包及上交收入—发包收入—农户 5000
四、其他收入的核算
其他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除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罚款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盘盈收入等。应设置“其他收入”账户进行核算。属损益类账户。发生收入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年终结转时,借记本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例1]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村规民约对村民李某破坏村集体财产的行为罚款2000元,款存镇中心账户。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收入—罚款收入 2000
[例2]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财产清查时盘盈库存木材一批,估价750元。 借:库存物资—木材 750 贷:其他收入—物资盘盈收入 750 五、管理费用的核算
管理费用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等。属损益类账户。发生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工资”、“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账户。年终结转时,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管理费用”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应按管理费用的项目分别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例1]村集体提取并支付本月管理人员工资25450元。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25450
贷:应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 25450 支付时:
借:应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 25450
贷:现金 25450 [例2]村集体提取本年度办公楼折旧费5650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5650 贷:累计折旧 5650 六、其他支出的核算
其他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支出。如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利息支出、农业资产的死亡损毁支出、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盘亏、损失、防汛抢险支出、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损失、罚款支出等。属损益类账户。发生其他支出时,借记“其他支出”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应付款”、“累计折旧”等账户。年终结转时,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该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例1]村集体结转已清理完毕的村办小学房屋的净损失1200元。 借: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1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
[例2]村集体丢失一批钢材,价值1500元。经研究批准,由保管员王某赔偿700元,其余计入其他支出。
借;其他支出—财产物资盘亏 800 内部往来—王某 700 贷:库存物资—钢材 1500
[例3]村集体在组织抗洪救灾过程中,共发生支出1560元,其中耗费草席850元,支出现金710元。
借:其他支出—防汛抢险支出 1560
贷:库存物资—草席 850 现金 710
第九章 收益形成及其及分配核算
一、本年收益的核算
本年收益是指在一定期间(月、季、年)内生产经营、服务和管活动所取得的净收入,即为
收入和支出的差额。它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是反映和考核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质量的一项综合性财务指标。 (一)收益总额的构成:
收益总额=经营收益+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二)本年收益的核算:主要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年度内实现的收益(或亏损)总额。属所有者权益账户。在期末结转本年收益时,将“经营收入”、“发包入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贷方,借记“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同时,将“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贷方,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账户。“投资收益”账户的净收益,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贷方,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如为投资净损失,转入“本年收益”账户的借方,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投资收益”账户。年终,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收益,转入“收益分配”账户,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如为净亏损,借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贷记“本年收益”账户。结转后“本年收益”账户应无余额。 [例]村集体2009年12月份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 经营收入 发包及上交收入 补助收入 其他收入 投资收益 经营支出 管理费用 其他支出 借方余额 64115 34100 53560 贷方余额 39020 23000 162805 4150 2800 根据上述账户余额,作如下转账分录: ①结转各项收入:
借:经营收入 39020
发包及上交收入 23000 补助收入 162805 其他收入 4150
贷:本年收益 231775 ②结转各项支出:
借:本年收益 151775 贷:经营支出 64115
管理费用 34100 其他支出 53560
③结转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2800
贷:本年收益 2800 转账后,“本年收益”账户借方发生额为151775元,贷方发生额231775元。根据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计算出本年度的收益为80000元。最后结转“收益分配”时,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收益 80000
贷: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80000
二、收益分配的核算 (一)收益分配的要求:
收益分配是指把当年已经确定的收益总额连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收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配。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收益分配前,首先应编制收益分配方案,详细规定各分配项目及其分配比例。收益分配方案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其次,应做好分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理有关财产,结清有关账目,以保证分配及时兑现,确保分配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收益分配的顺序:
要按照“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小部分用于集体福利”的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公积公益金。用于发展生产,包括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也可以用于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建设。
2、提取福利费。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包括照顾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支出,计划生育支出,农民因公伤亡的医药费、生活补助及抚恤金等。
3、向投资者分利。除上述分配项目外,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应向各投资者进行分利,以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分配的比例应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结合经营情况确定。
4、农户分配。农户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在进行上述分配后,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应对农户进行分配,以体现合作者的利益。其数额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确定。 5、其他分配。如以工补农等。 (三)收益分配的核算:
