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拓教育网
黑龙江医药Heilong ̄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 23 No.6 2010 ‘895・ 新型可降解塑料聚一p一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钱永雨 ,赵敏 .2l ,潘俊波 ,刘哲君 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介绍了PHB的性质用途和检测方法及提取工艺,重点评述了PHB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简 要分析了PHB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聚一B一羟基丁酸(PHB);检测;提取;生物合成 中图分类号:TQ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82f2010)06—895—04 Research Progress of A New Kind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 Poly一8一hydroxybutyrate(PHB) Qian Yongyu,et al I.College ofLife Sciences,Northesatforestry University,Heilongifang Haerbin 150040,China; 2.College ofAgricultural,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Haerbin 150030,hC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s,applications,inspecting method and distill technics of biodegradable Polyhydroxybutyrate (PHB)is introduced in this aritcle.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synthesis method are mainly appriased.It is also analysis that the foreground of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HB. Key words:Polyhydroxybutyrate(PHB);inspecting;distill;biosynthesis 化学合成塑料已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然 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组织相容性、压 而它们的废弃物由于不能被降解,每年以2500万吨的速度 电性和抗凝血性等一般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没有的特殊性 在地球上大量积累,形成了白色垃圾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 质。 存环境。尤其在我国,农用地膜日渐得到广泛应用,其碎片 1.1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滞留于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妨碍农作物的生 PHB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够被自然界的众多微生 长。因此开发可降解性塑料已成为生物工程界研究热点之 物分解利用,并且其分解产物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可以替代 一…。聚一B一羟基丁酸(poly—p—hydroxybutyrie acid,简 传统的塑料制品制成绿色包装材料与容器,生产可降解餐 称PHB)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它是一种高度结晶的热 具,替代目前使用的纸质餐具,这既可减少白色污染,又减 塑性物质,和化学合成塑料一样能成膜和拉丝,物理化学特 少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此外,PHB在人体内也能自然降 性与传统塑料相似,特别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组织 解;它的最终降解产物B一羟基脂肪酸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 亲合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普通的代谢物,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毒副作用。再加之 1 PtIB的性质与用途 PHB的组织相容性以及缺乏免疫反应,使PHB成为一种理 作为原核生物中的脂类聚合物,PHB在细胞内呈颗粒 想的医药材料,可用作手术缝合线、补牙填料、外科的棉绷 状存在,由于具有较低的溶解性和相对高的摩尔质量,故可 带 】,PHB经一定时间水解,聚酯链可被分散切断,利用它 以在细菌胞内大量储存而不影响胞内外的渗透压,是一种 的分解性和水解性,可作为农药和贵重药物的包理剂,将农 理想的储存材料,PHB成A2螺旋结构,熔点180'E。它的分 药释放到土壤中保持农药的长久性。农用地膜可提高土壤 子量很大,一般为106(随培养条件和抽提方法不同有所变 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可降 化),分子式为 解农膜可大大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还可制成化学肥 料、杀虫剂、除草剂的缓释载体。 H.HO.