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排水系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则是最关键的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并对其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不仅能为市政排水工程质量奠定基础,还对市政管道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要抓住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对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一、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系统对城市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市政建设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交通情况密切相关,更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行施工要保证工程质量,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这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都有巨大的影响。道路的排水系统主要起到了污水、雨水的排流以及防止地下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等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保护地面道路
假如城市出现大面积的降水,那么将会对地面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系统,可以对地面道路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良好的排水管道设计可以及时把雨水排走,防止雨水把路肩边坡和路基冲毁。当雨水长期淤积在路面无法排走时,就会渗透到路面结构层的内部,使基层的强度大大下降,久而久之,路面的沥青层就会出现剥落和松散的现象,容易导致城市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能够破坏沥青层面外,雨水还会导致边坡发生泥石流和塌方等现象,甚至还会导致路段接缝处发生断裂、错台等危险情况出现。
2、保护道路的路基等相关构造物
在某些温度较低的城市中出现雨水渗透到结构层内部时,容易因为雨水冷冻成冰,体积膨胀而使路基等道路相关的构造物被破坏,甚至还会使整个路基沿着倾斜的基地滑动,或者产生毁灭性的破坏,破坏路面的整体性。
3、保持路面材料的强度
当水分长期作用于路面建筑材料时,会使路面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各种道路病害出现,例如路面下沉、路基被破坏或冲毁等。
综上所述,在设计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时候,必须要把城市各季节的降雨量
考虑在内,施工时和施工后对路面的养护工作也需要长期进行,才能确保市政道路基础设施能够完好地使用。
二、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图纸,理解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错。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设计方、建设方、通常要和监理和施工方等四方一起进行交底及图纸审核;结合图纸到施工现场,同时要了解项目工程的基本情况,如管道的总长度、管道去向、管径、查看井的数量、以及和挖掘有关的地形,地貌,地形等。特别要注意做好标记和预防措施,识别放置电,气等管线交叉,每百米左右应该有一个水平标高基准点,要保证水准高程控制网准确建立,以方便管道施工现场测量。然而,水准高程控制网需要经过国家的合格检查且遵守国家标准才可以使用。控制网点桩点的填埋最好设在不容易丢失或者不易摧毁的位置。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查与故障排除,在工程进行施工前应认真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若有影响工程施工的阻碍,应呈请相关单位协助并共同进行排除。如施工时的管线可能会与城市道路交叉,还应其他设施的交叉等,这些都是影响工程施工的阻碍,应充分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解决。
2、施工工艺
(1)管沟开挖
管沟开挖是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施工的基础,管沟开挖前做好施工设计及准备工作。根据管线的分布情况及地质状况,拟定好适用的机器设备和人工操作,不适用机器施工的采用人工进行挖掘,配合好机械的开挖。人工填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分别采用1:0.33和1:0.25的放坡系数,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5m,开挖出来的土方要及时运走以免影响交通。
(2)沟底处理
管沟开挖完毕后,按照相关规定对基底进行处理,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保证沟底的平整性,如遇到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不良地质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填筑碎石、换填灰土、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经检查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以封闭基坑。
(3)管材安装施工
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若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
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安装两管结口处时,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的凸出接缝,否则会造成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抹带的水泥砂浆要按配合比下料,计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
(4)雨水管的出水口
雨水管应该用水灰比为0.5的水泥砂浆进行接口工作,而在进行道路雨水分工程的规划时,一般会把雨水灌渠的出水口采取非淹没式的设计,其底部的标高也会设计在水体的最高水位上,以免水体发生导管现象。
(5)浇筑混凝土检查井
挖沟时将检查井的开挖尺寸挖到位,井周围预留工作宽度,随后让测量人员确定中心位置,并定好木桩,经测高程正确无误后可进行混凝土检查井基础施工,混凝土检查井有钢筋,制作时应参照检查井制作标准图集。特别要注意不同管径的管底高程与井底高程的连接最容易出错。管材放稳调直管线管口,高程正确即可进行检查井施工。特别注意如果水位高时,沟槽开挖就有水,应采取降水处理,用泵抽水,以保证干槽施工。
(6)闭水试验
试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当堵头砌好后养护一定的时间段检查密封严实后方可开始进行灌水试验。灌水前,应先对管接口如抹带是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时及时进行修补以防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的顺利进行。操作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设置立梯并预先对沟壁的支撑、土质等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试验并予以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7)路面的恢复工作
在管道安置完成并检测合格后,开始进行路面的恢复工作,要从管道的两侧平衡的进行沟槽回填,清除沟槽内的垃圾、腐土和污泥等,回填用的土方也要清除杂物,不能使用耕植土。对于雨水口的施工,要严格的控制中心线和进水口的标高,在砌筑井壁时,沿路侧石的井壁的留口要正确,从路中心线拉线来控制进水侧石的外边线,以保证竣工以后的路侧石平顺。回填后对路面进行快速仔细的压实和恢复,使其测录的质量和密实度达到施工前的标准,以恢复道路使用,保证正常的通车
结束语
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整个市政道路正常运营的基础和保证。只要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齐抓共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减少或消除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
量问题,切实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畅通和道路的使用寿命及多功能作用的发挥将得以实现。惟有如此,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必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旭.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7).
[2]白玉斌.试论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8).
[3]陈柯.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资讯,2012(3):5-6.
[4]蒋莉,朱雷.浅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2(18):73-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