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2)

来源:化拓教育网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2)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舱门 轨迹 参数 迎风召展 B.映衬 备受 沸腾 白手起家 C.绽放 风彩 凌波 一丝不苟 D.揪紧 浩瀚 观查员 轻巧灵活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发展在中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引发全球瞩目,互联网“中国模式”正在海外市场被快速复制和传播。

B.董卿的《朗读者》除了书稿写得感人外,新书的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尝试使用AR技术,实现了文本与节目视频的无缝结合。

C.取消奖牌榜,无论是各省区市代表团还是运动员个人,才能放下心理包袱,回归体育本身,放手拼搏。

D.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热播,“法治”二字强烈引发社会各界共鸣,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热情。 3.昆虫记是一部(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进新建的学校的实验大楼,我真是大开眼界。(语序不当,第一分句改为“走进学校新建的实验大楼”)

B.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可是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略加”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C.环境的影响,癌症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日益”不能修饰“增多”) D.他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表达技巧,在文章中表达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修饰语不当,“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

5.结合文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二、名句默写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7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⑵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⑷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度过长江。( )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妨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3)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机中。( )

(4)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绝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四、诗歌鉴赏

8.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C.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个句子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10.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隐天蔽日(______) .(2)素湍绿潭(______) .(3)属引凄异(______) .(4)沿溯阻绝(______) .

2).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疾也 以钱覆其口 ..B.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C.自三峡七百里中 心远地自偏 ..D.春冬之时 居天下之广居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郦道元的《三峡》中都引用了猿猴的叫声来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请简析二者感情色彩是否相同?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女情缘 朱会鑫

林静是一个跛足女孩,周末放学,她看见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她走过去,腼腆地对司机说:“师傅,我想坐您的车。就一站地,行吗?”林静言辞恳切,司机同意了。

车子没走多远,她忽然红着脸说:“师傅,我只有三元钱,就坐半站地吧。”郝师傅从后视镜里看着林静,笑着说:“够了。你是第一次坐叔叔的车,叔叔今天给你打六折。”

林静在公交站下了车,深深鞠了一躬。郝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酸楚。 那一日,林静背着比往常更重的书包上了郝师傅的车,她心事重重地说:“师傅,我已经毕业了,这是最后一次坐您的车了。”

郝师傅( )说:“我知道,我希望你以后还能来坐叔叔的车,今天叔叔送你回家!” 郝师傅把林静送到了家门口。然后捧出一只弥勒佛储蓄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希望你笑口常开!”

林静接过礼物,朝着郝师傅鞠了一躬。看着林静一瘸一拐地走进居民小区,郝师傅失神地愣在那儿。 十年过去了,这天,郝师傅正擦着车,忽然听到电台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有人在找他!郝师傅和电台联系后,见到了寻人者——林静。初见之时,郝师傅已经不敢相认。林静向郝师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林静的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逢周末放学,父亲都会开车接她回家。那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父亲的车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父亲当场身亡。

回到学校的林静,周末放学时,会习惯性地在校门口张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父亲生前开的那辆出租车就停在路边,她觉得父亲又来接自己了!

从此,林静每星期都省下三元钱,为的是在那短短的一站地享受重拾父亲的温暖。郝师傅听了鼻子一酸。

林静从手提包里拿出弥勒佛储蓄罐:“您知道吗?这些年它伴我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十年前我把愿望储存在这里面,现在终于找到您了……”

“哦,”郝师傅似有所悟地说,“叔叔也把自己的愿望装在这罐子里了,当时希望你能打开看看,然后给叔叔回复呢。”

林静闻言,急忙将储蓄罐口朝下摇晃了好一阵子,倒出一张纸条和一个折叠的纸片。 郝师傅和林静( )分别拿起了纸条和纸片。

郝师傅凝神一望,只见纸条上写着两行娟秀的小字:郝师傅,我可以喊你一声爸爸吗?希望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时,我能成为你引以为傲的女儿。

林静( )展开纸片,是张存款单!存款单背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孩子,这是你这几年坐车的钱和我女儿生前的零花钱,看到你,我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女儿,你愿意做我的女儿吗?

郝师傅和林静霎时泪眼模糊,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一起,林静把头伏在郝师傅的肩上喃喃地呼唤着:“爸,爸爸……”一时间,郝师傅哭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6.1)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默契地 郑重地 伤感地 B.郑重地 默契地 伤感地 C.伤感地 默契地 郑重地 D.默契地 伤感地 郑重地 2)画线句子中林静两次给郝师傅鞠躬,融会的情感有何异同? 3)林静身残却懂事,通读全文,请简要地概括出她懂事的一些表现。 4)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5)文中写林静从储蓄罐“倒出一张纸条和一个折叠的纸片”的情节,有何用意? 12.阅读“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回答问题。

1)选文中“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的“在当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的话,分别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中的“设计”指什么?