曩:CH. CH2. OCC 『. H .C H2nOe.1r .. CHC. H2,. COOH 1.2压电性 由于PHB具有高结晶性,这种特性导致聚合物压电性 PHB不仅具有与传统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相似的分子 可制成压电制品,如电话送话器的薄膜材料、压力传感器、 结构,还具有与其类似的物理性质,如类似的摩尔质量、软 点火器、声学仪器和振荡发生器等。还可用作换能元件尤 化点、结晶度、拉伸强度等;并具有密度大、光学活性好、透 其是生物体内的换能器。同样,也可做成固定板,骨折固定 ・896・ 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 23 No.6 2010 。 仪。 材料和骨胳加固材料,促进骨路再生 1.3 PHB具有阻挡气体的性质(CO 和O2又能缓慢地扩 散)可以用作食品包装材料,而无需添加抗氧剂。 1.4具有光学活性 PHB的单体也有重要的应用。PHB的每一个结构单元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测定PHA聚合物的分子 量、聚合度及单体排列顺序等。Hong K 等采用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法成功地将PHB醇解和碱解得到的寡聚物分离成 单分相的寡聚体。王海宾 等发现高效液相色谱也可用于 都有一个手性碳,可用于色谱分析分离光学异构体;另外, PHB水解后得到的B一羟基丁酸单元体可制备手性药物。 PHB的定量分析,他选择阴离子交换柱作层析剂,探索了应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聚羟基丁酸(PHB)的方法。并试 和常规药物相比,手性药物更安全、有效、使用剂量也更 验证明了此方法相对误差小于2%,相对平均偏差为 小 。 2 PIIB的检测和提取方法 2.1 PHB的检测方法 PHB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重量测定法,染色法,气相色谱 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检测法。其中最常用的 是染色法(定性检测)、分光光度检测法(定量)和气相色谱 检测法(定量)。 重量分析法最早是由M.1emoigne(1926)创立,原理是 PHB聚合物能溶于热的氯仿而与其它细胞组分分开,将细 胞干燥后,用氯仿抽提,通过重量改变来测定PHB,此法误 差较大。后来又将此法加以改进,先将细胞冷冻真空干燥 或用丙酮充分洗涤,再用氯仿或二氯甲烷抽提PHB,再加入 已烷或乙醚使聚合物沉淀,分离后干燥称重测定PHB含量。 染色法分为苏丹黑染色法和尼罗红染色法两种,其中 苏丹黑染色法使用较多。苏丹黑染色是使用脂溶性染料对 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染色后用显微镜检测。尼罗红染色 是将玻片上固定的细胞滴加尼罗红水溶液后在火焰上微加 热,冷却后加盖玻片。其原理是尼罗蓝在水溶液中可自然 氧化或在稀硫酸中回流氧化成尼罗红,尼罗红可溶于在染 色温度下呈液态的中性脂。将染色后的产PHB细菌细胞置 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HB颗粒呈现黄色荧光,能明显与黑 白背景分开,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组分不着色。但缺点是荧 光观察的灵敏度不够,依然需要通过化学分析确定PHB的 存在。尼罗红染色对PHB专一性较强,可使PHB与其他非 PHB脂类化合物区分开。 紫外光谱法的是利用PHB在热的浓硫酸溶液中可以定 量转化为巴豆酸的原理,后者在235 nm处有一吸收峰值。 将5—501 ̄g聚合物标准品溶于氯仿,待氯仿挥发后,加 10mL浓硫酸,于100 ̄C作用10min,冷却,混匀后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于235 niTl比色,以浓硫酸为空白,可得一条标准曲 线。该方法测定的是能转化为巴豆酸的PHB聚合物的含 量,排除了其它脂类的干扰,与细胞内总脂的含量无关,因 而其标准曲线对于所用产PHB的细胞都适用。但缺点是该 方法对细胞的预处理过程比较繁琐,测定过程更加复杂,而 且这一方法还受到一些非PHB物质的干扰。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较新、较准确的PHB测定方法,该法 的最大优点在于不需将细胞内PHB高度纯化即可检测其 PHB含量,这对于研究及生产都十分重要,但气相色谱法需 要高纯度的PHB标准样品,还需要有价格昂贵的气相色谱 1.65%,测定时间只需50 min,认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 分析多聚羟基烷酸及其他有机酸的简便、快捷、准确的新方 法。 2.2 PHB的提取方法 研究PHB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它的纯品,所以如何把 PHB从细胞中抽提出来显得尤为重要,PHB的抽提方法有 很多,主要包括有溶剂萃取法,化学试剂法,机械破碎法,酶 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PHB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性质, 而将其从细胞中萃取分离的方法。溶剂萃取法操作简单, 步骤少,并且有机溶剂对PHB分子不降解,所获得的PHB 纯度高,分子量大,目前仍被大量采用。但有机溶剂的大量 使用给环境带来不可避免的污染,并且使PHB的成本变高。 化学试剂法是利用次氯酸钠,SDS,EDTA等氧化剂,表 面活性剂或螯合剂的作用,破碎细胞并将非PHB杂质除去 的PHB抽提方法。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污染小而备受重 视,但此方法对PHB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使PHB分子变小, 纯度降低,并且抽提率较低,有学者将有机溶剂法和化学试 剂法综合利用即提高了产率减少了污染,又降低了成本。 酶法抽提PHB是Holmes等人在分析细胞杂质成分的 基础上提出的。