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耳鸣

耳鸣

来源:化拓教育网
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耳鸣是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也是听分析器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耳鸣的病因:

1.病理方面

一部分人的耳鸣是由于耳部疾病或人体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人体内部的各种噪音,在常态下人耳不易觉察到,这是因为外部音场的声波对内部声波起掩盖作用,同时人耳的耳膜、耳骨、韧带有使内部声波向外耳道散逸的功能。当耳部疾病,如外耳道阻塞、内耳压力增高等,患者容易出现耳鸣。此外,心肺病、高血压、药物过敏等原因,会使内部噪音增大,超过常规值,导致耳鸣。 2.心理方面

注意力从外部世界收回,而集中在本体感觉,有时也会削弱听觉的适应性导致耳鸣,由于注意力的集中,会强化耳鸣现象,强化耳鸣的感觉。 3.耳反射方面

一部分人的耳鸣是由于耳发射现象。耳是接受声音的器官,但近代医学发现耳还能发射声波。 4.耳部疾病

耳部疾病主要指外耳病、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骨膜穿孔等,是由于患者没有及时治疗这类疾病所致,临床上耳鸣患者大多由耳部疾病造成的。 5.药物使用不当

不当的使用药物是指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很多患者得病盲目买药治疗,因为治疗不当,导致耳鸣。

此外,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情绪过于紧张、其它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长期耳鸣的发生,但这类原因较少。目前,耳鸣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耳鸣的临床表现:

鼓膜张肌、镫骨肌、腭帆张肌及咽鼓管咽肌的异常运动和挛缩,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传至耳内,病人一耳或两耳听到“巴嗒”、“卡嗒”、“咯嗒”戴弹指样等类似声响或者因为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解剖变异、颈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动脉静脉瘘以及耳部周围巨大血管瘤等病变,产生血液流动时的搏动性耳鸣。

耳鸣的分类:

一、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外耳; 中耳; 内耳; 听神经; 脑干或中枢听觉通路; 全身系统性疾患;即血管性耳鸣与肌源性耳鸣; 二、按病因分类:

机械性、中毒性、感染性、变态反应。 三、根据响度分类,可分为七个等级: 0级:无耳鸣;

1级:耳鸣响度轻微,若有若无; 2级:耳鸣响度轻微,但肯定听得到; 3级:中等响度; 4级:耳鸣较响;

5级:耳鸣很响,有吵闹感;

6级:耳鸣极响,相当于患者体验过的最响噪声,如飞机起飞时的噪声。 四、按音调分类:

低调:如刮风、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中调;

高调:如蝉鸣、吹哨或汽笛声; 无法识别的音调。

五、按单一耳鸣与复合耳鸣分类: 单一耳鸣者只存在一种声音;

复合耳鸣者感觉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响声; 六、按定位分类: 鸣声在单侧;

局部血管或肌肉, 鸣声在双侧;

鸣声在双侧,两侧对等; 鸣声在双侧,但是有一侧占优势; 鸣声在颅内或颅外但位置居中; 鸣声位置固定;

鸣声位置不固定,可向边侧或中心移位。 七、按耳鸣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的环境中出现轻微的耳鸣; 中度耳鸣:持续耳鸣,在噪杂的环境中仍感受到耳鸣; 重度耳鸣:持续耳鸣,严重影响听力、情绪、工作和社交活动; 极重度耳鸣: 长期持续的耳鸣,患者难以忍受耳鸣带来的极度痛苦。

耳鸣的危害:

(1)影响人的听力:“久鸣必聋”即俗语讲的“闹聋”,多数情况为渐进性听力下降,高频听力尤甚。

(2)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一旦患有耳鸣,可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和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又可加重耳鸣,如此恶性循环。如可造成患者失眠、健忘、性格改变、忧虑症、抑郁症等。

(3)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严重耳鸣者可使患者心态失衡、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易诱发其他疾病。

耳鸣的治疗:

一般治疗

(1)短暂性的耳鸣 ,常常是生理性或一过性的现象 ,不必紧张 ,进行耳部保健按摩 ,多有效果 。

(2)紧张、疲劳或生气、着急引起的耳鸣 ,一般通过精神放松 ,生活规律 ,适当休息 ,保持足够的睡眠 ,多能使耳鸣消除。 病因治疗

(1)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 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2)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 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3)有全身病者 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药物治疗

