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
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
节奏感是音乐素质中最基本的一项,在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对节奏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将给幼儿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节奏是建立于任何音乐的基石,节奏可以不依托旋律的存在,但旋律无法脱离节奏而存在。我们可以采取让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培养与训练。
标签:节奏感;兴趣;培养;训练
幼儿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音乐素养有非常大的帮助,我就对于音乐教育中对幼儿节奏感的训练和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1.引发关注,提高兴趣
要让幼儿主动关注一个新鲜事物并产生兴趣并不难,关键在于出现的形式与时机。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游戏方法。幼儿对互动游戏的感觉非常深刻,所以我们可以抓住与他们进行游戏的时候,将节奏或其他音乐感觉加入里面,比如,与小孩进行儿歌游戏互动,“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手势节奏如下:
你拍一 我拍一 一个小孩 坐飞机
X X丨X X丨X X丨X X丨
其中的“你拍”“我拍”“一个”“小孩”“坐飞”里的每个字都是只有半拍,与手上一拍的动作在节奏型上不一样,在念的过程中无需做强调即可使幼儿对此产生记忆与重复训练。幼儿多具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多鼓励可使幼主动提起游戏并要求互动,多做此类有控制性的游戏进行暗示教育。
2.从听与看的感官入手
我们说的听与看并不是单纯的给小孩听纯粹的节奏型或者对其模仿敲打节拍,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都是存在着一定规律的,整点敲响的钟声,上下课的铃声,手机震动频率产生的声音等等,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对这些身边就有的声音的观察和理解,再通过记忆模仿的方式加以巩固和训练,模仿不止是嘴巴发出的声音,还可以通过对物体的敲打、拍手、跺脚等创新形式的表现,让小孩在生活中,感受到节奏节拍无时无刻的存在,并去发现他们的规律。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在弹奏标意性乐曲时,教师在范奏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音乐会录像、观看实际演出等。
3.重视肢体语言的配合
通过肢体与动作、与语言、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节奏,以唤起幼儿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通过唱儿歌,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的练习。加上拍手、拍腿、跺腿等不同节奏型的伴奏方式,使儿歌的节奏练习具有音乐性,不是纯机械性地打拍子,而是在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富有表现力的伴奏过程中掌握节奏。在小孩的思维、嘴巴、手脚并用的时候,他将很难分心去想和做其他事情,可以更好的身处恒拍中对各种节奏型有了解。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
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孩子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可通过一些人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以音乐形象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培养音乐节奏感要用乐器训练节奏
利用乐器等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孩子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孩子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同
时要引导孩子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的当下,音乐素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我们通过音乐教育对节奏感进行训练和培养,希望通过音乐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潜力对节奏感行刺激,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从而去发挥和创造学生的更多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