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电主轴制动器制动盘的应力分析

风电主轴制动器制动盘的应力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37卷第2期 2015年6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 ̄neefing&Technology) Vo1.37 No.2 Jun.2015 文章编号:1006—0456(2015)02—0132—05 风电主轴制动器制动盘的应力分析 刘莹,王珊,罗院明,殷艳飞,胡育勇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风电主轴制动器制动盘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紧急制动工况下其机械应力场和 热应力场。结果表明:制动盘机械应力场和热应力场均呈对称分布。其中,制动盘机械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最外层 螺栓孔处,为39.79 MPa;热应力场中,最大热应力值发生在制动时间7.89 s时,位于摩擦区域内侧与非摩擦区交界 处,达到289 MPa;两者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345 MPa,且热应力最大值远大于机械应力最大值,由此可知热应力 是引起制动盘失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风电主轴;制动盘;应力分析;机械应力;热应力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A Stress analysis for disc of wind turbine spindie brake UU Ying,WANG Shan,LUO Yuanming,YIN Yanfei,HU Yuy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cterical En ̄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wind power spindle brake disc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by ANSYS,while mechanical stress and thermal stress field were performed for this model of emergency brak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ake disc mechanical stress and thermal stress field both present a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mong them.brake disc mechanical maximum stress was shown on the outermost bolt holes for 39.79 MPa:Ther_ mal stress field,the maximum thermal stress Occurs when braking time 7.89 S,located inside of the friction zone and non—firction zone at the junction to reach 289 MPa;Both less than the materila yield limit of 345 MPa,and the max— imum thermal stress was greater than mechanical stress.Thus the thermal stress wa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d the failure of brake disc. Key Words:wind power spindle;brake disc;stress analysis;mechanical stress;thermal stress 风电主轴制动器是风力发电机上重要组成部 件,制动器的正常运行关系着整个风机的安全_1-2 J。 风机尺寸结构巨大,运行速度较高,具有很大的动 化)。这种变形会进一步影响到摩擦副的接触和应 力分布,从而影响制动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_5 J。因此,对制动盘进行应力分析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能。而制动器作为其能量转化机构,通过摩擦副制 动作用将动能转换成其他能量,其中90%以上为 热能。 制动器摩擦副工作时所受负载较高,吸收的能 量较大,制动产生的摩擦热会导致摩擦副温度急剧 上升,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4 。其中,制动盘作为 主要的受载对象,在大负载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最容 易发生变形(主要有制动盘的翘曲和厚度上的变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主轴制动器摩擦副与实 物1:1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分 析机械应力对制动盘的影响;建立制动盘三维瞬态 传热模型,分析确认该模型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相 关参数和边界条件,采用热力耦合的方法模拟得到 制动盘的热应力场 一’]。对制动盘的机械应力场与 热应力场进行对比分析 J,找出其失效的主要 收稿日期:2015—01—24。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2014BDH80021);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C2014-S017)。 作者简介:刘莹(1957一),女,教授,博士,ly!ng@ncu.edu.cn。 136,141. 引文格式:刘莹,王珊,罗院明,等.风电主轴制动器制动盘的应力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5,37(2):132— ・l36・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5焦 区,呈现等值环带状分布。在整个制动过程中,制动 盘周向上等效热应力分布较均匀,而径向上分布不 均匀,最高热应力随着时间的增加先逐渐增加,在7.9 器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风机主轴制动器在紧急制 动工况下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并对两者进行了比 较,研究了制动盘失效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O O S左右,热应力达到最大值289 MPa,接近温度最大值 出现的时间,之后热应力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通过提取制动盘摩擦区厚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 节点,分析其等效热应力的时变特性,如图5所示。 可知,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制动盘的表面。 4 0 0.18 C0.12 狡冲 0.O6 O.o0 0 2 4 6 lO l2 l4 时间/s 图5 制动盘不同厚度处节点时变曲线 Fig.5 Curve brake disc thickness at different nodes 取制动盘表面不同半径处节点分析其等效热应 力的时变特性,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制动盘摩擦 区内节点热应力明显高出非摩擦区节点的热应力, 且呈现锯齿状波动,表明此区域承受循环热应力作 用,易产生热疲劳。