应设置“收益分配”、“公积公益金”、“应付福利费”账户,用于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收益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后的结存余额。属所有者权益账户。该账户应设置“各项分配”和“未分配收益”两个二级账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公积公益金弥补亏损时,借记“公积公益金”账户,贷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按规定计算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应付福利费、发生外来投资分利、进行农户分配等时,借记“收益分配—各项分配”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应付福利费、应付款、内部往来”等账户。
年终,应将全年实现的收益总额,自“本年收益”账户转入“收益分配”账户,借记“本年收益”账户,贷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同时,将“收益分配”账户下的“各项分配”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收益分配”账户下的“未分配收益”明细账户,借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贷记“收益分配—各项分配”。年终了,“收益分配”账户的“各项分配”明细账户应无余额,“未分配收益”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的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未弥补的亏损。
年终结账后,如发现以前年度收益计算不准确,或有未反映的会计业务,需要调整增加或减少本年收益的,也在“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核算。调整增加本年收益时,借记有关账户,贷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调整减少本年收益时,借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贷记有关账户。“收益分配”账户的余额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收益(或未弥补亏损)。
[例1]村集体用公积公益金弥补上年亏损6500元。 借:公积公益金 6500 贷: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6500
[例2]2009年度,村集体实现收益80000元,按5%提取公积公益金,按15%提取应付福利费,按10%进行投资分利,按10%分配给农户。 (1)结转本年收益时:
借:本年收益 80000 贷: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80000 (2)进行各项分配时:
借:收益分配—各项分配—提取公积公益金 40000 —提取福利费 12000 —投资分利 8000 —农户分配 8000
贷:公积公益金 40000 应付福利费 12000 应付款—有关单位 8000 内部往来—各农户 8000 (3)结转各项分配时:
借: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68000
贷:收益分配—各项分配 68000 经过上述账务处理后,“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账户余额12000元(80000-68000),即为年终未分配收益。
[例3]2008年年终结账后,村集体发现集体果园承包人张三欠承包费2000元,未入账。 借:内部往来—张三 2000
贷: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2000
[例4]2008年年终结账后,村集体发现上年少计算邮电费300元。 借: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300 贷:应付款—邮电局 300
第十章 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是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情况的书面报告。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编报会计报表,定期向业务主管部门上报,并向全体成员公布。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编制以下会计报表:
1.月份报表或季度报表:包括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 2.年度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对所辖地区报送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查,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主管部门年终应汇总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同时附送财务状况说明书,按规定时间报农业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报表的汇总要求和报表的报出时间,由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自行规定。 (三)月份或季度会计报表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自行规定,报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
年度会计报表的格式及编制说明如下:
资产负债表 村会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 产 行次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年初数 年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款项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农业资产: 农业资产 长期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补充资料: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款项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及应付款 一事一议资金 长期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1 2 3 4 5 15 16 17 18 19 6 20 21 22 23 7 8 9 10 11 12 13 14 所有者权益: 资本 公积公益金 未分配收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24 25 26 27 28 项 目 金额 发生损失而无法收回的、尚未批准核销的短期投资 确实无法收回、尚未批准核销的的应收款项 盘亏、毁损和报废、尚未批准核销的存货 发生损失而无法收回的、尚未批准核销的长期投资 盘亏和毁损、尚未批准核销的固定资产 毁损和报废、尚未批准核销的在建工程
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2.本表“年初数”应按上年末资产负债表“年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并加以书面说明。 3.本表“年末数”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年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本项目应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3)“应收款项”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而未收回和暂付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款”科目年末余额和“内部往来”各明细科目年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合计填列。 (4)“存货”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价值,包括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农产品、工业产成品等物资、在产品等。本项目应根据“库存物资”、“生产(劳务)成本”科目年末余额合计填列。 (5)“农业资产”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幼畜及育肥畜和产役畜、以及购入或营造的林木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牲畜(禽)资产”、“林木资产”科目年末余额合计填列。 (6)“长期投资”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准备在一年内(不含一年)变现的投资。本项目应根据“长期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7)“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累计折旧”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这两个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8)“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年末借方余额填列;如为贷方余额,本项目数字应以“-”号表示。 (9)“在建工程”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尚未完工或虽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项目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10)“短期借款”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下(含一年)的借款。