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 八 单 元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单元 教材 分析 虎借尾巴》3 篇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1.知识与技能:认识 27个生字和4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达到熟读成单元 教学 目标 诵的程度。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 重 点 1、会写27个生字,会认45个生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开展识字、阅读,并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3、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借助图画猜上下文猜字、认字 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2、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 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 单元 课时 安排 《棉花姑娘》-----------------------2课时 《咕咚》---------------------------2课时 《小壁虎借尾巴》-------------------2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难 点 19、棉花姑娘 1.知识与技能:会认“棉、娘、治”等生字,会写“病、医、别”等生字,识记部首“大、瓜、石”。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对人类无害的鸟类和益虫。引导学生教学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不同的动物能捉不同害虫的知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谈话导入 1.猜谜导入:“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谜底:棉花) 2.棉花用处那么大,又长得那么可爱,你想怎样称呼它?我们可以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齐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棉花姑娘天生那么可爱,可图上的棉花姑娘怎么啦?(生病了) 2.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她觉得怎样?这时她会怎么想呢? 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自由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希望有人给她治病,大自然的医生可多了,棉花姑娘遇到了哪些医生呢? 2.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 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3.这些医生能为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师简要介绍这些小动物) 燕子—捉飞虫啄木鸟—捉树虫 青蛙—捉田间害虫七星瓢虫—捉蚜虫。 四、朗读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画出燕子说的话。 (3)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 2.学习第3~5自然段。 (1)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又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 (2)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3.讨论总结。 (1)学习了第2~5自然段,你们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是捉哪里的害虫的吗? (2)它们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学习第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你知道是谁治好了她的病吗?(七星瓢虫)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呢?(同桌互相讨论) (2)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自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3)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 (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19、棉花姑娘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不同的动物能捉不同害虫的知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复习旧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棉花姑娘打不起精神来,这是为什么呀?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6.棉花姑娘因为,所以打不起精神,后来治好了她。 二、识记生字 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玩“摘果子”游戏,看谁记得最多、最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a.病、医:半包围结构。“病”先写“疒”,再写“丙”;“医”的最后一笔是“”。 b.星、奇: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c.别: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d.干、七:独体字。注意“七”字先写横。 四、总结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不同的动物会捉不同的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些小动物。 课后反思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20 咕咚 1.知识与技能: 会认“咕、咚、熟”等生字,会写“吓、怕、跟”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听到任何事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思考或亲自去看看,才能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了解事情真相”的含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在描红本上练习书写。同桌互相口头做组词练习。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写字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字。 (3)课文中共有几个小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借助插图,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 (1)小兔子怎么了?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它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的害怕心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情。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20 咕咚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思考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含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虽然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 三、复述课文,发展语言 1.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们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乱说……) 2.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课后反思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21 小壁虎借尾巴 1.知识与技能:会认“壁、墙、蚊”等生字,会写“捉、条、爬”等生字。识记部首“户”“”。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 身体扁平,四肢短,模样丑陋本领大。 脚有吸盘墙上爬,专吃蚊子人人夸。(壁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小壁虎的故事。 2.揭题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吗?(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读一读,并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a.加一加:虫+文→蚊虫+它→蛇亲+斤→新女+且→姐 b.利用形旁识记:“壁”“墙”部首都是“土”,墙壁是用土做的。 三、读文感知 1.范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说说小壁虎先后向谁借尾巴,后来怎么有尾巴了。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1自然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3.理解“挣”(用力摆脱),做做动作。 4.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心情怎样?他想怎么办呢?(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带着小壁虎难过、伤心的情绪再练习朗读第1、2自然段。4.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二、继续理解课文 1.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没有?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交流。 ①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学生看图回答。(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②小壁虎是怎么借的?(读书上的句子) 指导朗读。要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读。 ③为什么没有借到?说说他们不借的理由。(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到三个表示他们动作的词(摇、甩、摆),做做动作。 (4)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21 小壁虎借尾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个自然段中都出现了“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小壁虎爬得很慢,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可他为什么不快点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2.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3)介绍小壁虎尾巴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出示:老虎、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讲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 3.小壁虎没有尾巴,于是就跑去向其他动物借。你想象一下小壁虎会怎样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5.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语文园地八 1.知识与技能: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2.过程与方法: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 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 盆”等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 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课件;猴子头饰等。(教师) 2.搜集八字成语。(学生)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语文园地八 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 盆”等字。 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课件;猴子头饰等。(教师) 2.搜集八字成语。(学生)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课后反思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1.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课后反思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1.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后反思 第 1 课 时(总计 课时) 课 题 1.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第 2 课 时(总计 课时)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课后反思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