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来源:化拓教育网
勿以善小而不为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胡静波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说到底是对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面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尤为重要。

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不光是嘴上说说就能奏效的,须常抓不懈,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后方能认为工作做到家了。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她成功的秘诀之一。许多成功人士都有类似的经验。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成了班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好的习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做深入、持久细致的工作。每接一个班,我都从日常行为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想取得好成绩,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必不可少,特别是寄宿生。因此,每接一班,我总是特别注重抓卫生习惯。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在课桌上系一个垃圾袋(至少同桌每两个人一只袋子),有垃圾就放入袋中,不允许随地乱扔,每天放学时把垃圾袋扔到学校的大垃圾桶内,每天的值日组长认真检查执行情况。若发现没有垃圾袋又乱扔垃

圾的或有垃圾袋而不及时清倒的,给予必要的劳动处罚,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教室的卫生大有改观,一直能保持着地面的卫生,晚上值日生扫地时只须扫扫灰尘即可,往往一天下来畚箕都不满(一般是1/3左右),我们二⑻班的垃圾框至今没有能用武之地,从未装过垃圾。

在抓地面整洁的同时,我还不忘空气的整洁。要求靠窗户的同学每节课的课间及时开窗通风换气,人离开教室去上操、上体育课、电脑课等之前更是及时开窗,大冬天每天至少也要利用课间操、中午放学等时间开一至两次窗,每次至少十分钟。开始时,学生往往要忘记,我就及时去提醒,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也就无须提醒了。这样,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我们班几乎没有人遭殃。上学期在家宝时,同样寄宿在家宝的另一个班级大面积流行感冒,缺课严重,我们与之共用水龙头、浴室等公共设施,前后几个星期内仅一人感冒。这不能不说得益于我们班学生养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坚持使空气流通之举。本学期二⑻班也几乎没有人因感冒发热而缺课。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说到文明礼貌,学生都知道其必要性,但要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也许是性格问题,也许是习惯问题,也许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因此,刚接手二⑻班时,班上有这种好习惯者寥寥无己。我不有简单粗暴地斥责、批评他们,而是利用班会课或上课涉及到这问题时,有意识地给他们讲正反两方面的故事,反复讲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让学生

在理性中上知道其必要性,知道若养成处处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同时,在早晨或晚上放学后,我有意识地站在教室门口跟学生说:“××,你早!”“××,再见!”。平时遇到看见老师想打招呼而又欲言又止的学生,笑脸相迎,主动与之打招呼,消除其顾虑;遇到看见老师不打招呼的学生,也不个别批评,而是以玩笑的口吻在班上集体提醒,说:“我最近有一重大发现,发现我们班有少数同学有种特异功能,能把老师看得了。”学生在哈哈大笑中也许受到了某种暗示,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以后再看到有人不打招呼就进了教室,其他同学就会提醒他:“你又把老师看了。”几次一来,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坚持下去了,也就有意识地与老师打招呼了。

我班有位学生,自以为成绩还可以,经常顶撞英语老师,有次被我听见了,随即批评了他几句,他竟顺势把气撒到我头上,大声吵嚷起来,目无老师,蛮横无比。当时我没跟他计较,有意淡化了这件事。事后利用课堂上阅读题等机会给大家讲故事,听故事时,大家都看他,我也装作不看见,然后个别找他谈话,使他心悦诚服,他自己主动与英语老师沟通,向老师道歉,此后他对老师再没有发生过这种无礼行为。班上也有第二人如此。 三、 班会先导

我的班会课,从不会庄严肃穆,更不会谩骂学生,而是轻松活泼、形式多样。我或者以美文熏陶,或者以榜样示范;或者实验演示,或者让学生互评等,主题鲜明,有的放矢,学生爱听愿听,易于接受。

学生因世界观等未完全形成,凭主观意志做事的倾向比较大,对于喜欢的功课往往不遗余力地去学,对不喜欢的科目则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形成偏科现象。等到自己意识到时,往往已积重难返。因此,作为班主任,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各科平衡问题。在接手二⑻班后,发现班上偏科现象较严重,于是开学初,利用班会课,用一次性杯子等道具向学生演示了木桶原理的实验,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偏科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第一次月考我班优生人数相对多一些,走读制七个班前25名中我班有8人,占总人数的1/3多一点,年级“百优生”四十人中我班有5人,高于班均人数3人。学生中出现了自满现象,课堂纪律明显不如以前,作业更是马虎了事。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又用实验演示法上了一堂“满了吗?”的班会课。课上,我用一个广口瓶,依次按大小把石块往里放,先放大石块,一大块就似乎满了,摇一摇,又放进了比它小石块,再摇一摇,又可放较小的石子,然后放沙子,最后倒水。每放一次,似乎瓶子满了,但一摇,又能放进比它小的东西。学生从而相信,即使放了水,等它干一点,还能放进东西,它永远不有满的时候。就此我让大家反思,如果以此来看待我们的学习,我们有任何骄傲自满的理由吗?我们虽然第一次月考考得似乎还可以,但我们均分并不高,而且在初中三年中要进行十八次月考,这只占了1/18,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甚至更努力地学习。课上到此学生大多数低下了头,若有所思,面露愧色。于是,为了进

一步深化这堂课,我让他们以“我满了吗?”为题,回家写反思,字数不少于400字,反思近日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并制定新的座佑铭,确立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等。

又如针对学生中不少大咧咧,缺少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现象,运用美文熏陶、榜样示范等上班会课,明确提出“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并以此作为全班的共同人生信条,醒目地写在黑板上。每接一个班,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我都有一个保留节目,让学生亲历一番缩微的体验——让每个人嚼茶叶;给每人发一小撮茶叶,让他们放在嘴里仔细嚼,进到没有苦味时再咽下去,体会口中味道的变化。刚开始时,有些人的脸因苦味而扭曲了,有些人因不能忍受而中吐掉了,有些张着口吸凉气,表情不一而足,几分钟后,教室里趋于平静,有人脸上露出微笑,有人似有所悟,有人含而不露„然后我趁势让他们写一篇日记,记叙这一过程,更明确要求写出从中所得到的启示。从日记看,大部分人都能体会到先苦后甜的人生真谛。而且这次形象、真切的体验将伴随他们很长时间,有些人离开我几年后还来信提及这次难忘的经历给他们的精神导引作用。 四、 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册”,与家长齐抓共管

有些学生在校表现还可以,在家就不一定了,或在校有些欠佳的表现,须与家长沟通,我就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册”,与家长齐抓共管。有一学生脑子很聪明,但学习自觉性差,行为习惯差,晚上不整理书包,经常丢三落四,双休日经常不做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不

厌其烦地在其“家校联系册”上反复写上“请家长督促您孩子晚上做完作业后整理书包”“烦请在双休日加强孩子作业情况的检查督促”等,半学期后,这个孩子已养成了晚上整理书包的习惯,几乎没有丢三落四的现象了。“家校联系册”除了作业外,还要求家长如实填写孩子到家时间,使那些想在外面打游戏或闲逛者无可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