值得注意的是,r=0.36 m处的节 点承受的热应力最小,而其外侧r:0.40 m处节点承 受的热应力较大,因此在r=0.36 m到r=0.40 m此 环带内应力差最大,最易导致材料变形,使制动盘产 生翘曲、裂纹等破坏或其他失效形式。 热应力的最大值大于机械应力的最大值,因此 热应力是制动盘产生失效的主要因素。 0 较 U Z 4 6 lU I2 l4 时间/s 图6 制动盘表面不同半径处节点时变曲线 Fig.6 Brake disc surface curves at different radius node 4 结论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风电主轴制动 1)制动盘上的机械应力呈左右对称分布,且在 制动盘螺栓螺纹孔处有应力集中,机械应力的最大 值出现在最外侧的螺栓孔处,达到41.84 MPa,明显 小于制动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对制动盘的变形和制 动失效影响不大。 2)制动盘上热应力主要集中在摩擦区域,最高 值达到289 MPa,且热应力在径向上分布不均,在摩 擦区内侧与非摩擦区过渡环带内应力差最大,此处 极易导致材料失效,影响制动安全性。 3)制动盘的机械应力与热应力相比,前者远小 于后者。由此可知,热应力是导致制动盘变形和制 动失效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任清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和技术原理[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刘卫.风电机组风轮直径确定的方法[J].风能,2013 (3):96—100. [3]LEE S Y.Temperature and coning analysis of brake rotor using na axisymmetric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J].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2007,49:129— 137. [4]王新波.风电制动器的热一结构耦合分析[D].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10. [5]刘莹,胡育勇,任奇锋,等.基于ANSYS汽车盘式制动 器温度场和热应力数值模拟[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 版,2013,35(3):276—280. [6]高鸿翔,王小飞.盘式制动器压力分布状态研究[J]. 机械传动,2014,38(9):39—42. [7]黄健萌,高诚辉,林谢昭,等.盘式制动器摩擦界面接 触压力分布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7,28(3):297 —302. [8] YEVTUSHENKO A A,GRZES P.Axisymmetirc FEA of temperature in a pad/disc brake system at temperature- dependent coefficients of firction and weaF[J].Intema- 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2, 39(8):1045—1053. [9] 王少衡.盘式制动器中热问题的研究概况[J].机电产 品开发与创新,2008,21(4):47—49. [9] 杨月.高速列车SiCp/A356复合材料制动盘热疲劳评 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1O]杨世铭.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宋涛.盘式制动器应力场与温度场多场耦合的数值模 拟[D].南昌:南昌大学,2014. (下转第141页) 第2期 张华,等:床椅分离式多功能护理床的抬背机构设计及其仿真 ・141・ 通过MATLAB绘图比较可以发现,当推杆以匀 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需求,完成机构设计,有助于护 理床的后期研发。 速运动时,床板的角加速度变化率较小,此时从人体 运动学需求考虑,这种速度变化下的抬背运动,患者 使用时,只会在t=2 s前稍有不适,2 s后基本趋于 平稳;而当床板以匀角速度运动时,推杆的线加速度 变化很大,此时电动推杆的控制量设置比较难,而且 运动控制很不稳定,从人体运动学及护理床整体结 构的稳定性需求考虑,选择电动推杆做匀速运动这 参考文献: [1] 邓志东,程振波.我国助老助残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发展 现状调研[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9(2):20—24. [2] 张建国,张渤海,薛强.新型护理床的起身机构设计与 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9):l9—2O. [3] 张东,谢存禧,吴剑.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 开发[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6):21—25. 种驱动方式作为可分离式多功能护理床的运动驱动 方式更为合理。且在t=20 s时,杆l的角度 可以 达到51。,此时通过机构图1中方案3可以分析知, [4] 陈长秀.基于matlab的曲柄滑块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J].轻工科技,2012(1):29,77. [5]胡木华,刘静华,陈殿生,等.床椅一体化多功能护理 床:实现卧床老人生活自理的梦想[J].机器人技术与 应用,2013(2):42—46. 床板转过的角度为8O。,符合护理床设计要求。因此 该设计方案可行。 3 结语 该床椅分离多功能护理床抬背机构的设计,结 [6] 白建军.多功能护理服务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南 昌:南昌大学,2010. 合人体构造,并充分考虑护理床整体布局和功能需 求,经分析对比,采用合理的机构构型,运用SOLID— WORKS建立三维模型。基于机械原理对机构进行 [7]姜生元,胡艳娟,李建永,等.智能化多功能电动康复 床的研制[J].机械设计,2008(5):61—62. [8]姜茜,刘静华,陈殿生.基于“逐层深入”系统的e—Bed 运动计算,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抬背机构运动状 态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可知,推杆以匀速运动 时,抬背机构的运动方式更符合人体运动学及护理 功能定位与创意构思[J].图学学报,2013(3):85— 89,105. (上接第136页) [12]林谢昭,高诚辉,黄健萌.制动工况参数对制动盘摩 擦温度场分布的影响[J].工程设计学报,2006,13 (1):45—48. 2007,30(7):801—804. ical [15] FRIEDRICH K,FLOCK J。VARADI K。et a1.Numerand finite element contact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real [13]黄健萌,高诚辉,唐旭晟,等.盘式制动器热一结构耦 composite-steel surfaces in sliding contact[J].Wear, 1999,225(4):368—379. 合的数值建模与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8,44 (2):145—151. [16] 袁强.盘式制动器的热结构耦合分析及振动模态研 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14]金晓行,刘小君,王伟,等.摩擦制动器温度场的研究 现状和展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