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门诊部护理管理制度
一、门诊部护理工作制度
1. 在护理部主任及门诊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
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2. 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佩戴胸卡,做到文明服务、礼貌待患态度和霭。 3. 做好各诊室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协助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
4. 对于危重患者做到简化手续 , 优先安棑就诊, 须住院者及时与病区联系并护送至病房,再补办手续。
5. 维持就诊秩序,加强对候诊患者的巡视,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6. 保持就诊环境的清洁整齐,对候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教。一、门诊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1. 门诊管理工作受护理部、 门诊部双重领导, 护理人员院内调动由护理部决定, 并及时 与门诊部沟通、协商,科内调动由科护士长与护士长协商解决。
2. 护理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佩戴工号,准时上岗,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设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耐心诚恳、态度和蔼地接待每位患者,实行首问负责制。
3. 认真做好各诊室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和结诊后的整理、
电脑挂号顺序就诊,做到一人一室,维持好就诊次序。
4. 严格执行卫生局有关规定和就诊须知,对老弱病残,
离休干部、行动不便的患者,优先照顾,提供方便,确保安全。
清洁、消毒工作, 候诊患者根据
70 岁以上老人及重症、劳模、
5. 认真做好就诊患者预检分诊工作, 严格执行预检程序, 疑似传染患者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护送至感染科就诊,并做好接待处的消毒工作。
6.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诊室空气每日消毒 1~ 2 次,桌椅、电脑、诊疗床、轮椅等每日用消毒水擦拭 1~ 2 次,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7. 就诊环境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做好患者就诊前、中、后的指导,定时开放电视健康教育屏幕,实施健康宣教。
8. 积极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按时完成继续教育目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9. 做好各诊室医疗器械、药品、消毒剂的管理工作,备好急救用品、药品,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突变,及时做好应急处理。
10.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如火灾、食物中毒、停电等,能有效地疏导和急救,控制风险和危害。
11. 下班前整理好各诊室办公用品,关好水、电及门窗意外亊件发生。二、服务台工作管理制度
1. 提前上班,挂牌上岗,仪表端庄,着装规范,态度和蔼,礼貌用语。 2. 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保持预检服务台安静,无喧哗。
3. 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及服务流程, 熟悉公费医疗、 医保及门诊专科、 专家出诊等信息,解答问题耐心细致,准确预检、导诊,执行首问负责制。
4. 维持门诊大厅秩序,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和便民措施
提供轮椅、协助就诊,保管寄放物品、提供雨伞、一次性茶杯、纸巾等
5. 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汇报流程,处理好各种应急事件
者等)。
6. 负责门诊健康教育咨询工作,
( 为残疾人、老年患者
) 。
( 负责转运送患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按时、按序更换宣传板, 并做好记
录。
7. 保证轮椅、投币电话等正常使用,损坏及时报修。 8. 接待患者的反馈意见,记录备案,并及时汇报领导。
9. 接待病假盖章时,必须严格核对医生签名、图章、病历和病假日期,相符后再盖章。 10. 保持服务台环境整洁,每日 2 次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桌面。每次接触传染患者后,及时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抹桌面,并消毒双手。
11. 下班前负责大厅空调、电脑、大屏幕的关闭检查工作。 三、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 认真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2. 护理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带好口罩、帽子,治疗操作前后均应按要求洗手,做到一针一管一消毒。
3. 体温表消毒执行“三杯法” 。血压计、听诊器用 75%乙醇或有效氯消毒剂擦拭。直接 接触患者脏器组织而不能高压灭菌消毒的器械均用
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或环氧乙烷灭
2 次,
菌消毒。定期做好灭菌消毒效果检测。
4. 各种治疗室、手术室、无菌室、换药室、特殊换药室、封闭室,每日空气消毒
每周清洁紫外线灯管
1 次,每周彻底清扫
1 次。
5. 各种无菌包必须专柜放置, 放置位置高于地面 20cm,距离墙壁 5cm,无菌包必须保持 干燥,无破损,标识清楚、醒目,开口处封有起止日期和操作者签名。一般有效时间为 天。
7
6. 持物钳干燥保存,有效时间为 4 小时。
7. 生理盐水棉球每日更换。无菌物品、无菌液体标明日期、时间和签名,只限于有效期内使用。
8. 备用干燥氧气湿化瓶、 吸引瓶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患者用毕及时终末消毒,吸引瓶 瓶盖无霉点,瓶壁、管壁清洁无污垢。雾化器每天清洁消毒、换水 用毕及时终末消毒。
9. 一次性物品专柜放置, 放置位置高于地面 20cm,距离墙壁 5cm,柜子保持清洁,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规范处理。
10. 各类物品按清洁、污染分别放置,各诊室应保持清洁、无积灰,台面、地面用消毒液湿擦和湿拖。
11. 对特殊菌种如绿脓杆菌、厌氧菌、结核杆菌等感染的伤口,更换下的敷料应焚烧,器械必须特殊消毒处理。 发热门诊、 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性病门诊医疗废弃物应按特殊消毒处理。
12. 肠道科病床用消毒液湿扫,一床一刷一巾。刷巾套用后常规消毒处理晾干备用。患
者床头柜一桌一抹消毒液湿擦, 擦后抹布消毒处理。 床架、桌椅每日消毒液湿擦, 抹布专用。病房地面应用消毒液湿拖,患者出院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
13.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加盖分别放置,医用垃圾要有标识。 四、发热门诊工作管理制度
1. 环境管理 : 诊区应安置在医院大门附近, 通风良好, 远离急诊和病房区域, 标志清晰,诊区周围设有隔离带。 诊区内设备齐全, 就诊流程合理, 有完善的就诊患者追踪登记管理制度。
1 次,咬口、螺旋管患者
2. 人员管理 : 及时传达和学习目前流行病的发展动态及预防、治疗措施,举办相关知识 的和技能培训 ( 如 SARS、禽流惑知识讲座等) ,同时为运送患者入院、转院的卫生员、 司机讲授消毒隔离知识及自我防范的预防措施( 如穿脱隔离衣等 ) 。
