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配合中药贴敷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0PATH Sept 20 1 3.Vol 2 1 No 9 中药熏洗配合中药贴敷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 张德丽 王平军 ,1.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57000、 \2.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 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是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致 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在国内仍属难治之症。近年 来,笔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中药贴敷法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6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最小l7岁,最 大7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O年。 诊断标准l_1]: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关节肿胀 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 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X线检查:重点受 累关节具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现。 治疗方法 熏洗中药组成:威灵仙30 g,川I乌头15 g,草乌头 15 g,川芎30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乳香15 g,没药 15 g,艾叶30 g,木瓜30 g。熏洗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 6 000 ml,先浸泡60 min,煮沸,改文火煎15 rain后,置患 肢于药液上方熏蒸,待水温降到适宜温度,即以药液淋洗 或浸洗患处浸泡30 min。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 贴敷中药组成及用法:白僵蚕10 g,白芷10 g,全蝎 10 g,细辛5 g,蜈蚣3条。诸药共研细末,晚临睡前撒 风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每日1次,连用10 d。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 复正常,主要试验指标(ESR、抗“O”、RF)正常。显效: 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 参加正常工作,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效:主要 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明显进步,生 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 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结果:治愈37例,占56.92 ;有效22例,占 33.85 ;无效6例,占9.23 。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归为“痹证”范畴,以肌肉、筋 20 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9月第21卷第9期 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 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目前临床上仍属难治之证。中医 认为是因体质素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 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 而发病。笔者认为,其病机是经脉中的血气或津液痹阻 不通。因此,通络活血是治疗痹证的总原则。熏洗药中 威灵仙性温,味辛、咸,通行十二经脉,其性走而不守,有 祛风通络、除湿止痛、逐饮消积、行气化滞之功 ;伸筋 草、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川乌头、草乌头味辛,性 大热,能入骨搜风,通行十二经脉,温经散寒止痛;木瓜 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功;川芎、乳香、没药性温,味 辛,辛香行散,性善疏通,能散能升,上至巅顶,下行血 海,旁达四肢肌肤,走而不守,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良 药;艾叶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熏洗时由于热能的作用, 促进皮肤黏膜充血,扩张毛孔,药物通过扩张的毛孑L渗 透肌肤,起到止痛、消肿作用。贴敷药中全蝎熄风通络, 散结止痛;白芷发表祛风、消肿止痛;白僵蚕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蜈蚣祛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细辛发 表散寒、祛风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僵蚕、白 芷、全蝎、细辛、蜈蚣均具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诸药 合用,共奏温经除湿、祛风通络、解毒散结、化瘀消肿、活 血止痛的功效,从而除邪祛病,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 促使阴平阳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需长 时间服药,且所服药物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采用 中药熏洗加中药贴敷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避免了服 用多种药物对胃、肝、肾的损害和毒副作用。本疗法效 佳价廉,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52—353. [2]朱淑梅.中药口服加熏洗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 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8. (收稿日期2013-03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