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堡矿井基本情况

来源:化拓教育网
 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墨镫乡马堡村,其前身为山西省武乡县马堡煤矿,始建于1990年,2007年正式投产,原井田面积为9.1803km,矿井批复生产能力为90万t/a。2009年晋煤重组办发[2009]49号文件批复,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省武乡县马堡煤矿(整合保留)、武乡县墨镫乡戈北坪村煤矿(“十关闭”矿井)、武乡县墨镫乡墨镫村煤矿(“十关闭”矿井)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12.8805km,矿井批复生产能力为120万t/a,批准开采8-15煤层,现开采8、15煤层,2010年,经山西省煤炭厅核准,矿井生产能力为150万t/a。

#

#

#

#2

2

第一节 概 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墨镫乡马堡村,隶属于山西省煤销集团长治分公司,现有职工1056人,其前身为山西省武乡县马堡煤矿,始建于1990年,2007年正式投产,原井田面积为9.1803km,矿井批复生产能力为90万t/a。2009年晋煤重组办发[2009]49号文件批复,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省武乡县马堡煤矿(整合保留)、武乡县墨镫乡戈北坪村煤矿(“十关闭”矿井)、武乡县墨镫乡墨镫村煤矿(“十关闭”矿井)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12.8805km,矿井批复生产能力为120万t/a,批准开采8-15煤层,现开采8、15煤层,2010年,经山西省煤炭厅核准,矿井生产能力为150万t/a。

二、交通位置

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墨镫乡马堡村。井田西距武乡县城53km,北距左权县城22km,二(连)广(州)高速公路太(原)—长(治)段和长(治)—太(原)S102公路分别从武乡县城东、西部通过,沁(源)—武(乡)—温(城)S322公路,向西与武乡县城西部S102公路相接;向东与左权县温城镇与南北向通过的207国道相连,向北直通左权县、太原;往南可达长治市黎城县接长(治)—邯(郸)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麓,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属中山地形。沟谷及其两侧基岩裸露,山脊及山梁多黄土覆盖。井田地势北高南低,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的西岭,海拔+1469.4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角沟谷,海拔+1198.20m,最大相对高差271.20m。

2、水文:本区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区域西北部的黄家岭山脊为分水

#

#2

#

#

2

岭,岭南为浊漳河北源,岭北为清漳河西源。流经井田东南部的洪水河为浊漳河北源支流,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甚微,平均流量为1.67m3/s。

3、气象:本区处于高原山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平均气温9℃。1月份最低气温-26.4℃,7月份最高气温33.2℃,年平均降水量为626.2mm。冬季常见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冰冻期为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1m,年平均无霜期155天。

第二节 井田境界及地理位置 一、井田境界

根据2009年12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8122),有效期限自2009年12月15日至2011年12月15日,批准开采8#~15#煤层,开采标高为1280~950m,井田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为长方形边形,面积12.8805km2。

二、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02″~113°18′05″,北纬36°54′35″~36°57′31″。

第三节 矿井地质概况

一、井田地质构造

井田总体呈一走向NE~SW、向NW倾斜的单斜构造,伴有宽缓的背向斜。地层倾角10°~14°。井田内发育7条正断层,断层落差4~10m不等。在井田中南部发育有8个大小不一的陷落柱,其规模不大,无岩浆岩侵入。

二、煤层赋存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8#、9#、15#,可采煤层赋存情况见表5-1。 8#煤层:厚度0.75~2.39m,平均厚度1.87m,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但井田西南部呈逐渐变薄趋势。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局部为泥质灰岩,底板多为中细砂岩。

9#煤层:厚度0.51~2.10m,平均厚度1.16m。含0~1层泥岩夹矸,123~106号钻孔之间不可采,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中细砂岩。上距8#煤层平均22.7m。

15#煤层:厚度3.63~7.29m,平均厚度4.87m。含0~3层泥岩夹矸,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多为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老顶为K2灰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上距9#煤层平均57.8m。

