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2期 现代教育g4学 No.2.2002 [总第154期] Moden Edueatlon Science General No.1S4 论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创新教育 张 丹 问题是创造的核心,创造力寓于问题的发展和解 现.学生创新的火花,经常闪现在幼稚可笺的发问中。 决过程中。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而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想象是剖造性思维的羽翼。它可 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学习活 不受约束地在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因此.在研究性 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想象必须建筑在学生头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情景,营造创造性思维 脑所储备的丰富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巴甫洛夫指出: 的氟围 “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借空气,它是永远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 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专题, 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腊飞起来 所以,在开设研究性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和矛盾是学 学习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学生走出课堂, 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随着课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实验、搞调查、实地考察记录、体 题的确定、问题的提出,学生可 针对课题的特点设计 验学习、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 研究思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探索的逻辑 程.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活动的空间 表现 起点应该是问题 在问题和矛盾的诱发下,学生在研究 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真正点燃学生智 性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硕果。 慧的火花。 通过亲身宴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科学精神和积 二、学会勇于探究问题、战胜困堆.注重创遣性思 累科学经验,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台运用所学知 维过程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赦强, 创新精神是一种系统地把握体会,敢于探索的精 而研究性学习正能满足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 神状态。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障。科学的道路 知道,人的好奇心、求知就是主动探索问题、深人研究 是不平坦的.只有具备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有 问题的动力,要培养学生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科学史上,当人们运用已有的 使其具备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 理论或旧的说法去探测和推断某些事物的规律耐.时 题要认真对待、平等交流。正确给予肯定,及时表扬,给 常会出现所得锗果与实际观察不相符舍的现象,致使 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戚功的自我体验。如果提出的问题 研究失败。在这种失败面前有的灰心丧气、顿足不前; 不舍理,或者很简单.应及时肯定学生思考的主动 有的人固守旧的信条,寻找牵强附会的答案或解释。而 性和积极性,然后共同研究不会的地方.让学生自悟自 真正的勇士则能在失败中洞察旧理论的不足,产生新 明,提台理化建议。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努力学习的人 思想,或完善补充旧理论.或彻底否定之,换之以全新 其问题层出不穷、没有问题是不学习或不会学习的表 的理论。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败中寻求到 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希望,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使原有理论取得飞跃性的 进展。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抓住时机,结台科学发展 史,挖掘科学家的思维途径,追踪他们的思维轨迹,力 生灵活运用.是形成剖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把研 图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或产生的关键点出发,向 学生讲解科学蒙控赜索障的艰难历程 旨在给学生的 思维以聪明、窨智和灵性的启迪,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养。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形式和思 维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重视思维 究性学习与学生的这种愿望结台起来,注意为学生提 供发现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井能在研究过 程中亲身体验到人类驾驭知识、创造现实的自豪感。这 种内在情感体验反过来会激发学生再探索、再剖造。 过程是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其教学方法就在于让 学生显示思维过程。老师在指导研究过程中 应重视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 其主要内容,各个学校、教师也都正处于摸石头过河阶 段,对其特点、意义及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需在以后 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答案轻研究 思路的偏向;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同 时,结舍研究过程.讲授科学家是直Ⅱ何从事物和现象中 发现问题,如何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推理,设 立假设进行验证的。因为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能掌握 获取知识的本领,对于那砦简捷巧妙、概括力强、有独 到见解的方往,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达到提高学生皂0造 性思维水平的目的。如通过“燃烧垃圾对校园环境的影 响”,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学生在 体验失败、挫折与成功中得到丁锻炼。 三、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创新能力形成 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中不断完善。对此,笔者有 如下几点想法,现子提出仅供参考: 【1)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不重研究结果,是以开 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 能力。 (2)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科曝程之间的关系;是以 学科课程为知识基础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专家预铡学科课程 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二者摄终将走向融台。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丁更高 的要求 需要指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从素质教育的角 度去备课.搞教研.要指导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工作或教 育研究工作的规律,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方法 上给学生以指导 创新能力是人综台索质的核心要索。创新能力指 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 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以学生自主创 新为主特征的,强烈的求知欲与进取心,驱使他们对某 事物、现象产生了好奇,从而确立中心研究课题.通过 【4)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时.教师耍全局把握.有 对信息的整理、资料的收集、归纳概括、实验尝试、数据 处理与结论讣析验证.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新方 法。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 师要起到台作研究、支持帮助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 效组织,具体抓好四太环节:一是研究课题的确定,并 开题课,二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三是课题研究过 程,四是研究课的结题课。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的剖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发出 来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侧重方法的指导,以 课程评价要全程化、多元化与弹性化.兼顾课题开 题成绩、实施成绩,成果报告成绩各个方面,成果答辩 成绩.而且还要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 造性、科学探究精神与台作精神等。 另外,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想应体现在 高考选拔中,对学生加 评价。 利于剖造性思维的形成。科学发现的过程.其每一步的 和摸索都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旧知识 是探索新知的立足点。人们在求索的过程中,往往把陌 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相对比,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 的东西相对比.从而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从已知事物 的规律中总结、推断出未知事物的规律 这种思考问题 的方法.通常被称作类比。严格地说来.类比是根据两 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 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拟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由于类比具有这种在投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之前,只根 据事物问的相似点或相同点.就可以把某一对象已知 的知识或结论推穆到另一对象中去的简便易行的特 性,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将类比法渗透于研究中.使学 开殴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 大突破。随著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随着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推广.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 更新的活力和生机。 责任编辑王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