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思考
农村学校教育该走向何方贾莉莉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教体局,河北承德067200)
面对农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的尴尬局面,对比一线城市的教育发展现状,作为教育人的我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农村教育究竟该走向何方?
一、找准方向——做接地气儿的农村教育
所谓“舶来品”就如淮南之橘一样,我们总想要把北京十一中学等学校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农村来落地生根、开会结果,但我们很快发现那只是个梦想。农村学校的发展还是应该因地制宜。要善于发现本土优势资源,我们有青山绿水、有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做亲近大自然的生态教育;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形形色色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做亲近生活的民俗教育、民间艺术教育……所以,只要我们接足地气儿,选准发展方向,农村学校的发展就大有可为!
二、不竭动力——打造有生气的课程体系
课程要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因此,课程凸显服务性,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1.进行学科课程整合、重构。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考试学科内容的微调、学科教学模式的特色化形成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实现以学科文化内涵促提升的育人目标。
2.艺术类课程拓展“欣赏与传承”模块,致力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和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3.跨学科整合道法、心理、综实等课程,致力于创造体验式、参与式育人模式。
(二)德育课程活动化
我们的德育课程教材绝不能是文本和故事的堆砌,要包含人格养成活动课程和生活技能养成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文字中进行德育教育,要让教材成为学生的活动手册,让学生在教材的启发下创造活动,体验生活,感悟道理。
(三)社团课程多元化
社团课程首先要内容多元,我们要挖掘课程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技能与文化相融合,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其次要充分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邀请家长义工和爱心助教进校园,淡化和减少师资不足的问题。
(四)课程之间交融化
各个课程体系之间不应该是相互孤立的存在,而应该互为交融、互为补充。例如在学科课程和人格养成活动课程的融合中可以以人物认识为主要线索,不仅认识优秀人物的专业成就,也受到伟大人物的品格影响,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课程经纬交错,形成立体的课程育人工程。
总之,农村学校的发展可以有国际化的视野,也必须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我们的农村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能独立生存的有着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4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思考孔 宏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镇第六小学,广东肇庆526400)
摘要: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软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学生要多读一些经典的传统书籍,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硬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也不甘落后,也在以迅猛的速度不断发展。*总书记也曾说过:“保留书本中原有的中国文化是相当有必要的,比融入很多外国元素有用的多”。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更要从小学生抓起。
一、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书籍
语文是一门比较注重文学素养的学科,同时也贵在领悟。所谓领悟,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好词好句,还要读懂它其中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代教育中,小孩从识字开始就注重文言文的阅读,讲究的都是古法阅读。然而自民国以来,文言文就被慢慢简单化,成为我们现在接触白话文。虽说白话文更易于小学生阅读,但在文言文翻译到白话文的过程中,也对文中的含义做了很多变化,导致现代学生阅读经典有时会存在一种误解。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没有必要完全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反而可以通过简单阅读了解其中大意,在之后的生活中慢慢理解,有了简单的理解在去阅读经典,这样的阅读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二、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想要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渠道。那么,如何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呢?这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所以,笔者以这一方面为出发点,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在讲述《山海关》一课时,将山海关与传统文化中的气节进行结合:首先,通过地图了解山海关的具体位置,接着再对山海关的位置和东北地理位置进行详解,由此引出传统文化中的气节。由于《山海关》一课是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历史知识,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多少是会有些了解的,所以很容易就能理解山海关的位置与气节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经典。
参考文献:
[1]国君龙.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探究式渗透之思考[J].才智,201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