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本刊记者○
福清市融城地税分局纳税申报大厅开展“满意在地税、情暖纳税人”活动,征收人员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税务干部的风采。
一天早晨,开水果店的纳税户刘某拿着龙卡到纳税大厅质问,声称:龙卡的存款5月份被地税局多划走了252元,要求地税局予以赔偿。办税大厅的征收科长耐心地劝其冷静下来,并让坐倒茶,接着,又让征收人员细心地查看了他所持的龙卡及近几个月的完税证、建行刷卡对帐单,发现存折上打印显示,5月9日,该户龙卡被划走252元有两次,而5月9日对帐均核算正确,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核对才能查明。于是,征收人员开始了纷繁复杂的核对工作,他们先是从福州建行储蓄卡部传真来的5月9日该龙卡的资金去向单据中寻找,确认这两笔款均是流向我们的帐户之后,又从已经存档的5月9日的几百张建行对帐单里找出所有金额为252元的单据,经过一番查找,终于发现一笔签名为“何
艳”而储蓄卡号却属于刘某的对帐单。税务人员据此判断:由于刘某没有在储蓄卡上签自己的名字,同时又将储蓄卡的密码写在卡上,在征税高峰期时,卡极有可能被人冒认而导致存款被挪用。查明原因之后,在有关专管员的配合下,又将何艳通知到融城地税分局,经细心劝说之后,终于让其将252元钱退还给刘某,整个过程用了三个小时。刘某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当他得知是自己错怪了地税局征收人员,而他们却如此热情、耐心地让这笔款失而复得时,便满脸通红地又是道歉又是道谢。事后,这位纳税户逢人便夸:“融城地税局开展满意在地税、情暖纳税人活动是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我算服了!”
建阳市国税局陈宏同志三年坚持资助
融城地税分局申报大厅全体人员就是这样以始终如一的严谨工作作风让纳税人体会到一种亲和力,这儿的税务人员都有一个心愿:以自己的默默奉献,优质服务,为集体增一份光彩。每日面对数不清的面孔,虽然有时会因为被误解而受委屈,可他们表现出来的,却永远都是税务工作者的一种宽容、一种坦然、一种自信。
优质服务 以情感人
◆当一天本刊记者 李其官 林晓岚
店在深山沟 主动纳税款
◆当一天本刊记者 黄跃进
在南安市灯埔村,人们称赞黄则土是个主动纳税的模范。
灯埔村地处梅山北面,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黄则土的杂货小店开在一个极为偏僻、很不露眼的地方。税务部门也从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店铺。由于店小营业额不多,黄则土所负担的税收也不是很多。有的邻居对老黄说,你店小,也不在乎你几个税钱,你还是别为难自己。老黄则想,自己的店虽然开在深山沟里,税务部门也没叫自己去纳税,但自己作为一位公民,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再说,国家那么大,你不纳税,他不纳税,那国家财源哪里来,的费用不就很紧张了。于是,每到月末,他都对当月的营业情况进行盘点,依据自己的营业额,主动把该纳的税款拿到距离村子七、八里远的税务部门交纳。
不久前,当地普降暴雨,南安北部由于受到大暴雨的袭击,山洪暴发,把灯埔村的桥、路全部冲毁。此时正遇上老黄要去交税的日子,可是由于被洪水阻隔,他又无法按时到镇上去交税,老黄心急如焚。这时刚好有一个邮递员骑着摩托车,转了好几个村才到灯埔,老黄见到邮递员如遇到救兵,赶紧把当月的税款交给邮递员,让他捎到镇税务所完税。
一位贫困学生从小学跨入中学,在建阳市国税局传为佳话。
1994年5月,陈宏同志积极响应团的号召,为希望工程献上一片爱心———捐助300元,并与老区、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府谷县黄甫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洋同志结为对子,帮助她度过了由于贫困导致辍学的危机,背上书包,重返校园,使一个失学的孩子又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三年来,陈宏同志从不间断地为刘洋同学寄上学习资料及用具,每逢新学期开始,他总忘不了汇上50—100元的学费,逢年过节还寄上现金或物品,为贫困学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他平时利用工作之余经常写信询问刘洋同学的学习情况,鼓励她克服困难,为将来建设好家乡而好好学习,快快成才。刘洋同学在他的关心帮助下,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并顺利考进黄甫中学。长期以来,陈宏同志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了刘洋同学,而且在精神上也给予这位贫困学生以极大的鼓舞。
陈宏同志的义举为建阳国税局学习雷锋活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
当一天本刊记者 谢 瑛
三年坚持献爱心贫困学生返校园
31
本栏责任编辑 陈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