表5-1 可采煤层特征表

地 层 山西组 煤 层 8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0.75-2.39 1.87 0.51-2.10 1.16 3.63-7.29 4.87 57.8 层间距(m) 最小-最大 平均 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板:泥岩、局部为泥质灰岩 21.09-24.11 底板:中细砂岩 22.74 顶板:泥岩、砂质泥岩 底板:中细砂岩 顶板: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 底板:泥岩、砂质泥岩 太 原 组 9 15 三、煤质

8#、15#煤层煤质指标分析见表5-2:

表5-2 煤质指标表

原煤 煤质 原煤 浮煤 挥发分灰分(%) 灰分(%) 煤层 (%) 8煤层 焦煤(JM) 9煤层 贫瘦煤(SM) 15煤层 贫瘦煤(SM) ###浮煤 挥发分(%) 18.38 18.43 低挥发分 16.03 原煤 硫分(%) 1.74 中硫 2.71 中高硫 1.44 高硫 浮煤 发热量硫分(MJ/kg) (%) 1.32 中硫 1.33 中硫 1.07 高硫 31.19 高热值 31.92 高热值 31.91 高热值 17.88 11.89 低中灰 16.32 低灰-中灰 7.79 8.41 低灰 7.72 19.92 18.79 低挥发分 17.77 中灰-高灰 中灰-高灰 低挥发分 低挥发分 低灰-中灰 低挥发分 低挥发分 四、围岩情况

8#煤层顶板多为灰黑色泥岩,个别为泥质石灰岩(241孔),厚度2.66-6.34m,岩性密致,节理发育,底板为中细粒砂岩,层理较发育,含

细小线纹,厚度1.82-5.92m。

15#煤顶板大部为厚层状含黑色线纹、节理较发育、分选性良好的细粒砂岩,局部为节理发育、致密之砂岩、泥岩,厚度2.52-7.11m。底板大部为致密泥岩,少数为细砂岩或砂质泥岩,厚度1.32-5.05m。

五、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1)主要的含水层

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含水层为本区主要的含水层,奥灰水位标高为+728.73m,开采15#煤层不会受到奥灰水威胁。

(2)矿井充水因素 1、导水裂隙带影响

各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均达不到地表,地表水对井下开采无太大影响。但各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均达到上一煤层。因此,上层煤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积水将是下层煤开采的威胁。所以今后矿井开采下层煤时,必须对上层煤形成的采空区积水进行抽排,防止突水事故发生。

2、采空区及古采空区积水

井田东部8#煤层采空区有3处积水,预测积水总面积约36465m2,积水量约6491m3;15#煤层采空区有1处积水,积水面积约16150m2,积水量约6848m3。

(3)矿井涌水量情况

矿井生产150万t/a时,开采8#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8m3/h。最大涌水量29m3/h。开采15#煤层时正常矿井涌水量48m3/h,最大涌水量51m

/h。

六、资源储量

截止2010年底,井田地质储量为9393.75万t,可采储量为6806.84

万t。

七、周边矿井及小窑分布情况

井田北邻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南面与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面为空白区。井田内小窑有原成和沟煤矿、墨镫村煤矿,现均已关闭。

第四节 瓦斯、煤尘、自然倾向性

一、瓦斯

据2010年10月份鉴定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4.1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2.92m3/min,属高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均较高,建有瓦斯抽放系统。

二、煤尘

井田8#、15#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8#煤层其火焰长度30mm,扑灭火焰岩粉用量65%,15#煤层其火焰长度50mm,扑灭火焰岩粉用量65%。

三、自燃倾向性

8#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I类,属容易自燃煤层。 15#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Ⅱ类,属自燃煤层。