本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11)“应付款项”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而未付及暂收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付款”科目年末余额和“内部往来”各明细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合计填列。 (12)“应付工资”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职工工资。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工资”科目年末余额填列。 (13)“应付福利费”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提取但尚未使用的福利费金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福利费”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填列;如为借方余额,本项目数字应以“-”号表示。 (14)“长期借款及应付款”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以及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应付未付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科目年末余额填列。 (15)“一事一议资金”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用于一事一议专项工程建设的资金数额。本项目应根据“一事一议资金”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填列;如为借方余额,本项目数字应以“-”号表示。 (16)“资本”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收到投入的资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资本”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17)“公积公益金”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年末余额。本项目应根
据“公积公益金”科目的年末贷方余额填列。 (18)“未分配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尚未分配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本年收益”科目和“收益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数字以“-”号表示。
收益及收益分配表 村会02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收益 一、经营收入 加:投资收益 发包及上交收入 减:经营支出 管理费用 行次 金额 项 目 收益分配 四、本年收益 加:年初未分配收益 其他转入 五、可分配收益 减:1.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 行次 金额 1 2 3 4 5 12 13 14 15 16 二、经营收益 加: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 补助收入 其他收入 减:其他支出 三、本年收益 6 7 2.提取应付福利费 3.外来投资分利 17 18 8 9 10 11 4.农户分配 5.其他 六、年末未分配收益 19 20 21
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内收益实现及其分配的实际情况。村(组)办企业和承包农户的数字不在此列。
2.本表主要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1)“经营收入”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各项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根据“经营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2)“投资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3)“发包及上交收入”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农户和其他单位上交的承包金及村(组)办企业上交的利润等。本项目应根据“发包及上交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4)“经营支出”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因销售商品、农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而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根据“经营支出”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6)“经营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本年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如为净亏损,本项目数字以“-”号填列。 (7)“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有关规定收到的财税部门返还的农业税附加、牧业税附加等资金。本项目应根据“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8)“补助收入”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本项目应根据“补助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9)“其他收入”项目和“其他支出”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其他收入”科目和“其他支出”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10)“本年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本年实现的收益总额。如为亏损总额,本项目数字以“-”号填列。 (11)“年初未分配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上年度未分配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上年度收益及收益分配表中的“年末未分配收益”数额填列。如为未弥补的亏损,本项目数字以“-”号填列。 (12)“其他转入”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用公积公益金弥补亏损等转入的数额。 (13)“可分配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末可分配的收益总额。本项目应根据“本年收益”项目、“年初未分配收益”项目和“其他转入”项目的合计数填列。 (14)“年末未分配收益”项目,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末累计未分配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可分配收益”项目扣除各项分配数额的差额填列。如为未弥补的亏损,本项目数字以“-”号填列。
自测题: 判断题:
1。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应当计入其他支出。( ) 2。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取的公积公益金,按规定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
3。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列会计账户中,年终结转可能有余额的是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
4。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一事一议筹劳方式进行生产公益设施建设,不需用支付劳务费的,通过公积公益金账户核算。( ) 5。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付款项,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计入其他收入。( ) 6.经济林木投产后、非经济林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在会计核算时列为期间费用处理。
经济林木投产后发生的管护费用,计入经营支出;非经济林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计入其他支出。 7、、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的记账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不包括村办企业以及其他所属 单位和农户 8、、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通过“长期借款及应付款”进行核算。 9、、《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其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 10、、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存货要定期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