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举隅

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举隅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1月第42卷第1期 【方药运用】 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举隅 盛生宽盛全成 青海省刚察县人民医院 青海刚察812300 关键词 经方 懊侬 眩晕 悬饮 心悸 医案 祖国医学倡导有是证则用是药,体现了辨证论治 等症,笔者遵《伤寒论》所日:“心下悸,头眩,身 的灵活性,而《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应用辨证论 治的典范。目前临床上遇到的变证、坏证尤多,故单 用一方,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笔者每以经方合用治 疗,常收佳效,现举例如下。 1懊侬 贺某,男,53岁。2006年4月22日初诊。患感 冒7天,经用大剂量的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药物 治疗4天,病情加重而来求诊。诊见心悸心烦,连续 3天不能人眠,五心烦热,汗出气短,发热,口干欲 饮。舌质微红、苔薄白,脉浮数。投栀子豉汤、酸枣 仁汤、百合知母汤、桂枝甘草汤加减:栀子、豆豉、 知母、川芎、百合、桂枝、炙甘草各lOg,酸枣仁、 茯苓、太子参各30g,生黄芪15g。水煎,日服一汁, 夜服一汁,停服所有西药。1剂后即热退神爽,烦躁 尽除,是夜睡眠甚佳。上方再进2剂而愈。 按:此例患者为余热留扰胸膈,心之阴阳俱虚, 出现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之证。《伤寒论》日:“发 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 懊侬,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 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故以栀子豉 汤清泄余热,配以桂枝甘草汤温心阳,百合知母汤滋 心阴,酸枣仁汤养阴宁神,使余热得清,心之阴阳得 补,心神得宁,诸症尽失而愈。 2 眩晕 完某,男,54岁。2005年4月26日初诊。6年来 眩晕时作,头面四肢微肿,下肢较甚,四肢颤抖乏力, 行走困难,自觉全身皮肤似虫行瘙痒难忍,抓搔又无皮 疹出现,面色微黄若烟熏,眼胞及口周围发青。舌质淡 青、苔薄白,脉沉而弦紧。投真武汤合泽泻汤加减:泽 泻、茯苓、白术各30g,白芍、干姜、桂枝各lOg,炮 附子8g。水煎服。5剂后,眩晕未作,头面四肢肿消, 四肢颤抖尽除,行走如常,瘙痒未作。效不更方,再进 5剂,诸症已瘥。随访1年,未再发作。 按:本例患者究其病机,乃系痰饮内结,清阳不 升,浊阴上冒所致眩晕、肢肿、四肢颤抖、皮肤瘙痒 咽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金匮要略》 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选用 真武汤温肾散寒、健脾利水,泽泻汤蠲饮利湿,使痰 饮得化,清阳上升,浊阴得降,获桴鼓之效。 3悬饮 力某,女,23岁。2006年2月17日初诊。咳嗽反 复不愈已40余天,曾应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 咳嗽反剧而来求治。诊见咳嗽昼夜不停,呈阵发性,咳 甚时伴呕吐,呕吐物为痰涎,或干呕无物,咳时伴腹痛, 右胸胁痛甚,不能右侧卧,恶寒无汗。舌质淡青、苔薄 白,脉弦。听诊右肺中下叶可闻及干罗音及哮鸣音。投 小柴胡汤合麻黄汤加减:柴胡15g,生半夏、黄芩、干 姜、麻黄、杏仁、青黛、桔梗、川贝母各lOg,党参、海 蛤壳各30g。水煎服。4剂尽,咳嗽竞愈,余症也除。 按:本例患者乃为风寒外袭,久郁化热,热郁胸 肺,少阳枢机不和,故投麻黄汤宣肺散寒,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两方所用正合《伤寒论》之旨:“胸胁苦 满,……心烦喜呕,……,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 ……,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恶风,无汗而咳 者,麻黄汤主之”。故而药到病除。 4心悸 鲁某,女,40岁。2005年5月15日初诊。心悸、 浮肿已2年余。诊见心悸气短乏力,浮肿以下肢双足踝 较重,按之凹陷不起,小便少,畏寒,腿软无力。舌质 淡、苔薄白,脉沉弱。听诊三尖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 吹风样杂音;X线摄片示肺气肿,右心室增大。尿常 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均++。投真武汤合五苓散加 减:茯苓40g,白术、泽泻各20g,猪苓15g,桂枝 20g,炮附子、干姜、白芍各lOg。水煎服。4剂后,心 悸气短、两肢浮肿等均明显好转,原方续服16剂,心 悸气短、浮肿畏寒已消。 按:本例患者系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射肺所致,故 投真武汤温补心肾、利水化饮,合五苓散化气利水、健 脾利湿,两方同用,使阳虚得复,水饮得化,顽疾得除。 ’ 收稿日期2006—07—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