第五节 井田开拓

一、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安全出口立井。具体的井筒特征见表5-3。

表5-3 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称 井 口 座 标 纬距X 经距Y 主斜井 4091324.227 1228.500 125 25 539 4.7 16.38 料石砌碹 原煤提升及进风 副斜井 4091261.923 1224.519 129 22 380 3.9 12.48 料石砌碹 设备、材料、矸石、人员运输及进风,兼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 4091619.573 1275.384 安全出口立井 4091678.726 19702735.248 1274.884 19703398.340 19703356.080 19702724.790 井口标高(m) 方位角(°) 井筒倾角(°) 井筒深度(斜长)(m) 井筒净直径(净宽)(m) 井筒净断面(m) 井壁支护 2 90 310 4.0 12.56 混凝土碹 回风兼安全出口 90 310 3.5 9.6 混凝土碹 井筒用途 专用安全出口 二、水平划分

矿井采用单水平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078m。8#煤层在+1078m~+950m之间开采,15#煤在+1078m~+850m之间开采。

三、大巷布置

8#煤层在井田中部沿东南至北西方向布置四条大巷,分别是运输下山、辅助运输下山和两条回风下山。在北西部与四条大巷垂直布置三条大巷为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为开采二采区服务。15#煤层与8#煤层一样在井田中部沿东南至北西方向布置三条大巷,分别为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

四、采区划分及工作面布置

全矿井共布置2个采区,即8#煤层一个采区、15#煤层一个采区。目前两层煤同时开采。

矿井采用综采工艺开采8#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15#煤层,布置一个综放工作面;布置四个综掘工作面,分别是8#煤层两个综掘工作面,15#煤层两个综掘工作面。。

表5-4 采掘工作面主要设备表

设备名称 综采工作面 一、8煤层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顺槽胶带输送机 液压支架 ##型 号 数量 设备名称 掘进工作面 掘进机 型 号 EBZ-135 EBH-120 AM-50 数量 3 1 2 MG150/375-W SGZ-630/264 SZZ-630/90 DSJ80/40/2×55 ZY3000/13/26 MWG200/475-W SZZ-764/200 SSJ1200/2×250 ZF4000/17/28 1 1 1 1 掘进机 掘进机 122 1 2 1 1 二、15煤层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 转载机 顺槽胶带输送机 液压支架 前后部刮板输送机 SGZ764/400 120 第六节 矿井通风

一、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由主副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主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为机械抽出式。矿井总进风量7546m3/min,矿井总回风量7704m3/min。

风井选用FBCEDZ54-8-NO 27型对旋轴流式地面防爆主风机2台,功率2×35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采区、采掘工作面通风均采用独立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第七节 矿井提升运输

一、提升运输设备 1、主斜井提升设备

主斜井安装DSP1200型带式运输机,带宽为1200mm,带速为2.5m/s,运输能力800t/h,电动机型号YB630S-4,功率560kW×2,电压10kV。提升斜长600m,倾角25°。

2、副斜井提升设备

副斜井采用2JK-2.5型双滚筒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5m,提升速度2.3m/s,电动机功率160kW,电压0.4KV。

3、井下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机车或绞车牵引矿车和平板车。

第八节 矿井供电

一、矿井供电

矿井为双回路供电,一路电源来自距离矿井7km的白和35kV变电站线路;另一路电源来自距离矿井11km的洪水110kV变电站35kV侧。双回路电源一路运行,另一路带电备用。

矿井地面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为地面和井下供配电。变电站安装有2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Z9-6300/35。下井电压等级为10kV。

第九节 矿井排水、供水及压风系统

一、排水系统

矿井在上组8#煤层设有水泵房,设有主副水仓各一个,水仓容量1300m3。水泵房安装有DF85-67×9型主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两趟φ100mm排水管路沿副斜井敷设至地面。

在下组15#煤层在下山巷道下部设水泵房,布置两个水仓,总容量为3000m3,采用SLD155-67×9型450kW主水泵三台,水泵流量为200 m3/h,扬程500m,配套电机型号为YB560M1-2W,功率450kW,电压10kV,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安装φ150×6mm排水管路两趟,沿主斜井敷设至地面。

二、供水系统

目前供水水源主要由井田西南方向10km处南台村深水井送到墨镫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再到本矿。井下生产用水由污水处理站直接供给,完全可满足煤矿用水需要。

