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课课练】课外诗词八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七年级上——

课外诗词八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遥〖 〗怜;

2.应傍〖 〗;

3.芦〖 〗管。

【答案】1.yáo;2.bàng;3.lú。

㈡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B.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C.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答案】D.

㈢文学常识填空。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世称________。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________”,同为盛唐___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

2.《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

【答案】1.岑参;唐;岑嘉州;高岑;边塞。2.李益;唐。

【感知探究】

㈣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强欲登高去强:________

2.应傍战场开傍:________

3.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________尽:________

【答案】1.勉强;2.靠近3.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3.全。

㈤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答问题。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写了________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这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词可以看出。

【答案】重阳;九日;登高;酒;菊。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㈥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答问题。

1.《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中“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案】营造了边塞荒凉、凄清的环境氛围。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怀的哀愁。

㈦背诵古诗,默写填空。

1.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用典故表现旅途凄凉萧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

人民的同情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边塞月夜独特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征人月夜闻笛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人送酒来;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㈧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思吴江歌

文 |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

【答案】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作者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