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学2020年3月第41卷第3期
·67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黄世林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影像科,福建摇宁德摇352000)
[摘摇要]摇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脑胶质瘤的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实施磁共振DT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为91郾67%,较常规磁共振扫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观察组的FA值低于对照组,其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郾05)。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质瘤的FA值、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应用于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效果良好,可对脑胶质瘤予以准确检出,还可通过测量DTI参数来对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予以鉴别区分。
[关键词]摇脑胶质瘤;诊断;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依s)表示,行t检验,以P<0郾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摇结果
2郾1摇常规磁共振扫描、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比较:常规磁共振扫描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为78郾33%,共检出47例;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为91郾67%,共检出55规磁共振扫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
2郾2摇脑胶质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DTI参数比较:观察组的FA值低于对照组,其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见表1。
例脑胶质瘤。经比较,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较常
摇摇脑胶质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预后较差[1]。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为探讨磁共振DTI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针对60例脑胶质瘤确诊患者与5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的发展,DTI技术用于脑胶质瘤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
1摇资料与方法
1郾1摇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脑胶质瘤的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设置为观察组,观察组的年龄为40~72岁,平均(55郾72依12郾47)岁,男32例,女28例,包括23例挤压型脑胶质瘤,20例浸润型脑胶质瘤,17例破坏型脑胶质瘤。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为39~75岁,平均(56郾03依12郾38)岁,男26例,女24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郾2摇方法:对受检者实施磁共振DTI检查,检查设备为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Avanto1郾5T磁共振扫描仪,配备8通道先行常规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为T1WI序列(TR、TE分别为头线圈,检查时体位为仰卧位,采用靠枕固定受检者的头部,360ms、20ms,FOV为230mm伊170mm,层厚、层间隔分别为7mm、3mm,矩阵为385伊190)、T2WI序列(TR、TE分别为2200ms、21ms,FOV为230mm伊180mm,层厚、层间隔分别为7mm、3mm,矩阵为482伊230),获取常规磁共振扫描图像后,再对患者行DTI检查,采用激发平面回波技术,梯度为600s/mm,TR为3000ms,TE为97ms,FOV为256mm伊
2
表1摇脑胶质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DTI参数比较(x依s)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摇
例数5060
FA值0郾53依0郾190郾26依0郾109郾5410郾000
ADC值0郾49依0郾180郾72依0郾245郾5900郾000
0郾05),研究有可比性。
2郾3摇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的DTI参数比较: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质瘤的FA值、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FA值从高至低依次为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质瘤,ADC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破坏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挤压型脑胶质瘤。见表2。
表2摇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的DTI参数比较(x依s)组别
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质瘤F值P值
例数232017
FA值0郾34依0郾100郾25依0郾080郾18依0郾074郾6780郾000
ADC值0郾59依0郾100郾70依0郾110郾82依0郾135郾1460郾000
256mm,层厚为3mm,层数15层,获取DTI图像后,采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生成FA图、ADC图,测量FA值、ADC值。
1郾3摇观察指标:比较常规磁共振扫描、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值、ADC值,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的FA值、ADC值。
1郾4摇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郾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依标准差(x·676·3摇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较少见于临床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由于脑胶质瘤早期阶段缺乏特异性症状,往往无法检出,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状态,待确诊时患者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导致多个脑叶受累,预后较差,故做好脑胶质瘤的诊断工作十分重要[2]。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目前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学检
吉林医学2020年3月第41卷第3期
质瘤的FA值、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FA值从高至低依次为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质瘤,ADC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破坏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挤压型脑胶质瘤,说明DTI参数不仅可对脑胶质瘤予以定量诊断,还可对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予以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磁共振DTI技术应用于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效果良好,可对脑胶质瘤予以准确检出,还可通过测量DTI参数来对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予以鉴别区分。4摇参考文献
[1]摇黄琦丹,陈家康,刘摇全,等郾SENP1蛋白在老年脑胶质37(11):2741郾
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摇刘汉东,彭摇鹏,陈摇锋,等郾RNA干扰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基因的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7,34(6):988郾
[3]摇宋加哲,胡兰花,范国光,等郾3郾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2016,45(7):620郾
扫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4]摇赵超云,夏新舍,王明磊,等郾DTI技术示踪视束、视辐射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10):739郾
[收稿日期:2019-04-23摇编校:李晓飞]
查方法,是脑胶质瘤的主要诊断手段,该检查手段主要是利用磁共振原理对患者脑组织进行多序列扫描,获取脑组织电磁信号,可清晰显示脑组织结构,对脑胶质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予以显示,但常规磁共振检查对脑组织的细微结构显示不够清晰,对神经受损后的评估并不十分准确[3]。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DTI技术被逐渐用于临床诊断中,DTI是在弥散加权成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得到的新型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和向异性来生成图像,可对水分子在病灶的扩散运动方向及定量予以精确显示,在临床诊断脑胶质瘤时,医师可通过测量脑组织FA值、ADC值来判断脑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方向,还可反映神经纤维结构的完整性[4]。
本研究发现,磁共振DTI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为
91郾67%,较常规磁共振扫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郾05),说明DT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FA值低于对照组,其ADC值高于对照组,而挤压型脑胶质瘤、浸润型脑胶质瘤、破坏型脑胶
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研究
黄摇颖摇(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广东摇茂名摇525000)
[摘摇要]摇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从收治的接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中抽取125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LEEP术后病理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其符合率为50郾4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玉及疣样病变/扁平湿疣]诊断符合率为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一致性较高。经阴道镜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8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5例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CIN),占62郾50%,其中1例为HSIL(CIN域/芋),占12郾50%;阴道镜确诊为疣样病变/扁平湿疣患者31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3例确诊为HSIL(CIN域/芋),占9郾68%。此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准确性为100%。结论: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一定检出价值,但检出微小浸润癌存在漏诊可能性,筛查HSIL及以上疾病则必要使用LEEP术病理活检,其准确性高。
[关键词]摇宫颈癌;LEEP术;病理;宫颈癌前病变;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摇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aqu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IL)
内病变(HSIL)[1]。既往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鄄
39郾19%,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域/芋)诊断符合率为72郾09%。采用Kappa分析后得知,Kappa=0郾62,
属癌前病变,是指子宫颈上皮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出现凹空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大小不一,核增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增多,细胞极性紊乱。依据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
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CIN玉及疣样病变/扁平湿疣相目前,因人们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影响,宫颈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此疾病存在年轻化趋势。而早期有效的诊治可明显
当于新分类中的LSIL,CIN域、CIN芋相当于新分类中的H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