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基本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基本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开始建造新校区,基本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成为了重点。笔者根据在高校多年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基本建设;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的加快,高校现有的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已远远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高校开始建设新校区,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投入的大量资金。在新形势下,如何高效率的对新建工程进行管理,如何把正确的管理办法很好的使用在基建工程中,已经成为摆在每个高校基建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作者结合多年基建工程管理实践,分析了当前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1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高校基建规模在逐步扩大,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得高校基建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不少问题主要源自高校对基建工作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上的不规范等。具体分析有以下原因:
1.1 对基建计划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
国家为加强对基本建设的宏观控制,对各单位基建年度计划都规定了相应的审批程序,经批准的年度计划要严格执行,如因特殊情况变更计划的,应重新申报审批。有的高校对基建年度计划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有的因资金不到位、建设场地无法及时清场或前期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等原因;也有的因项目需提前完成、提高了工程标准等原因造成超计划投资等等诸多现象。
1.2 法规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基本建设方面的法规比较健全,从项目立项、设计及其变更、概算、预算、开工前各种许可证的办理、招投标、开工条件,到施工、监理、签证变更、工程结算、结算审计、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入账、基建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等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高校基建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些法规都是熟知的,但由于某些管理人员法规意识淡薄,遇到一些客观原因而违反法规。
1.3 基建管理不规范
一般来说在高校中从领导到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职责,特别是高校基建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有些高校管理很不规范,上道工序未完成,下道工序照样做。如未立项、未办许可证、资金未落实照样开工,未经审核就结算,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不监督隐蔽工程,导致结算时缺乏依据,结算审核人员不到现场,不检查签证,或不仔细审核,导致结算审计时审减率高。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因素日益严重,岗位职责不明确,少数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特别是个别高校基建部门存着随意管理的思想,结果导致管理的混乱。
1.4 少数基建高层管理人员蜕化变质
高校基建部门负责人任务繁重,责任更是重大。但因基建投资数额大,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他们往往会被少数心怀叵测的建造商拉拢、行贿。人们会经常把基建部门负责人比为“常在河边走的人”。个别分管基建的领导、基建部门负责人因一时贪念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他们之中也不乏中共党员。这些人的蜕化变质,从其主观上讲是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而追逐私立,从学校来讲则存在教育督导不够,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和督察力度不强的问题。
2 进一步完善高校基建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基建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1)基建工程、零星工程和较大数额的修缮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管理工作,高校可视情况成立一个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负责人组建,共同管理。抓好招投标工作,要切实做好细致的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通过严谨的制度、严格的程序和正规的标书,选择真正合格的施工队伍进入学校。基建部门要密切与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合作,做好前期调查了解工作,再通过投标设置条件,把那些以前损害过高校建设的队伍,例如工程质量不达标和施工管理不到位的队伍拒之门外。
(2)建立健全相应的基本建设的有关各种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并实行内部控制制度。使基建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并严格实行高校经济责任制。较大型的基建工程实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制,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只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的建设,就可以把高校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规或违法犯罪现象“止之于始前,绝之于未形”。
(3)要抓好工程变质和现场签证工作。这项工作最容易出现问题,有的施工单位在招标时以不可思议的最低价中标,就是看中了这个环节大有文章可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在进行项目决策的时候,要对项目的规模、定位、功能、设备和档次等进行慎重的研究,一旦作出决定,就不要随意要求基建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变更和修改。基建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发挥专业的特长,为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提供合理的建议,不能随意决定变更和现场签证。如果确实需要变更和现场签证,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对程序、权力、认定等进行规定,不
能将决定权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
(4)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设备、材料采购环节。这个环节在合同中往往规定得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必须加以重视。要尽可能在合同中细化设备、材料采购事宜,规范操作过程。二是,工程款支付环节,这个环节容易被忽视,其实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施工单位为了尽快拿到工程款,往往会想各种办法给好处。因此,高校必须在按时拨付工程款的问题上,有详细的规定,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5)对完工的基建项目实行竣工决算审计工作,有条件和能力的部分高校可对工程实行审计和跟踪审计工作,逐步达到对基本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开展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更好地监督学校执行基建程序,实施过程监督,控制工程造价。
(6)加强对基建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基建职能部门干部的素质,并实行经济责任制和轮岗制度。要筑起牢固的道德与纪律、法律防线,自觉抵制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侵蚀。基建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一些敏感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认真履行高校基建管理职责。
3 总结
总之,高校目前处于基本建设的高峰期。学校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对本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加大基本建设方方面面制度的管理,强化法制观念并依法办事,确保高校的基本建设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宇.对高校基建管理工作问题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8.
[2]晏育松.论高校工程建设管理[J].江西测绘,2007.
[3]赵建伟.高校基建工作社会化问题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l0,1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