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下 电力系统通信电源维护及管理 樊兴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青海省西宁市810008) 【摘要】电力系统通信电源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通信电源的工作和管理质量同电力系统的通信质量是直接挂钩的。因此, 电力系统通信部门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电力系统通信电源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维护,为电力系统的通信顺畅和电网的安全 运转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实际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简述了日常工作中电力系统通信电源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技 术、管理和维护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关键词】通信电源;蓄电池;维护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4222(2014)24—0162—02 l引言 通信电源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电力 要维护和管理.在电力系统通信工作规程中就对蓄电池的使 用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而在实际的维护和 系统通信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通信电源一旦出现 故障就必然会导致电力系统通信中断,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 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电力系 管理工作中,由于_T-作人员的疏忽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很大一 部分的通信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执 可靠运行。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和维护通信电源, 行操作。2.1蓄电池日常维护 经过不断的工作实践证明.投入运行后的蓄电池维护工 统通信电源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在电力工程基 建项目、设备运行维护和工程大规模修改造工作中对通信电 作只要做到以下三点要求,就基本可以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转: (1)由于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对使用环境温度要 源管理和维护工作重视不足:未能有效组织相关的人员班组 对通信电源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现代 求较高,高温对其正常工作有着较大影响,长期处于高温的工 作环境中不但会降低蓄电池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加快其老 通信电源认识不足.存在电力系统通信电源是“免维护电源” 的理解误区:电力企业对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资金投入较 化速度。因此,在蓄电池日常维护工作中要保持通信机房的室 避免高温影响。 少.经常出现管理和维修经费不足等现象 由于以上几点原 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下,因,导致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重视,因 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依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通信电 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2)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一般要控制在53.5~53.8V之间,浮 充电压低于53.5V就会使得蓄电池处于一种缺点状态,会严 重损害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浮充电压高于53.8V则会容易导 致蓄电池出现故障,甚至导致蓄电池永久性损坏。除此之外, 在蓄电池使用和维护工作中.还需注意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 电流变化。避免出现大电流快速充电或者电池过放电等现象。 (3)要加强对蓄电池日常使用的维护工作,尤其是蓄电池 的接线柱头保护,必须对所有的接线柱头涂抹凡士林进行保 2蓄电池的维护和管理 蓄电池是电力系统通信设备的备用电能.在电力系统通 信设备的供电出现异常时,蓄电池是保障通信顺畅的重要保 障设备。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蓄电池虽然不为通信设备提供 电能。但是蓄电池与电源模块是并联运行的,在供电的主要设 备整流器工作中可以降低直流系统中干扰电压并且起到平滑 滤波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其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在一 些没有配备和使用柴油机等备用发电系统的电力通信部门 中.蓄电池所发挥出的作用和效果更为明显。如果在日常运行 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维护和管理蓄电池,就可以在一些突发或 护。另外,在使用和维护工作中还需留意观察蓄电池的外表和 形状.一旦发现蓄电池出现裂缝、变形和漏液等异常现象,必 须立刻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对出现问题的蓄电池进行维修处理。 2.2蓄电池的容量和质量判断 蓄电池的容量和质量测试和判定一直是困扰通信电源维 者关键性时刻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现代通信系统中,大多数 通信部门都是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这种蓄电 池的推广和使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通信部门工作人员 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但“免维护电源”并不就是真的不需 护和管理工作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市面上尽管有着很 多种蓄电池的测试仪器,但是经过实际的使用可以发现,其中 很大一部分测试仪器都不能准确可靠地对蓄电池容量和质量 进行检测和判定。蓄电池测试仪器检测出来的数据尽管达到 验的专人专职: 在线产品油的色谱检测,其频率为每年一次,有条件的再加大 频次,其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变压器套管故 (4)装配工序:末屏引线焊接到末屏端子交由较好焊接经 验的专人专职: (5)检测工序:加强监测产品的局放,同时提高对末屏的 耐压和绝缘电阻测量的认识。 障酿成经济损失及重大事故。 收稿日期:2014—11-19 作者简介:秦晓丽(1966一),女,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火 力发电企业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任副总师兼生技部主任。 7结论 根据理论知识、制造经验和故障教训,建议使用方加强对 i潮津 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