3. 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管理
3.1 发热患者就诊,先测体温,并督促戴好口罩,引导至发热诊室就诊,排除
传染病后再到专科就诊。
3.2 若疑似 SARS等传染病,做好
X 线胸片、血常规等检查后,请院内专家会诊。
SARS等
3.3 若未排除 SARS等传染病,通知市 CDC专家来院进一步采样、确诊。
3.4 根据市、区疾病控制中心 (CDC)在 48 小时内的检验报告,如明确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由区 CDC负责转至市内指定医院。
3.5 凡与疑似病例接触的工作人员和场所,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彻底消毒。 4.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4.1 隔离诊室、输液室、病房通风良好,设区,设有
进出口分开。发热患者的就诊、检查、治疗等都在诊区内完成。
4.2 发热门诊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交界处必须设有擦脚垫,并用
消毒液浇湿,保持脚垫湿润°
4.3 进人病区应戴 16 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手套,穿隔离衣。
4.4 当班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随意离岗,并负责隔离患者的所有治疗工作,严禁
无关人员人内。
4.5 隔离患者均须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离开隔离病房。 4.6 严格探视制度,不得陪护,不得探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4.7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详细填写发热门诊有关日报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五、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1. 门诊换药室是为非住院患者进行伤口治疗性换药的重要场所,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2. 保持换药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环境必须清洁整齐,每日做空气、物品表面、地面消毒,并有记录。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进入换药室要衣帽整齐、
戴口罩。 换药
2 个入口,做到工作中与患者
时做到 1 人 2 碗(盘) 2 钳及 1 份无菌物品。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者不得在换药室换药。
4. 换药室淸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并贴有标志,设清洁换药台与污染换药台。清洁伤 口与污染伤口分开换药 ,换药时戴手套。为 SARS 、HIV/AIDS 等特殊感染性疾病病人换药时戴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
5. 无菌物品按灭菌有效期摆放和使用,定期检查,防止过期。无菌干罐每
次,无菌瓶、罐每周高压消毒
1 次。置于无菌贮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
使用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尽量采用小包装。
6. 各种外用药品、器械应固定放置,分类保管,标识清楚,用后归还原处。
7. 可循环使用的物品用后按要求进行初步清洗消毒后,再交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处理、灭菌。使用后的敷料及一次性物品置人黄色医用垃圾袋内并粘贴标识山专人回收处理。
8. 了解患者伤口情况,如发现伤口有异常,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处理。 9. 室内物品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清点、 六、各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1. 护理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佩戴工号、准时上岗。
2. 护理人员提前做好各种物质准备 ( 有的科室还要准备好消毒器械设备 ) 开诊前检查、 清点物品并登记 ( 急救物品、药品、氧气袋、血压计、轮椅等 ) 保持其良好的备用状态。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体温表、诊室、诊疗台、电脑等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无菌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规范放置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维修、 及时补充。 换药室固定的器械物品一般
4 小时更换 1
) 一经打开,
情况下不得外借,必要时经护士长批准方可,用后及时归还。
4. 按疾病轻、重、缓、急及病种有序地排号分诊,安排危重患者考优先诊治,并做好危重患的护送工作。做到一人一诊室。
5. 做好诊室内医疗器械、 药品、消毒剂、 类和精神药类处方的管理工作,备好急 救用品、药品,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突变,及时做好应急处理。
6. 做好胃镜、骨穿、 TCT等各种病理报告的登记和签收工作,及病检单的登记工作。 7.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常规,做好本诊室患者的各项治疗工作。
8. 认真做好接诊后整理工作,包括添置好各类申请单、化验单,统计当天的工作量,做好诊室的清洁卫生、通风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关好水、电及门窗,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六、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1. 门诊手术室一般接纳小手术治疗的患者。
2. 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的手术衣、鞋、帽和口罩,保持手术室内肃静和整洁。
3. 手术室的药品、物品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放置位置相对固定,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毒、麻、剧药应有明显标志,专人、专柜、专本登记管理。
4. 严格执行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每月做微生物学检测一次 (包括空气、 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物表等) ,环境卫生学监测符合要求。
5. 手术通知单至少提前 1 小时交门诊手术室,接到手术单后,认真核对,并合理安排。接手术患者时,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6. 所有门诊手术患者术前必须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7. 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应分开进行,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感染手术。 8. 手术完毕 , 所用过的器械物品及时清洁、消毒、灭菌后备用。 9. 用后物品严格按医疗垃圾分类办法进行处置。 10.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详细登记手术患者,按月上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