原理是利用酶(如蛋白裂解酶等)消化细胞 中的杂质成分,使之降解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而除去。酶 法避免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但酶作用的条件比较苛刻, 这给操作带来了麻烦,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细胞 中非PHB杂质的成分比较复杂,处理步骤繁琐,所以收率较 低。 机械破碎法主要是指高压匀浆法,可以彻底破坏细胞 中细胞壁的太聚糖结构,使PHB颗粒完全从细胞中释放出 来,此法一般与化学试剂法和有机溶剂法结合使用,这样即 可以减少单纯用化学试剂破壁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提高 有机溶剂的萃取效率,但该方法没有解决破壁后PHB与非 PHB杂质的分离问题,要实现PHB的纯化,必须辅助以后续 的处理工艺。 3 PItB的生物合成方法 3.1细菌发酵法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M.Lemoign_4 首先在巨大芽孢杆 菌Bnidlasm egatherium细胞中发现了PHB(1926),此后又在 许多原核生物中陆续发现,但在真核生物中尚未有PHB的 报到 ],PHB的合成现象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自然条件 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 23 No.6 2010 下,细菌中PHB含量为1%一3%。在碳过量、氮限量的控 ・897・ 3O%,就能大量、廉价地生产PHAs。但迄今为止,利用转基 因植物生产PHB,表达量仍然很低,并且PHB的积累对植物 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3活性污泥法 制发酵条件下,PHB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70%~80%。目 前,用于PHB研究和生产用的菌种主要有真养产碱杆菌 (A1eutrophus)、肥大产碱杆菌(Allatus)、自养黄杆菌(Xan. thobacter autotropht'2cus)、巨大芽孢杆菌(Blmeg ̄eHum)、棕 色固氮菌(Azotobaeter vinelandii)、拜氏固氮菌 目前,国内外对活性污泥生产PH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个方面,其一是采用厌 好氧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在废 水处理的过程中实现PHB的积累。其二是通过动态补料的 (Albeijerinckii)、极端嗜盐菌(Hatof erax mediterranei)、球形 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以及豚鼠气单胞菌(Aeroma— 培养方式使活性污泥处于非稳态生长的条件下合成PHB。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可以用于积累PHB,其原因在 na¥caviae)、恶臭假单胞菌(Plputida)、扭脱原单胞菌(Proto— nlorto ̄ec2torguens)、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ornornas testoster- oin)、红色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等等 J,其中真养产碱 杆菌(A leutrophus)是研究最多的PHB生产菌种。研究还 发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合成PHB的条件不同,即使同一菌 株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合成的PHB的量也不尽相同。如表一 表1国内外用于生产PHB的菌株 3.2基因工程法 3.2.1细菌转基因 为进一步提高PHB产量,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生物工程 技术构建遗传工程菌株来发酵生产PHB。许多实验室已将 A.eutrophus的PHB合成关键基因导人E coli。E.coli胞内 没有PHB降解酶,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生理环境,所以可以利 用不同的代谢途径从普通碳源中生产不同组成的PHB,这 样就可以生产出摩尔质量较高的PHB。来自不同微生物的 涉及到PHB合成的许多基因和操纵子已被克隆和鉴定。利 用Elcoli研究不同PHB合成相关基因的模式生物系统,以 及很多不同的基因和代谢途径也相当成功。基因工程菌具 有生长迅速,培养基原料来源广,可利用廉价原料和废弃物 来大量生产PHB等突出优点。因而构建新型的高产工程菌 株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3.2.2转基因植物 为了降低成本,科学家们在改变细菌遗传结构上下了 许多工夫,Slater等 训利用基因工程法将可合成PHB的 A.eutrophus菌(产碱杆菌属)的有关酶引入油菜、向日葵等 植物中获得了“转基因植物”,从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细胞质 或质体中可克隆合成PHB。转基因植物生产多聚羟基烷酸 由于不用考虑碳源和发酵设备的投资,避免了细菌合成 PHB的分离提纯步骤,使合成成本降低成为可能,因此利用 转基因植物合成聚酯的方法为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制开辟了 诱人的前景。目前PHAs已在拟南芥、大白菜等作物的叶 片、种子中得到表达,例如向日葵、玉米等油料作物都能累 积大量油脂,如果能以PHAs代替油脂,并达到种子重量的 于厌氧/好氧工艺能驯化出聚磷菌(PAOs),在厌氧阶段 PHAs分解体内聚磷颗粒提供能量吸收挥发性脂肪酸转化 成PHB储存在体内,好氧条件下,PHAs利用分解PHB获取 能量过量吸收污水中的游离磷酸盐,随后,通过排出剩余污 泥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磷,从而达到即除磷又合成PHB的 目的。