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6.A 7.A 8.A 9.A 10.D 11.B 12.A 13.A 14.B 15.A 16.D
二、 多项选择题:
17.ABD 18.BCD 19.CD 20.ABCD 21.ABC 22.AB 23.ABC 24.ABCD 25.ABD 26.ABC 27.BCD 28.ABC 29.ABD 30.ACD 31.AC 32.ABCD 33.ABD
三、 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具体的又是历史的,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加以分析。 35.【答案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者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完善的。所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东西是统一的分不开。
(3)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在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36.【答案要点】
(1)亚当斯的论断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寻找借口,为英国侵华战争开脱罪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是出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该论断说明西方列强在对话政策方面是一致的。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但这是列强侵华的客观后果,绝不是主观愿望。列强的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
37.【答案要点】
(1)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理性爱国;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将其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应树立如下观念:不管身处何地,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8.【答案要点】
(1)“G2”是美国单方面提出的,中国从未赞成过这一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时中国也认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有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2)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稳定、合作、向上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中美合作至关重要。中美间的对抗必然对两国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重大威胁。简言之,中美之间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成为伙伴比成为对手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