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南小学 刘祥银

所谓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规规范了较为完备的、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现在的教学模式繁多,譬如:情景激情模式、设疑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自学互评式、微格教学式、讲解式等。教学模式要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课” 而异;教无定式,重在有效,让学生会学才是硬道理。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有三种: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者的不同组合,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不同的专业素质,也给学生构建了不同的学习平台。笔者紧抓新课程理念,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第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挖空心思地着实认真备课,考虑得面面俱到,可谓滴水不漏。但是学生学得很被动,学生像头牛被牵着鼻子走,像只嗷嗷待哺的鸭子,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着“速冻食品”。这样的教学乍一看起来井井有条,严谨有序,四平八稳,长期下去学生进校带着问号,出校时带着却是句号。要知道问号是前进的一面旗帜,学生在“问”的引导下前进发展。句号是脚下的“陷阱”,学生坠入其中,就会自我陶醉,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停滞不前。

2、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第二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重在创设问题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激情,积极探索,主动到教材中去寻找答案。有时候老师不妨装些“糊涂”,让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交给老师,老师不能总当火炬,高高在上地照耀学生,老师应当和学生在课堂中一起燃烧!学生是火源,是被老师点燃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教师较高专业素质,而且大大有效地进行了教学。

3、 学生带着教材走进教师——第三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创造奇迹,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学了教材,发现了问题,产生了疑点,有了理解的障碍和自己的想法,课堂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教材,更有可能超出,更为重要的是问题的回答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不是教师事先画好的圈,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教学模式可谓是多种多样,那么怎样从中选择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选择。各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上展开的,因此它生来就“个性十足”。譬如“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虽然它能使学生在交往与合作的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评价、相互提高;但是,该模式的课堂不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探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等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各种教学模式进行相互比较,取长补短,择优选取。

其次,从教学过程的特点出发挑选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选择教学模式;如教学“物体的分类”(人教版一年级)时,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研究”图形,因此可以采用布鲁纳的“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中总结研究物体的方法;而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应用,所以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中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经验模型中。

第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模式。学生的实际是指学生所处的学段和已有认知水平,因此在选用教学模式时最好选择“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探究能力后,就可以选择“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如邱学华

老师的“尝试教学模式”、卢仲衡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著名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最后,从教师自身出发创新使用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只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工具,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固定的教学结构,这体现了“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在使用这一工具时切忌生搬硬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教学资源、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习风格等在某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添或删减;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几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糅合在一起为教学服务。

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框架。它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把它用足用活,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模式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几年的教学磨砺中,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一、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生命课堂的灵魂。 一节好的课,首先是要确定教学目标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有的放矢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根据他们的学习起点,根据他们的知识面、能力等等,我们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必要时可以加点教学的素材。教材很多,我们的网络很大,周边的生活素材都很多,围绕教学目标收集有用的素材,这是我们必须做的课前准备。好的素材能让孩子在坡度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模式”的选择是为生命课堂服务的。

近年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一些学校,少数教师出现了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古老的教学模式要全部抛弃吗?就用新的行吗?显然,我们穿插着在用,对于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应该研究它,动手弄懂知识的来源;对于一个旧的知识我们应该巩固它,通过练习的形式通过精讲多练等等。所有形式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课堂服务,而不是能让课堂为“教学模式”服务,那就本末倒置了。

三、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生命课堂的催化剂。

记得有一次,我去益阳的赫山实验小学给陌生的学生上课,而且是给六年级的学生,一定是羞于发言的。我们见面仅有5分钟不到的时间,我和他们有个简短的交流,刹那间,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为我们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情感基础。这样在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而且创造性的表现,我也和他们融合到一起,去钻研我们课堂的任务。彼此的信任,配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课堂成为了一种享受!

所以上课前,青年教师不必刻意的去多想按哪种模式,而是要走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根据自己的风格,灵活的去运用“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中充满生命气息。

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师还需具备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只有具备这些,教师才能根据所选的教学模式确定好教法、学法;准备教具、学具,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才能抓住新旧知识的承接点和课堂每个环节的联系,让教学程序环环相扣,知识层层生辉。当然,这些功夫的具备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从他人、书本、实践中吸取新见解、新知识、及时掌控新技术、新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

总之,教学模式是一些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但我们在拿来用的同时,应清楚认识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任和教学模式本身一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局限性。所以我们青年教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个人的点滴体会,希望能给各位教育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谈得不周不到之处,还望各位能批评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