郑裕东¨ 等发现厌氧一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 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 (PHA)的积累有关,提出了有可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 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的观点。随后林东恩 等探索把活性污泥用于生产PHB的可能性,研究重点是如 何增加活性污泥内PHB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没有经过 特别驯化的活性污泥,以己酸盐为过量碳源,厌氧条件培 养,PHB含量速污泥干重的l1.85%;好氧条件培养,PHB的 产量达污泥于重的12.95%;而好氧一厌氧条件培养,PHB 的含量达污泥干重的18.49%,所得产物经核磁共振谱图分 析证明其主成分为PHB。为活性污泥生产PHB奠定了一定 的理论基础。此后,管运涛 等用序批式反应器,分析了典 型周期内各参数与PHB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OD去 除、PHB积累、TP浓度变化符合序批式反应器系统积累 PHB的典型模型;PHB含量较低活性污泥合成PHB的量较 高为污泥干重的41.89%。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 度凝胶电泳方法对系统中的活性污泥种群结构进行鉴定, 证明该系统中的优势种群是光合细菌红杆菌属。吴光学 等探讨了SBR工艺活性污泥的驯化及积累PHB的情况。 实验得到一种有别于如强化生物除磷类厌氧/好氧活性污 泥代谢模式的系统,PHB主要是好氧初期得到积累,并在好 氧阶段后期被作为碳源物质降解;并且发现低污泥龄有利 于驯化出积累高PHB质量分数的微生物种群;高碳源浓度 能促进和提高活性污泥中PHB的积累量。Pasha 利用生 产牛奶和冰激凌的污水,在连续的小试培养条件下生产 PHAs,在PHA含量丰富的菌体中PHA占污泥干重的43%。 Satoh 等在厌氧/好氧工艺基础上,提出了微好氧/好氧工 艺条件获得PHA,并得到最大PHB含量为菌体干重的 62%。 动态底物投加方式(也称为feast—famine机制)操作序 批式反应器(SBR)可以选择和富集出具有PHA贮存能力的 活性污泥微生物,被认为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活性污泥合 成PHA的新方法。曲波 等按动态底物投加方式驯化活 ・898・ 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 23 No.6 2010 [5] Kanai H,Sullivan V,Auerbaach A.Impact modiifcation of engi— neefing thermoplastics[J].Journat ofApplied Polymer, ̄enee, 1994,53(5):527—541. 性污泥,选择和富集出了能够贮存PHB的活性污泥,并且在 F/M比为4.5 C—mmol/C—mmol时获得了64%的最高 PHB胞内含量。李金娟 等,采用好氧动态供料法驯化活 性污泥,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通气量为80IZh,溶解氧为 0mg/L)进行PHB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活性 污泥中PHB含量于feast(底物丰富)阶段末达最高值 45.4%。feast阶段内乙酸钠消耗94%,其中53.4%的乙酸 [6]Hong K,Sun S Q,Chen G Q.App 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9,51 (4):523—563. [7] 王海宾,吕利华,赵良启.多聚羟基丁酸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分 析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67— 7O. 钠被转化为PHB,2.7%乙酸钠用于合成污泥活性生物量, 供污泥生长。因此。好氧动态供料法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 有较强的PHB合成能力,生长缓慢。Simon 等利用造纸 [8]BRUCEA,RAMSAYC.Production ofpoly一(一B—Hydroxybutyr- lc—Co一8一Hgdroxyvalerle)Acid[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erobilolgy,1990,(7):2093—2098. 废水的活性污泥生产PHAs,动态底物投加方式富集具有 PHA贮存能力的活性污泥,然后在批次反应器中积累PHB。 PHA最大累积量占MLSS的48%。L emos_2 等人通过好氧 动态补料方式驯化出具有稳定贮存能力的活性污泥,并通 过分批补料式投加3次含碳60mmol/L的乙酸盐,PHB的细 胞含量高达78.5%。几乎达到了细菌纯培养条件下合成 PHB的水平,为进一步开发活性污泥资源合成PHB奠定了 理论基础。 活性污泥法合成PHB是生物合成PHB的一条新途径, 即处理了污水,利用了剩余污泥,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 了PHB的合成费用。并且此方法合成PHB的含量不断上 升。