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与成事”话题作文
就原材料看,“谋事”是过程,“成事”是结果。前者强调了“人为”,后者强调“天定”。
这样就为这个话题做了一定的。“谋事”:计划、规划事情,是个努力过程;“成事”不能“靠天”而还是靠人。或者将“天”理解为“机遇的把握”“顺应自然与环境”或将“在天”理解为一种淡定的心态强调重视过程品味过程。
事在人为,成事首先要谋事
思路举例:
谋事先谋己。个人能力——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相如一怒,完璧归赵。而项羽刚愎自用,四面楚歌。赵括纸上谈兵,只能全军覆没。韩信手胯下之辱又何妨?其勇在彼而不在此。谋己是最基本的自我审视能力,好高务远,师心自用,自以为是都是谋事的大敌,自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谋事谋己更要谋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雾弥漫,却草船借箭,“谋”的正是对曹操生性多疑;一曲空城计,唱了多少年,谋的是“司马懿知我一生谨慎,料我必不会行此险着”。庞涓毙命马陵道上,正是因为既心胸狭窄,更不能谋孙膑之智更胜于己;而孙膑却能看出“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以因势利导之。鸿门宴上,霸王看到的是自己的不可一世,何曾看到软弱的刘邦的背后的“老谋深算”?谋人其实就是谋成事需要的社会背景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智慧的人总会从看似简单的人际表象,看出背后的来,军事上的“相机而动”“因势利导”其实也正是谋人之后的的智慧行动。
谋的最高层次,可谓“谋天”。天是什么?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古人强调为将者要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中要能游走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赤壁之战上,若无借东风,虽万事俱备,依然是功败垂成。面对复杂的人际环境,诸葛分析了各种力量与人的心态,舌战群儒;此后“周瑜打黄盖”“阚泽下降书”“连环计”环环相扣,精彩纷呈,孙刘联盟,痛击曹操。谋天,就是审时度势,胸怀大局;决不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托词。
天时不是上帝,而是机会机遇是环境是人际。不利的环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却结束了拿破仑成就了威灵顿;纷繁芜杂的社会拒绝了偏执者,却接纳了豁达者;金融风暴可击倒盲目者,却使冷静者更沉稳。无法改变自然却可以借助自然,无法改变社会却可以换种心态换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谋有多深,生活有多精彩。
成事非谋不可。需要智慧,眼光,胸怀和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