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周教案
第六单集体备高敏杨秋鲜 牛海蕊 单元 课成员 陈莹董翻领 祁淑芳 元 上课人 董翻领 课型 课题 多媒体 24.日记两则 知识与 技能 上课 2013年 12月 2 日 时间 教学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内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小女孩的两次梦品读,体会妈妈和小女孩的爱心。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1. 用一定方法自主识字写字。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引导点拔法、品读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本课总课时数 导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个性练习 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 自由读课文 写的两篇日记)。 开火车读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字 2.同桌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3.熟读课文,巧记生字。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法记住它。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2、“我”的梦没开火车认读实现的心情读出来。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生字。 帮助感悟。) 读词语 读书 妹妹 帮助 书包 学校 少年儿童 生字开花; 晴( )( )( ) 娘( )( )( ) 粉( )( )( ) 好( )( )( )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高敏杨秋鲜 牛海蕊 单元 课成员 陈莹董翻领 祁淑芳 课型 课题 多媒体 25古诗两首 六 上课人 董翻领 上课 2013年 12月 3、4 日 时间 教学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内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知识与 技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用学的方法自主识字、写字,在对诗歌内容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背难点 诵。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引导教学法 情景导入等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本课总课时数 导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齐读课文 小组讨论 分组读课文 1.认识生字。 客 何 赠 汪 舟 欲 踏 谭 2. 我会组词: 何( )( ) 课( )( ) 音( )( ) 娘( ) ( )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学习古诗 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比一比,再组词。 王( ) 汪 各( ) 客( ) 立( ) 音( ) 可( ) 何( )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轻声读古诗 指名朗读古 诗 我会填一填。 舟:共( )画, 第五画是( )。 乘:共( )画,第九画是( ) 讨论交流,了 音:共( )画, 解诗意。 ( )结构。 同学试背。 十二、总结学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六单集体备高敏杨秋鲜 牛海蕊 单元 课成员 陈莹董翻领 祁淑芳 元 上课人 董翻领 课型 课题 多媒体 语文园地六 知识与 技能 上课 2013年 12月 5 、 6 日 时间 教学 认识生字、朗读小短文 内容 教学目标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完成口语交际。 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引导点拔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本课总课时数 导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个性练习 一、预习提要 1、读读“我会认”的生字。 二、互助学习 1互相听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2、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的? 三、教师重点讲解 (一)我的发现 认下面的生字: 自由读课文 历 贡 肯 扇 开火车读生 确 愁 厉 字,怎么记住这 些生字。 :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3、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 识记生字。 4、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开火车认读这种构字特点。 5、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生字。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小组内讨论 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能再说几个( )的( ) 4、小组读,全班读。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五单元课文。 集体交流 读词语 读书 妹妹 帮助 书包 学校 少年儿童 生字开花; 晴( )( )( ) 娘( )( )( ) 粉( )( )( ) 好( )( )( )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要 课外收集儿歌,读一读。 二、互助学习 互相展示课外收集的儿歌。 三、教师重点讲解 (一)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 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二)我会读 1、结合字音,学生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自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 7、教师与学生一起读。 8、师:藤和瓜好、蜂和花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那还有什么和什么好? (三)展示台 1、互相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结合“展示台”的《爱的奉献》或者其他歌曲,说说为什么要关爱残疾 3、朗读有关残疾人的故事或其 四、课堂作业 朗读儿歌《谁和谁好》。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预习提要 思考:如果我们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互助学习 交流:如果我们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三、教师重点讲解 自由读小短 文 填合适的词语; ( )的树叶 ( )的冬天 四人小组用自( )的地毯 己喜欢的方式( )的羽毛 读 ( )的房子 ( )的马路 指名说一说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人,因为他们 的身体有缺陷,生活、学习常常会遇到一些 困难,比如我们班的杨洲同学,大家说说看, 他遇到过哪些困难。如果是其他的人呢?还小组讨论: 残疾人遇到过我会填。 可能会遇到些什么困难? 哪些困难。你又 残疾人多么不幸阿,他们多么需要别人会怎么做? 健康的( ) 羡慕的( ) 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照顾他们, 寒冷的( ) 他们会很高兴,帮助了需要的人,我们也能遥远的( ) 心爱的( ) 得到快乐。 火红的( ) (二)想想说说 你能说说大家是怎么帮助杨洲的吗?如想想说说 果你的身边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 又会怎么做?小组讨论。 选出代表,看看谁是最有爱心的孩子。 表扬说得好的孩子,评出爱心大使。 (三)议议说说 (一)谈话引入 遇到一下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 议议说说 2、在公共汽车上来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残疾 人 3、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 4、一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 (四)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总结: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反思 单 元 第六单元 优点 内 容 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教师 董翻领 不足及改进措施 本组教材围绕“情感教育,培 养爱心”,这个主题展开,课文内容贴不足: 近学生生活,故事情节有趣生动,文中配有挂图,图与语言生字相结合,使学生乐于接受课文内容,例如《窗前的气1.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 2.朗读课文不够熟练,导致《窗前的气球》理解不够深。 球》这篇课文,利用图文结合,更好地3.没有注意把握课文相同段式的结构表现了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互相鼓励结特点,采取“重点引导与扶放结合”的彼此带来心灵上的喜悦,《假如》、让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没有自己练习的学生发挥想象,用马良的神笔作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机会。 4.小组合作没有充分的表现。 改进措施: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喜爱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天听讲的好习惯。 性,本组课文我利用插图吸引学生的注2. 平时多训练学生的朗读课文,多听听课文范读。 意力,使他们集中聚力到课堂教学中,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学习。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相信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其中的道理,但学生缺乏归纳,因此,教师加以概括,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