三、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设备2台,型号DH-350A,用于向井下提供压风,大巷敷设4寸压风钢管,采掘工作面敷设3寸钢管,供采掘工作面使用。 四、防治水工作情况

矿井设置独立的防治水机构,有一支专业的防治水队伍,探放水设备符合规程要求,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

第十节 通讯系统

一、地面通讯

地面通讯分为外线和内线,外线电话30部,内线有128门程控交换机,线路畅通无阻,确保矿井对外和相互之间及井下的通讯正常。

二、井下通讯

井下在主要硐室、转载点、采掘工作面都布置有通讯电话。

第十一节 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已按规定正常使用,应急避险系统正在规划设计中。

第十二节 安全管理

一、证照情况

证照名称 采矿许可证 煤炭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 矿长资格证 安全资格证 营业执照 编 号 C1400002009121220048122 201404290167 (晋)MK安许证字[2010]GC305Y1 有效期限 2011.12.15--2012.15.15 2010.12.29-2043.12.31 2011.12.19-2012.12.15 2012.3.23 2012.3.23--2015.3.23 2003.6.26--2012.12.15 证载能力 120万吨 150万吨 MK140500467 12114010500504 140000105922986

二、主要管理人员到位情况

职 务 矿 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通风助理 姓 名 张应怀 萧煜宏 李先庆 王云飞 任建云 蔡挺 学 历 大 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本科 安全资格证 MK140500467 12114010500504 11114020500735 10114020500350 10014020500378 10114020500351 12014020500816 2012.3.23--2015.3.23 2011.11.11--2014.11.11 有效期限 2010.3.26--2013.3.26 2010.11.26--2013.11.26 2010.3.26--2013.3.26 2012.3.23--2015.3.23 三、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公司领导由十二人组成。

2、安全管理机构由以下科室组成:通风科、安全科、生产技术科、安全指挥中心、信息科 、调度室、 机电科、监控室、探水队、隐患处置队。

四、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矿井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全员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考评、奖惩制度及奖惩细则等各种制度。

五、安全培训及特殊工种持证情况

矿井在复产验收前已对全员进行培训,培训率达100%,特殊工种人员150人,持证率100%。

六、救护协议签定情况

2012年2月26日与长治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签定救护协议。

第十三节 火工品储存、使用情况

一、《山西省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 证号:晋(武)公爆字第078号 发证机关:武乡县公安局 发证日期:2005年8月11日 二、《山西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证号:晋(武)公爆字第077号 发证机关:武乡县公安局 发证日期:2005年8月11日

按武乡县公安局发放使用流程统一管理。

三、采购:由武乡县公安局治安科统一审批统一购买。

第十四节 原煤加工及外运情况

一、原煤加工

根据煤的用途、市场需求,筛分系统按0~25mm、+25mm以上二级筛分设计,不进行破碎加工,+25mm以上的块煤直接进入市场。

主斜井胶带输送机提升的原煤在井口房转载至101胶带输送机,运至筛分间筛分,经机头溜槽送入102直线等厚振动筛后被分为二级:筛上品+25mm级块煤经筛前溜槽落在201旋转式胶带输送机上,落地后经装载机运至块煤储煤场或直接装载汽车进入市场,块煤储煤场容量约9000t。筛下品-25mm级末煤通过筛下漏斗进入202末煤胶带输送机,再经机头溜槽转载进入203末煤卸煤胶带输送机到储煤场,经8台双侧电动固定犁式卸料器将其入储煤场。

二、外运

原煤外运主要依靠公路和专用铁路运输。

第十五节 2011年大事记

1、2011年2月我矿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井上下进行设备检修,全

员进行培训,迎接复产。。

2、2011年3月31日长治市政府下达复产复工通知书。 3、2011年3月矿成立了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4、2011年4月至5月9日8201综采工作面收尾、设备回撤,8202综采工作面顺利安装完毕,并通过联合试运转进入正常生产阶段。 5、2011年5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下发晋煤销字[2011] 186号文件《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六大阶段性目标的有关规定》,我矿组织各科室人员针对文件精神及本矿实际情况认真编制汇报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