4)选文中哪一句话对赵州桥的特点及其意义作了总结? 七、语言表达

13.愚公最后借助神的力量解决了困难,那么,如果是在今天,愚公该如何做这件事情较为妥当呢?请你发挥想象力,为愚公设计一个方案。 八、作文

14.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着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________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书写规范,字迹工整;④不得抄袭、套作,有真情实感;⑤语言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5.D 二、名句默写

6.⑴伤心秦汉经行处。⑵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⑶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字词书写

7.(1)度——渡 (2)妨——防 (3)机——击 (4)绝——决 四、诗歌鉴赏

8.1)(1)“烽火连三月”,战火已经持续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诗人流落被俘,被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无奈之情。(2)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曲。“感时”“恨别”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此联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D

五、文言文阅读 9.1).C 2).D 3).C 4).B

10.1). (1)遮挡 (2)白色的 (3)连接 (4)逆水而行 2).D

3).(1)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4).两者的感情色彩各不相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后遇赦的愉快心情;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实际上是在衬托三峡秋天的悲凉。 六、现代文阅读

11.1)C

2)相同:都表达对郝师傅的感激之情;不同:第一次是感谢郝师傅为自己打六折,第二次是感谢郝师傅送给自己弥勒佛储蓄罐的礼物。

3)因为钱不够,提出要坐半站;下车后为给自己打六折的郝师傅鞠躬;毕业之前将不能坐车的心事告诉郝师傅;接受郝师傅礼物时鞠躬;分手十年后寻找郝师傅。

4)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抒情,表达了压抑于林静内心的强烈的情感,希望能够实现十年前的愿望——与郝师傅成为父女。

5)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纸条和纸片是郝师傅当年赠与林静储蓄罐时已经有了成为父女的想法,今天成为现实,不至于来得太突然,在情理之中,毕竟好事多磨,终于实现。

12.1) 不能去掉。“在当时”一词是对时间的限制,用在这里,表示赵州桥的大拱在它的建造年代是世界上最长的,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赵州桥的大拱在现在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 引用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设计精巧,制造奇特;引用张的话说明赵州桥造型优美。 3)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4)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七、语言表达

13.示例:修一条盘山公路直达自家门前。尽管工程量大,但毕竟比移掉太行、王屋两座山要容易得多除了自身的力量,愚公还可再寻求点外援,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估计有几年的时间就可以竣工。等交通方便了,可以考虑买一辆车,届时不仅可以直通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恐怕全国各地都能到了。 八、作文 14.参考例文 为青春着色

青春的结局早已写好,但青春的色彩还是我们填充。––题记

青春好似一辆呼啸而过的火车,坐上去,沿途或姹紫嫣红,或荒芜无色,唯有奋斗,才能看到尽头多彩的曙光。

初中三年,是我着色青春的旅程,是我拼搏梦想的岁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入初中,青涩朦胧,面对离开家的不舍,面对学习方法的转换,面对相见不识的孤独,我手足无措。一个人喜欢在操场仰望那四角天空,夜幕下灯火微明,冷风轻拂。渐渐的,学会了独立,学会了照顾自己,一步步的探索学习方法,追求学习效率。同学之间开始熟络,嬉戏打闹,天空的深蓝,灯光的微黄是我初一的颜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步入初二,学习压力加重,稍不留神,考试便是万丈深渊。天微亮时,踩着清晨的微风,踏着天边的鱼肚白,满怀志气走进教室,朗朗读书声,瑟瑟笔画声。晚自习下,头顶黑布,繁星闪烁,脚踩跑道,树影摇晃,泛白或漆黑,是我初二的颜色。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奔跑在初三的跑道中,一刻不放松,争分夺秒,只为中考。有人问我,何必这么拼?拼搏,是为了对得起未来的自己,不至于在回首往事时,因碌碌无为、终日浮沉而悔恨。是为了在明年六月听见鞭炮齐鸣,看见大红喜报,让世界为我着色。让我的负担变成礼物,将我受的苦,照亮未来的路。鲜红,是我初三的颜色。

三年初中的旅程即将结束,无论结局如何,或明亮,或黑暗,青春已是光彩熠熠。

坐上青春的单程火车,用奋斗书写结局,用拼搏填充颜色,载着梦想与希冀,缓缓驶向远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