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8 西北药学杂志2007年8月 第22卷第4期 以铝计算,应为标示量的16.0 ~24.0 ) 2.6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按处方比 复。该制剂与片剂相比,疗效差异明显,值得推广和 应用。 例配制,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操作,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l=5) 3 临床应用 3.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6 月,将12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8 ̄76岁,平均43.6岁) 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7~77 岁,平均44.2岁)。两组年龄、性别是有可比性的。 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硫糖铝混悬液每次10 mL (含硫糖铝1.0 g),每天4次。对照组:硫糖铝片剂每 次4片(含硫糖铝1_0 g),每天4次,两组用药均在 餐前1 h服用,疗程6周,疗程结束后进行胃镜复查, 观察溃疡部位数目大小及周围炎症情况。 3.3疗效评定治愈:溃疡愈合,症状消失。显效: 溃疡愈合,但周围炎症仍存在,症状明显好转。有效: 溃疡长径缩小50 或以上,症状消失或好转。无效: 溃疡无变化或缩小<50 ,症状无改善或恶化。以治 愈及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3.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 。检验。 4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一疗程结束后,胃镜复查,结果见 表2。 表2硫糖铝混悬液治疗消化道溃疡结果 注:Z lO.78,P<O.05 5讨论 在硫糖铝混悬液制剂处方中,在高速搅拌机搅拌 下,以琼脂加工品为助悬剂,比手工振摇的助悬效果 强1倍,所得的制剂助悬效果好且不粘壁,分散容易, 絮状颗粒细腻,久置不分层,大大增加了主药与胃黏 膜接触面,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在临床治疗消化性溃 疡中,该制剂主要是制酸和抑制胃酸分泌,使之在胃 黏膜表面形成凝胶样物质,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对溃 疡表面的直接腐蚀。 ,能促使黏膜细胞合成前列腺素 E (PGE ),促进胃肠道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加强其 屏障作用,还可抑制幽门螺杆菌(HP)的繁殖和对黏 膜的破坏作用,维持黏膜完整性,使病变组织得以修 参考文献: [1] 郑明新,王越,宁德俄.几种新型助悬剂用于硫糖铝混 悬液的助悬效果观察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4,14(2):72~73. [2] 中国药典2005年版[S].二部.2005.757. [3]华开明.硫糖铝混悬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杭州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9(4):21~23. (收稿日期:2006—09—19)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 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朱雅艳,应小飞,田伟强,朱虹云(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 院药剂科,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目的 考察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 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 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外观及测定其pH值的变化。 结果8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8 h 内稳定。 关键词:利巴韦林;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一 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R9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07)04—0188—02 利巴韦林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克林霉 素磷酸酯氯化钠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功效。l临床上 常见利巴韦林与克林霉素磷酸酯两药合用治疗细菌 与病毒混合感染性疾病。笔者模拟l临床用药浓度,对 两药在室温(25℃)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IO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通用仪 器设备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1.2试药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0.6 g,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217602); 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重庆涪陵制药厂,效价:790 g・mL );利巴韦林注射液(1 mL:0.1 g,泰康药 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0215);利巴韦林对照品(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629—200202)。 2 方法 2.1测定波长的选择n 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 纯化水配制成含克林霉素磷酸酯12,18和24 mg・L 的溶液和含利巴韦林12,14和16 mg・L 的溶液, 以纯化水为空白,分别在190~300 Dm波长范围内 扫描,测定其一阶导数光谱,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药学杂志2007年8月 第22卷第4期 206.5 nm处有最大振幅D值,利巴韦林有干扰;利巴 韦林在224 nm处有最大振幅D值,克林霉素磷酸酯 也有干扰。因此,我们在206.5 nm处以一阶导数法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含量,以相应浓度的利巴韦林 溶液为对照,消除干扰。同理,在224 nm处以一阶 导数法测定利巴韦林的含量,以相应浓度的克林霉素 磷酸酯溶液为对照。 图1一阶导数光谱 a一克林霉素磷酸酯;b-利巴韦林 2.2标准曲线绘制 按2.1项下条件操作,得克林 霉素磷酸酯回归方程C一764.01 D一0.039 5,r一 0.999 6( 一6),克林霉素磷酸酯在12~27 mg・L 范围内C与振幅D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巴韦林 回归方程为C一534.40 D+0.027 3,r一0.999 9 ( 一6),利巴韦林在8~18 mg・L 范围内C与振幅 D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 600 rag(5份),利巴韦林对照品200 mg(5份),加入 到100 mL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混合液,按2.2 项方法,测定振幅D,并代人工作曲线方程,克林霉素 磷酸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9.06 (RSD为0.17 , 一5),利巴韦林平均回收率为100.08 (RSD为 0.13 , 一5)。 2.4稳定性试验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利巴韦林 注射液(1 mL:0.1 g)2 mL加入100mL克林霉素磷 酸酯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6 g)中,得混合液 (A),并于0,1,2,4,6,8 h观察溶液外观变化,测定其 pH值及含量,并进行扫描,观察吸收峰位和峰形变化。 2.4.I利巴韦林含量测定在0,1,2,4,6,8 h分别 精密量取A液0.7 mL,放人100 mL量瓶中,用纯化 水加至刻度,用相应稀释度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 注射液作空白,测定224 nm波长处振幅D值,以0 时224 nm波长处振幅D值为100 ,计算各相应时 刻的百分数。 2.4.2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测定在0,1,2,4,6,8 h分别精密量取A液0.75 mL,放人250 mL量瓶 中,用纯化水加至刻度,用相应稀释度的利巴韦林注 射液作空白,测定206.5 nm波长处振幅D值,计算 各相应时刻的百分数。 3 结果 混合液在室温25℃、不避光的条件下放置,在8 h内均为无色澄明液体,无颜色变化,无气泡及沉淀 生成,紫外吸收峰位和峰形均无变化,也未见其它吸 收峰产生,pH值及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pH值及含量变化(n=5) 4讨论 ①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利用相应稀释度的 另一药液作空白对照,消除了干扰,方法简便可行。 ②实验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利巴韦林注射 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配伍,8 h内 使用。有关两药配伍后对生物活性有无影响有待进 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姜云平,吴苏澄,曾仁杰.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含量EJ3.华西药学杂志, 2002,17(4):297~298. [2]卢建,潘树芬,丁俊杰.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喷 鼻剂的含量EJ3.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1): 66~67. (收稿日期:2006—10—19) 中药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刘建红 ,赵江林 ,肖 真 (1.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药剂科,新疆 伊犁833200) 摘要:目的 研究7种中药注射液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的各中药注射液的含 量,观察配伍后输液的外观、紫外吸收及pH值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4 h内,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 液配伍均无显著变化;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输液显著 变黄。灯盏花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葛根素 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与4种输液混合后,含量 基本稳定。黄芪注射液的配伍液颜色逐渐加深、各中药注射 液配伍后的微粒,均在合适范围内。结论 香丹注射液可与 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但能与葡萄糖氯化钠 注射液配伍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生脉注射 液、葛根素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可以和4种输 液配伍至少4 h,但黄芪注射液宜新鲜配制。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输液;稳定性;配伍 中图分类号:R9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07)O4一O189一O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