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药物疗法 :①扩张血管、解痉挛等药物 ,常用的如培他啶、脑益嗪、西比灵、烟酸、65 4- 2等 ;②抗惊厥药 ,如利多卡因等 ;③营养药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三磷酸腺苷等。

耳部保健按摩治疗

(1)击天鼓,也叫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枕部),将食指压在中指上,将食指下滑,轻弹后脑部36或72下。弹时双手交替进行,并能听到耳内咚咚的响声。弹击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可重复3或6或9次。

(2)耳廓按摩法。用双手的拇、食指上下压捏、按摩双耳耳廓,也可先用双手心贴耳揉摩,而后用拇、食指捏按,至耳廓微微发热。

(3)耳廓提拉法。用右手上提左耳廓上端18或36下,再下拉左耳垂18或36下;再用左手提拉右耳上端和耳垂;可反复进行3或6或9次。

(4)耳孔旋转法。用双食指轻顶住耳孔,而后,双食指先同时朝前下旋转(实际是右手指顺时针、左手指逆时针同时旋转)18或36下,稍停后,双食指突然离开耳孔;然后,同前法,双食指同时逆向旋转,稍停后,双食指突然离开耳孔;可反复进行3或6或9次。

(5)耳孔顶压法。用双食指轻顶住耳孔,双指同时向里稍用力顶压、放松,顶压、放松18或36次,稍停后,双食指突然离开耳孔;可反复进行3或6或9次。

注意: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速度要缓慢,用力要适当,尤其向耳内顶压时不能太重。耳部有炎症时不能按摩。

声音治疗

多数耳鸣患者感觉存在背景噪音或者音乐能够使耳鸣减轻,声音掩蔽可以降低耳鸣的音量或者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用于耳鸣掩蔽的声音包括:部分掩蔽耳鸣的声音,背景掩蔽声和耳鸣同时存在,患者一直能够听到耳鸣。这样可以使耳鸣的音量减小,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完全掩蔽耳鸣的声音是指背景掩蔽声完全覆盖耳鸣。用于掩蔽耳鸣声音的类型包括:宽频噪声(Broadband noise);音乐声通常使用舒缓轻松的音乐。另外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用于放松或者转移注意力的声音,例如海浪声或者树叶坠落声,这些声音可以与音乐伴随。声音掩蔽装置包括:类似助听器的佩戴装置,便携式CD的耳机或者插入式耳机,非佩戴式装置包括CD机或耳鸣掩蔽的特定发声装置,声音掩蔽并不需要一直使用。

心理治疗

对耳鸣认知行为的改变(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可以帮助耳鸣患者改变对耳鸣的认识和对耳鸣的反应。放松治疗(Relaxation Therapy)可以帮助耳鸣患者放松因为耳鸣引起的紧张情绪,例如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对耳鸣的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基于对其他领域的认知行为的治疗,例如焦虑、抑郁、慢性疼痛、失眠。

睡眠治疗

耳鸣患者中较多存在睡眠问题。有些患者入睡困难,睡眠中途醒,较早醒或者白天困倦。注意力无法集中和聆听困难可导致情绪紧张和疲劳。具体分为以下步骤:了解正常睡眠;影响

睡眠的因素;合理布置卧室;有利于睡眠的白天日常活动和夜间活动;使用背景声使耳鸣不明显;学会能够放松的锻炼。

物理治疗

严重的耳鸣,需在医院做全面的物理治疗,治疗技术包括:TCT超导声频共振术,纯音测听声阻抗仪、红光治疗仪、声频共振治疗仪、TNT光波耳神经修复术声频共振治疗仪。STT超导耳鸣康复系统等。

耳鸣的预防:

(1)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即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 85dB )之内。 (2)阻隔噪声的传播,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 3)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 B 、C 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预防作用。预防耳毒性药物中毒。

(4)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杜绝滥用,绝不多用。 (5)避免联合应用 2 种以上耳毒性药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