较纯菌种发酵和基因工程法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4结束语 从长远发展看,由于PHB具有光学活性和压电性、热塑 性、抗辐射性以及重要的的生物可降解解性和组织相容性 等特性,所以无论从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角 度,还是合成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出发,均符合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要求,可以预料,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意识的增 强,PHB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和生物结构材料必将拥有越来 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英国ICI公司在20世纪8O年代就对生物降解性塑料 中的聚一B一羟基丁酸作了系统的研究,并于1990年推出 商品名为Biopol的产品,当时产量已超过1 000 t/a。随着 转基因技术和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PHAs的生产成本不断 降低,预计到201 1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产量可达88.5 万tL2 。但要达到聚乙烯(PE)产品的价格,仍需艰苦的探 索。 参考文献 [1]庄国强,李爱英等.利用DO—stat补料分批培养的方法积累 聚一8一羟基丁酸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1):6 —1O. [2] 许开天,赵树杰.PHB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应 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1(1):85-91. [3]杨宇,徐爱玲,张燕飞等.生物合成材料聚B一羟基丁酸PHB 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6):6O一67. [4]祁红兵,曹国清.聚B一羟基丁酸酯(PHB)的研究及应用前 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121一 】24. [9] 刘春,张小凡.PHB在生产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及其微生 物累积的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05,33(8)1~3. [10] Slater F C,Vioge W H,Dennis D E.Cloning and expression in scherichia coli of the Alcaqligenes eutmphus H16 poly—B— hydroxybutyrate biosynthetic pathway[J].JBacteffol,1988,170; 4431~4436. [11]郑裕东,钟青华,马文石,黄炯亮厌氧一好氧驯化活性污泥 生物合成PHA的研究[J],2001 12(2):41—44. [12]林东恩,张逸伟,郭世骚,等.活性污泥好氧/厌氧合成聚一3 一羟基丁酸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0(9):100—104. [13]管运涛,王乐等.活性污泥对聚一B一羟基丁酸酯(PHB)积 累能力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 (6)814~817. [14] 吴光学,管运涛.SRT及碳源浓度对厌氧/好氧交替运行SBR 工艺中PHB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5,26(2):126~130. [15]Partha Chakravarty,Vasant Mhaisalkar,Tapan Chakrabart1.Study on poly—hydr0xyalkan0ate(PHA)production in pilot scale con— tinuous mod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J].Bioresource Tech— nology 2010,101(8):2896—2899. [16]Satoh H,1w amoto Y,M ino T,et以A etivatedsludge a8 a possi— ble source of bidoegradable P lastie[J].W ater S ci and T ech, 1998,38(2):1032109. 【17] 曲波,刘俊新,活性污泥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工艺优 化研究[J].科学通报.2008,53(13):1598~1604. [18]李金娟,赵林,谭欣,黄宇,德吉央宗,齐云.缺氧条件下活 性污泥中PHB的生物合成[J].天津大学学报,2010,42 (1):5O~54. [19] Simon Bengtsson,Man Werker,Magnus Chfistensson,Thomas Welander.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by activated sludge treating paper mil wastewater[J].Bioresource Technol— ogy,2008,99(3):509~516. [20]Serafim L S,Lemos P C,Oliveira R,et a1.Optimization of poly・ hydroxybutyrate production by mixed cultures submitted to aero- bic dynamic feeding conditions e 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 ineering,2004,87(2):145~160. [21]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Capacity—Chart for the years 2007—2011[J]:European Bioplastics,2009. 收稿日期:2010—1O—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