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DDC试桩

DDC试桩

来源:化拓教育网
《DDC法—孔内深层强夯法》

作者:贺振山 时间:2009-4-1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推荐标准CECS 197:2006《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自2006年4月1日施行以来,“孔内深层强夯法”在工程建设地基处理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人有幸遇到使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现结合自身学习该《规程》和监理实践的点滴体会,对“孔内深层强夯法”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同行们深入学习该《规程》时参考。

一、“DDC法—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地基方法简介:

1、简介:“孔内深层强夯法”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简称“DDC法”。

2、桩体填料:DDC法处理地基采取素土、砂土、碎石、建筑固体垃圾、工业废料、灰土、砼以及其他的非腐蚀性混合物,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作为桩体填料。

3、设计:DDC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类别、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和上部结构设计对地基处理的深度、承载力、沉降变形等要求,比对确定。孔内深层强夯的桩端宜置于性能较好的土层上。当有软弱下卧层时,应经过验算来确定地基处理深度。

4、施工:DDC法处理地基应根据地基处理设计方案进行工程试桩,调整和确定设计、施工参数;并应遵照本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和验收。

二、DDC法处理地基的相关参数:

1、地基处理深度:DDC法处理地基的深度不宜大于30米。 2、复合地基特征值:DDC法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600Kpa。

3、整片地基处理宽度:自基础侧边外延宽度可采用地基处理深度的1/3,当桩体填料为活性胶结材料时,可适当减少或不外延。

4、褥垫层:用DDC法处理的地基在桩顶与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应为150~300㎜,材料可选用碎石、中砂或灰土垫层。

5、桩间距:根据设计要求,按表1成孔方法、孔径、中心距确定。

表1 成孔方法、孔径、中心距

成 孔 方 法 机械转孔、掏孔 冲击 成孔 夯锤重(t)

6、桩体质量:应根据其强度要求采取动力触探或压实系数控制。当为素

2~5t 5~10t 10~20t 成孔直径d(㎜) 中心距(㎜) 夯后桩径(㎜) 400~1500 500~1000 1000~1400 1400~2000 2.0~3.0d 2.0~3.5d 2.0~3.5d 2.0~3.5d 550~2000 600~1500 1500~2000 2000~3000 土或灰土桩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触探击数按勘察规范评定。

7、桩孔内填料、最优含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 8、填料粒径、配比:参照表2确定。

表2 填料的粒径、配比

桩 型 填 料 黄土、粉土、 ≤(1/10~1/5)成孔直径 渣土桩 土、碎砖瓦、砂、 石 ≤(1/10~1/3)成孔桩料、砼块、无害的径 工 业废料及其混合物 碎石桩 碎石、石屑 ≤(1/10~1/5)成孔桩径 灰土桩 石灰、土 灰:≤10~20㎜ 土:≤(1/10~1/8)成孔直径 生石灰桩 生石灰块、粉煤灰 ≤(1/10~1/4)成孔直径 6:4, 7:3 碎石或碎石夹石屑 2:8 3:7 单组分、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混合桩体 填 料 粒 径 配 比 单组分、双组分或多组分素土桩 砂土粘土、杂土 的混合桩体 三合土桩 粉煤灰桩 水泥土桩 备 注

灰、土、渣土 ≤1/8成孔直径 水泥、土 1:1.5 粉煤灰或粉灰、土 1:3 1:2~4 1、表中填料的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10%; 2、对于细颗粒土的含水量应由最优含水量控制。 三、某DDC法处理地基工程案例质量目标值与控制点的设置: ㈠ 案例简介: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地基处理使用DDC法进行施工。其中:地下车库地基为素土桩复合地基,主楼为3:7灰土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两者全部为500厚的3:7灰土垫层。施工图分别对素土桩、灰土桩桩径、桩长、桩间距、桩排距,桩体、桩间土压实系数,素土桩、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了要求。本工程依据设计要求,成孔使用了机动洛阳铲与螺旋转机机具进行掏孔,孔径Φ400㎜;夯锤重量1.8T,直径Φ325㎜,长度3M。 ㈡ 目标值:

1、桩体压实系数≥97%; 2、桩间土挤密系数≥93%; 3、桩位偏差≤5%的桩距;

4、素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5、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㈢ 控制点:

1、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满足DDC法处理地基设计图纸要求。 2、普探:查清地下管网、古墓、洞穴等,确保顺利施工。

3、施工场地:平整、承载力不低于120Kpa,确保施工机具稳定作业;场地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000㎜。

4、桩位点:按照施工图复核施工单位放置的桩位点。 5、成孔:

① 成孔机具就位:机架稳定、掏孔装置垂直;检查掏孔装置对准桩位点,成孔中心偏差≤1/4桩径。、

② 成孔过程:观察掏孔装置的垂直度,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2.5%孔深。

③ 成孔结束:用测绳测量孔深(只深不浅),孔深应+500㎜ 。 ④ 孔径检查:观察桩孔中有否缩孔、塌孔现象,并用钢尺测量孔径,孔径允许偏差-40㎜。(如遇到缩孔时,可用硬骨料夯填消除其影响)。

6、灰土拌合与回填:

① 检查土料有机物含量,有机物含量应≤5%。 ② 检查素土粒径,符合表2中要求。 ③ 检查石灰粒径,符合表2中要求。

④ 检查3:7灰土拌合比例与均匀程度(注意事项:拌合后的灰土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回填土如遇天雨要及时覆盖,避免增加其含水率,影响桩体压实系数的达标程度)。

⑤ 见证桩孔一批回填土量(以试桩过程中确定量为准)。

7、夯击:夯锤对准桩孔中心;见证锤击次数和落距,锤击8次,落距≥5M。

8、回填土密实度:见证回填土密实度环刀取样,每隔1米取一个样,并见证试样试验过程与结果。

6、成桩桩径:检查成桩桩径≥Φ550㎜。

7、灰土垫层施工:见证清除虚桩头(1米),检测桩顶标高,监督灰土拌合比例、均匀程度、每层虚铺厚度,检查压路机吨位及碾压遍数,检查地基四周、边角压实情况,见证环刀取样与密实度试验结果,检查灰土垫层顶标高、平整度。

8、检测:审查具有资质单位的检测方案,见证挖探井取样检测桩体、桩间土密实度与消除湿陷性过程及结果;见证复合地基承载力堆载实验过程与结果(注意:桩、桩间土检测龄期宜为成桩后14~28天;碴土桩、素土桩为14天;砼桩及活性材料桩为28天)。

9、地基处理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核验地基处理工程竣工必须提交的8类文件(工程定位坐标、标高;开工报告;材料检验报告;桩孔、成桩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自检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竣工图;其他有关施工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