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2

来源:化拓教育网
无创呼吸机使用相关理论知识

一、适应症:应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 ARDS),手术后呼吸衰竭,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二、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可能性高;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面部创伤/术后/畸形(正压通气);胸腹部手术后或创伤(胸外负压通气).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允许、非允许漏气和管路通畅情况; 2.必要时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3.注意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4.面罩松紧度调整;

5。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整理清点附件; 6。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引流。 四、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S:自主呼吸模式 T:时间控制模式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S模式:自主呼吸模式

病人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提供IPAP和EPAP,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吸气时间 相当于PSV+PEEP/CPAP 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病人 T模式:时间控制模式

指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供IPAP、EPAP、BPM、Ti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人 ST模式: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指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为S模式;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大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

自动切换点: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如:BPM=10次/分,呼吸周期=60秒/10=6秒,则呼吸机等待6秒,如病人在6秒内能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则为S工作模式,相反为T模式。 使用最普遍,用于各种病人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指病人的呼吸频率大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呼吸机除提供IPAP和EPAP外,还控制病人的吸气时间,但不控制呼气时间;当病人的呼吸频率小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

主要用于呼吸频率快、潮气量低、低氧血症的病人 CPAP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病人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

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主呼吸较强、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病人.

五、无创呼吸机与有创呼吸机的区别: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临床多应用口鼻面罩或鼻罩进行正压通气,另外也有采用全面罩、鼻塞等方式进行NPPV治疗。

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比较,具有设置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不容易继发肺损伤和肺部感染等特点,但是也有人机同步性较差、潮气量不稳定、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等缺点, 虽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将二者看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两种重要手段或者是一种疾病不同阶段的机械通气方式,因此无创和有创通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早期可以应用NPPV治疗,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进行IMV治疗,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可以提前拔管继续NPPV治疗以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只有将二者正确应用才能为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带来福音

2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 操作程序 1、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面部皮肤情况,鼻腔情况。 2、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准备质量标准 20分 3、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分值 评分标准 5分 3分 3分 一项未评估-1 扣分 一项不符合—1 一项未评估—1 4、备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化装置,呼吸螺纹管1套,无创通气面罩、5分 1只固定头带,漏气阀,灭菌注射用水、手电筒)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毒有无过期、漏气. 漏一项—0.5 未取得知情同意—5、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 4分 4 操作质量标准 60分 1、查对,解释操作目的,方法 10分 缺一项-1 一处错误 —2 2、安装呼吸管路:(1)湿化器加灭菌注射用水,不超上线,不低于下线。 (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器出口10分 与螺纹管连接。(3)螺纹管另一头与排气阀、面罩连接.连接电源 3。参数调整 (1)模式:T, S,S/T。 5分 (2)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 (3)设置加湿、吸气时间 4、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调节氧流量,连接吸氧面罩 5、按压呼吸机“开始”键,检查呼吸机运行状态, 6、协助患者戴上呼吸面罩,头带固定,松紧适宜 10分 5分 5分 设置描述一处错误-3 一处错误 —5 不符合要求-3 不符合要求-2 一项未评估 —2 未注意 —2 交代不全-1 一项不符合要求— 6、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5分 人机配合。 7、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 5、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消毒双手、记录 5分 5分 终末质量评分

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2、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3、氧流量符合医嘱与病情 4、注意观察允许、非允许漏气和管路通畅情况 5、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3

20分 3 20分 6、面罩松紧适宜 7、使用后清洁、消毒规范、符合要求 8、操作时间8分钟,每超时1分钟扣0.2分 100 合计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