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来源:化拓教育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初次拿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并没有极大的兴趣去读。因为觉得很多管理类的书籍,通常都是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看得人难免有些昏昏欲睡,读完以后更是似懂非懂,实际却又似乎用不到。而且我认为管理者,必然有着其他人没有的一种天分、一种特殊的才能,并非这些理论知识可以造就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读了第一章之后,我很快的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书中用浅显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不一样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不仅是企业、政府的管理者所需要的,对教师,特别是管理层的教师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德鲁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他是推动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严肃科学的先驱,是现代“管理丛林”中经验主义管理思想流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德鲁克教授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让管理者自己管理自己,使管理者本身变得更加卓有成效,而不是如何管理别人。并且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要做到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它是后天可以学会的,作为一种习惯保持下去的。比如书中讲到的“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些论述,让我对管理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共有8章内容,书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完整的逻辑,即成果决定一个组织的命运,而决定成果的主要因素有:组织外部的机会,组织的有效决策,发现、发挥人的长处。最终这些因素都由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来决定。那么怎样做到有效呢?书中提出了五种方法:合理利用时间、注重贡献、要用人之长、要以事为先以及有效的决策。这五种方法其实是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讲到的,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要实际、长期的执行时,却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领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它们

的内涵,最终把有效的管理自己当作一种习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一些感想。

首先,合理利用时间。时间是工作的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不能够被其他资源完全替代,对工作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设计一堂好课,思考课上的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与学生、同事的交流等都不是几分钟能够完成的,需要较长的、连续的时间。而我们有时会将很多事情集中起来,在一天之内非常的忙碌,这并不代表工作有成效。会管理、利用时间的人会恰当的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率先到达目的地。因此,要能够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成效,就需要合理的利用时间,而不是随意消耗时间。

合理利用时间的前提必须是诊断时间,也就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每个时间段都做了哪些事情。我们能够记得昨天做了什么,可能就记不清楚上个星期的这一天做了什么事情。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记录。这样连续两三个星期之后就可以由此剔除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了。比如课间用在了闲聊上、午休时间却浪费在了消遣上等等,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坚决去掉,恰当的集中零散的时间去做重要的、比较费时的工作,而且必须长期的坚持下去,对于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不能一劳永逸。

其次,注重自己的工作贡献。我想教师的工作贡献和其他工作贡献有些不同,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质——直接培养人的的劳动所决定的。德鲁克说: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它告诉我们重视贡献,就能突破教师工作本身,有所成效。那么要想有所贡献,需要以事为先,采用有效的决策。工作中把精力都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去,先做重要的事情,要注重将来、注重机会、把握方向、有新意。例如在教学中多思考,多问问自己,这样的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他们需要的知识吗?这样的课堂讲授能够准确的达到课程目标吗?如果不能够做到,会对学生的实

际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课堂上还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这样让自己着眼于效果,而不仅仅是“方法”和“完成”。

德鲁克教授还有一句话:“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这句话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师工作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前进。身为教师注重贡献,就能够不被自己的专长、技术所限,能够超越自身能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教师不是独立的个体,每天都会和学生、同事等其他个体随时随地的产生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感到轻松、心情愉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德鲁克说: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发掘人的长处,并设法使其长处发挥作用,共同完成任务。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态度问题,是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种尊重。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去分工合作,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战斗力更强,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发现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总是想着别人的缺点刻意回避和某个人的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彼此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整个学校的工作才能得以卓有成效。

德鲁克教授的这本书首版于1966年,其中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仍然适用于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让我明白,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都是管理者,管理者只有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才可以去影响他人,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做到卓有成效,那么就算是一群平凡人,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想法,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理念及现实案例,值得我去反复品读、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