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管理方向)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制造工程和/或材料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通常为2-3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管理
四、课程学习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环节7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专业必修环节由专业实践课、工程管理综合实践等部分构成,共7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专业实践要求。
专业实践环节由专业实践课、工程管理综合实践等部分构成,共7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不少于2学分(含调研报告);工程管理综合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习2学分(含企业课堂)、专业讲座与专题讨论1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含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企业实习包括企业实习及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实习时间最少不低于8周;在课程学习期间定期举办讲座与研讨会。 2、开题报告要求
在硕士阶段提交开题报告一篇,开题报告最迟应在入学后的1年内完成。 3、专业外语要求
熟练阅读和翻译工程管理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 4、发表论文要求
鼓励在工程管理、材料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方向领域的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但发表论文不作为毕业学位审核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要求: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在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类型。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面规范。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课 程 设 置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 研究生英语交流能力 公共课 ******** 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 分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学时 16 16 24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上课 学期 春/秋 夏/冬 必修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 秋 冬 秋冬 冬 冬 冬 冬 冬 专业选修课,至少10学分 基础专业学位课至少6学分 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 备 注 专业基础学位课******** 产业经济学前沿专题 ******** 工业工程中的数学方法 ******** 质量工程 ******** 材料工程产业及发展 ******** 材料加工技术 专业方向课******** 材料研究进展 ******** 能源材料基础 ******** 新型无机材料 ******** 复合材料工程 ******** 精益制造及过程管理 ******** 产品数据管理原理与技术 ******** 供应链管理原理及技术 ******** 知识工程 ******** 现代工业系统工程学 专业实践课(含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环节(含企业实习) 专业讲座与专题讨论 读书报告 2 2 2 2 2 2 2 1 2 32 32 32 32 32 32 32 16 32 秋 冬 冬 冬 秋冬 必修环节7学分 专业必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