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质量问题的探讨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既要满足居民的生活生产多种需要,更要从地震防护,防水防渗漏等各种因素对建筑结构做出性能设计,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做出科学严谨的设计,实现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统一,为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质量,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仅是基于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更是进行着综合考察的实施基于建筑结构的性能设计,从建筑结构各部分构件的尺寸,刚度,承载力,剪力墙的布置均匀程度,和抗震等级等各个方便从细节处综合考虑,做出结构设计,使得建筑不仅可以完美的发挥出建筑应有的功能,完全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更能在抗震上更具有优势,同时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外观上,兼具有美学赏析价值。功能齐全,设计科学,抗震强度高,外表美观等,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1.建筑结构设计要做好对各种尺寸的把握。
建筑是现代城市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尺寸的大小,关系到建筑居民采光,视觉效果,和城市建筑整体的风貌,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对建筑结构
的高度,宽度等一系列方面,做出严密科学的勘探测量,采集到真实准确的数据,设计做好准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候,要对建筑的整体长宽高,和整个城市的城市尺度,附近周边的街道宽度等各种尺寸都严格的区分,严格执行设计标准,不可以将各种指标混合使用,同时,要促进建筑内外尺度的科学统一,促进建筑尺度和周边街道,周边建筑的尺度和谐统一,既可以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主动性创造性,又可以使得建筑和城市整体融合一起,造成完美的艺术效果。
2.要坚持建筑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建筑是现代新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方式,到目前为止,多用于民用,对提高居民的生活住宿舒适度,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建筑结构设计时候,必须本着以人文本的民本思想,坚持从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出发,严格贴切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从电梯的安装,到门窗采光设计,到室内外的基本绿化,对整个建筑主体的节能设备选择安装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综合考虑,不遗不漏,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做出科学严密的设计,保证建筑各个部分功能的完整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周边的建筑风格,合理利用周边的生态人文景观,从神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的整体做出艺术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既具有个性,又可以和周围城市的整体的自然人文环境相互融合,实现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融合,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处关键。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质量问题的探讨分析 1.充分收集资料,准确确定计算参数
建设工程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设计所要涉及的参数也会具有特殊性。例如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地震烈度、场地土类别等参数的选取,我们就要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及此工程的地质报告确定,再譬如墙体围护主要材料各地区都会有差异,根据实际采用的材料来确定墙体荷载就变得很关键。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重要建筑还要根据试验、类似工程经验来确定各种参数的取值。在着手设计前,充分收集设计所需资料、规范,根据具体的地域、工程类型准确确定计算参数,不仅可以使设计计算准确可靠,也能避免因参数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费、返工等。 2.正确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建筑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工程师在计算机上进行结构分析工作,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大部分的图纸设计,因此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功能、正确使用设计软件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水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t_程部开发的pkpm系列微机建筑工程cad系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深圳市广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广厦建筑结构cad等等都是比较优秀的建筑设计软件,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与autocad兼容,可操作性强。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软件都是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结合不同的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加以模拟简化得来,因而设计软件都有一个有效使用期限和合理适用范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
越大,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了解所使用软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熟悉和掌握各项参数的选取条件,真正做到计算机为人服务,为工程设计服务。 3.加强抗震设计的理念
由于地震的不可预见性,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最大限度的“抗震”而不是“防震”。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我们不断地从地震后的房屋中汲取经验教训,结构工程师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严格按照“抗规”中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只有做到了有效的抗震设计才能有效的降低地震突然发生的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0年86发生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量砌体结构发生整体倒塌,倒塌的主要原因有建筑材料质量低劣、结构不合理、结构传力途径不明确和抗震构造不规范,而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设计人员的合理设计,抗震能力极差,地震来时极易倒塌。而智利发生的里氏8.8级特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较少,原因就是智力很多公共及民用建筑都采用了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结构(钢结构质量轻、强度高,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发生强烈地震时,钢结构只会变形,而不会崩塌和断裂)。 4.制定可行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实现质量目标和具体组织与协调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各个工作部门、生产经营各环节质量工作的工作的指导策略。每个企业的具体质量管理计划都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不仅估计外部的长远利益的获取,还要顾及当前的质量利益的
权衡,在内部的质量管理计划管理工作上也要合理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设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做好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5.建立信息的反馈电子平台
质量信息是企业对建筑物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他涵盖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各个安全数据信息,可以使得企业很好的对各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及整理。企业质量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方面来自外部信息,包括用户、原材料和构配规范质量建设,离开这些信息,质量管理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一方面来自企业相关的质量信息,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工程参与建设部门,上级的监管部门等有关系的单位,另一个是来自企业自身对工程质量的检验验收,通过对工程建设的检测,获取建筑物质量信息,从而获得管理的信息基础,因此企业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6.确保工程的保质保量
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是建筑物的质量形成过程,这个阶段必须严把质量严格按照计划方案进行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机制,负责任的检测建筑物,对一些不符合施工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予以停工整顿,彻查施工工作。不断使得施工的过程能够安全高效合理有据的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检查验收的过程中,要主动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人员的操作问题,我们要经过自查互查等方式提高施工责任人的自律意识,主动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要总结施工问题出现的规律和经验,不断推动施工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针对收集整理的质量
数据,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整改和解决方案,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建筑物的质量会在交付给用户时得到检验,因此设计方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确保用户在使用时安全高效。并且在施工方要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做好信息的反馈收集工作,不断听取用户的改进意见,不断完善自身的工程质量,建设好的高质量的工程。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质量问题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通力合作,促进二者的协调。 参考文献:
[1]吕洪峰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错误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年5期
[2]周德印 如何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