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来源:化拓教育网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五年级教师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 约分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基本练习 1、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8和20 9和21 14和21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7 3和5 8和9 第一组中每题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是倍数关系)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征?(是较小数)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巩固练习 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7和10 12和24 14和21 用什么方法找出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三、综合练习 3与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两种关系:互质数关系、倍数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1、3、1、1、3重复出现,) 四、发展练习 科目 时间:第 11周

数学 作业情况 练习五第10题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通分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引入: 二、新授 1、(1)蜂王把它们分成了2组,1组每30分钟回来一次,1组每40分钟回来一次。它想这样可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你们说蜂王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①:解决了。 ②:没有解决,过一段时间,它们会一起回来的。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2、咱们换一个数试试。一组60分钟回来一次,一组90分钟回来一次。请同学们再来证明一下。 3、是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①:举例:2、4和5的公倍数是20。 ②:无论几个数,只要相乘,它们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能找出最大或最小公倍数吗?因为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 4、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公倍数。 ①: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也是它们的公倍数。 ③:4和5两个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它们的乘积。 五年级 最小公倍数 科目 五年级教师 时间:第 12 周

数学 作业情况 练习90页3 、4题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2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时间:第 3 周

数学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准备 二、 学习新课: 2 的倍数的特征: 1、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2、口答练习:(投影片) 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 3 ,4, 11 , 14, 20 ,23, 24,28, 31, 401, 826, 740, 1000, 31。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作业情况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 时间:第 4 周

数学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20以内的质数有( ) 2、判断 (1)所有的偶数一定是合数。( ) (2)2是质数,同时也是因数。( )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3)区分质数和合数,是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为标准的。( ) 3、分一分 1 3.4 12 19 54 87 417 13 398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 除了2、5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那些列中? (2)在把两个最小的质数相乘,用他们的积去除其他的质数,看你能发现什么?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练习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2、包上包装纸 二、自主探索: 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桌合作) 小组活动一、 ①用剪刀沿着长方体的棱把长方体展开,观察长方体展开之后的形状。 同桌之间只展开一个长方体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②在展开图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活动二、 ①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完成下列表格)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礼物盒的长18厘米,宽10厘米,高7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 时间:第 5 周

数学 作业情况 课本第36页练习六第6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课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作业。 二、适时引导 ①理解题目意思。 根据题目意思画出花坛立体图;因为高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研究将花坛的上面画成平面图。 ②列式计算。 花坛所占的空间:1.3×1.3×0.5=0.845(立方米) 花坛里的泥土: 1.3-0.3-0.3=0.7(米),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0.7×0.7×0.5=0.245(立方米) 计算长方体体积的两种方法:一是长宽高的乘积,二是底面积和高的乘积。 ③拓展训练。 ④回顾反思 注意:小正方形(泥土)的边长计算,1.3米要减2个0.3米。 三、继续练习。 介绍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 三合土的体积:60×12×0.3=216(立方米) 橡胶的体积: 216÷(0.3÷0.03)=21.6(立方米) 五、阅读“你知道吗?” 时间:第 6 周

数学 作业情况 三合土的体积:60×12×0.3=216(立方米) 橡胶的体积: 216÷(0.3÷0.03)=21.6(立方米)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容积和容积单位(1) 容积和容积单位 时间:第 7周

数学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铺垫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3、师生共同小结.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二)认识容积单位. 1、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 2、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3、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4、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全课小结。 反馈练习. 作业情况 3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 2.57升=( )毫升 0毫升=( )升 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科目 五年级数学教师 时间:第 8 周

数学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 我们在三年级时初步认识了分数,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1、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 1 )举一个分数的例子。( ) ( 2 )以 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 „ 分子 — „ „ 分数线 3 „ „ 分母 ( 3 )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 请你用线段图表示 。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后,画出阴影,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二、新授: 1、测量 测量黑板长,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分数表示? 2、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4、资料介绍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作业情况 练习十一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五年级教师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科目 时间:第 9周

数学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二、教学实施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 大还是比1 小?并说明理由。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 份,这样的3 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 ,而阴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3、老师指出:像上面的3 个分数都是真分数。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 4、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 6、示例2 中图形的教具。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l)学生先完成第1 题,然后订正。 作业情况 (2)学生再完成第2 题,引导学生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年 级 参加人 备课内容 本周进度 五年级 科目 五年级教师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通过集体讨论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 二、教学实施 1、出示列2、把23 时间:第 10 周

数学 ,1024化成分每是12而分数的大中不变的分数。 (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① 分母是12 ;② 大小不变。 教材分析 探究教法 (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 ?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 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 提示:先想分母3 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题的? 应注意什么问题? 2、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作业情况 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