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升级: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应该并重,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客观要求。发展新兴产业是增加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也是新动能,不能把新动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新兴产业。 转换升级: 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口本刊记者/武文卿 2017年2月17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举 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央视记者关于“目前支撑工业 计算等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产业。而新兴产业中的绝 大部分还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转变成新兴产业, 也就是“新动能”。他举例说,新材料无疑是新兴产业, 可是新材料的发展很多都是在原有的传统原材料生产 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研发投入、改造升级,达到新材 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哪里”等问题时表示,不要把 新动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新兴产业。解决新旧动能的 接续和转换问题,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发展和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系。 料产业的发展水准;汽车行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新 能源汽车就是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绝对离不 不能放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大数据、云计算等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可能 会形成一些新的产业。而新兴产业中的绝大部分还是 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转变成新兴产业。也就是“新 动能”。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 开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因而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 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请注意现有的一个数字,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制造 业不能完全代替新兴产业,2016年年底高新技术产 业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只有12-4%, 意味着在这个领域里80%多的产业还是传统产业。 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应该 并重,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客观 要求。发展新兴产业是增加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也是新动能,不能把新动能 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新兴产业。 事实上,这80%多的传统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应关 注到这80%多的传统产业,要通过改造升级达到新 兴产、 …・・ 如何培育工业发展新增长点 【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高技术制 苗圩认为,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像大数据、云 造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以《中国制造20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的目标。之所以定 五大工程为依托。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创新中心建设, 为6%,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苗圩看来,培育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主要应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 第一,立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工业产品 满足全社会对物质产品增长的需求,要经济运行保持 在合理区间,都需要工业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增速 水平上。 充分发挥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以《中 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为依托,加快推进制造业的 创新中心建设,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等 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二,6%这个速度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和市场预期比较吻合。在居民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增 速止跌企稳和外贸出口努力稳定的情况下,这个目标 还是适宜的。 二是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长期受制 于人的局面,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技 第三,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去 产能、补短板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开始显现,新 旧动能在有序转换和推进,“互联网+”将成为助推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都为工业和通信业平稳运行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术基础体系,继续组织实施好“一揽子”重点突破行 动和“一条龙”应用计划。 三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促进 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新变化的要求。要继续组织实 施好消费品工业的“三品”专项行动、装备制造业质 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等等。 工业对2016年经济的重要作用 【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改善,企稳势头在增强, 积极因素在增多。工业扭转了2016年生产增速和效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为优质产能的 发展腾出市场空间。 五是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 业态、新模式。 六是利用好“一带一路”的机遇,鼓励工业企业 益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苗圩用“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提质增效”三句 话概括2016年的工业运行情况,并称“工业扭转了 生产增速和效益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他分别从PPI、PMI、工业产能利用率和工业和 2017年工业增速为何6%? 【立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工业产品满足 全社会对物质产品增长的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 区间。都需要工业经济稳定 在一个合理的增速水平上, 制造业投资增速等层面,引用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从2012年3月 份到2016年8月份,在延续了54个月负增长的态 所以2016年年底召开的全 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工作会 议,确定2017年工业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 右的目标。】 针对人民日报、人民网 记者就“实体经济已经筑 底”、“2017年工业增速为 什么定在6%”等质疑苗圩 解释说,2016年年底召开 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工 作会议,确定2017年工业 1 1 势之后,2016年9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到2016年12 月份同比上涨5.5%,工业领域通缩压力得到了极大 不断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进一 步提升,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500余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56 家制造企业进入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建成 全球最大4G网络,网民总数从4.57亿达到7-31亿人, 4家企业进人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名。 一缓解,提振了企业的未来预期和市场信心,改善了企 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状况。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016年3月份以来基 本上都处在荣枯线50%之上,第四季度每个月都在 5l%以上,表明制造业扩张动力不断增强;新订单 指数,2016年10月、11月、12月分别达到52.8%、 53.2%和53.2%,同样表明市场在不断回暖。 2016年第四季度产能综合利用率达到74.1%, 为2016年4个季度当中最高的季度;煤炭、钢铁产 批高端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能力明显增 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蛟龙号”载人 潜水器研制成功,ARJ21新型支线客机交付商用,长 江三峡升船机刷新世界纪录,多轴精密重型机床等产 能利用率也在明显回升,这里既有去产能的工作效果, 也有市场回暖的因素。 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出现了企稳回 品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具 备全球竞争力。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稳步发展,智能制造水平明 显提升,标准体系架构初步形成,一批核心技术装备 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部分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始复制 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快速成长。企业数 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1.8%、关键工艺流程数控 化率达到45.4%,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两化融合管 升的态势,结束了之前连续15个月下滑的趋势。 由此可见,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改善,企稳势 头在增强,积极因素在增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世 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和市场信心仍然十分脆弱,国内经 济增长的新动能还不够强大,工业转型升级依然还有 不少障碍,一些积极因素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困难和挑战仍然不小。 理体系贯标扎实推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淘 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顺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 业、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 迈出制造强国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我国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500余种主要工 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56家制造 企业进入201 5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建成全球最 右,机器人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快 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已连续两 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舅吐 (责编:梁晋) 大4G网络……】 苗圩回顾本届政府四年来,面对复杂 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工业和信息化系 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以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制造强国、 网络强国建设战略全局,着力加强战略谋 划,尤其是推动出台并全面实施“中国制 造2025”,明确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迈 出制造强国建设的坚实步伐。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深度 发展、深人推进,“双创”和“互联网+” 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和通信业保持平稳运 行,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