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来源:化拓教育网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事故发生,保证生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生产班组和职能部门各行政科(室)的安全生产管理。

3 安全管理机构

3.1 安全质量部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归口部门。

3.2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班组长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掌握员工的生理、心理变化。

3.3班组安全员应热心班组安全工作,密切联系组员,勇于坚持原则,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善于发现各种事故隐患,并协助班组长及时采取对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3.4班组长应经过系统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才能上岗。

3.5班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班组安全管理,并服从班组长的领导,共同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 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4.1 认真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原则,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责。

4.2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召开每天班前会和每周班组安全学习会,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

4.3 根据班组生产任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4.5 模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肃劳动纪律,坚决查处各种违章现象。做到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坚决抵制各类违章行为出现。

4.6 认真做好新员工、劳务工进入公司时“三级教育”中的班组安全教育,在正式操作之前,指定专人负责带领。

4.7 根据班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作业人员及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并根据每个人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及安全技能合理使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4.8 认真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的记录工作。重视班组安全建设,注意发挥全体班组成员作用,努力构建“文明班组、安全班组、和谐班组”。

4.9 定期自查生产中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要采取可靠的临时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10 发生事故要及时、准确上报,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全班组员工认真分析、吸取教训、落实防范措施。

4.11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评比活动,认真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的记录及工伤、火灾等事故的登记工作。

5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5.1 以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建立健全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班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把安全生产和各类奖惩制度挂钩。

5.2 定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如每天的班前安全交底会议等),协调并落实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复工换岗人员上岗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等。

5.3 通过各种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法规、制度宣传,典型事故学习分析,规范操作教育,技术比赛和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等。

5.4 坚持班组安全检查制度,每天对设备、安全装置、作业场所及组员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 5.5 积极实行切实有效、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5.5.1 认真召开每天班前会和每周班组安全学习会,通过组长布置及安全交底、员工自我对照安全规章制度等方式,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5.5.2 落实“三互”原则。班组成员间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保护,相互配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制度,形成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机制。

5.5.3 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记录,做好班组安全活动记录、隐患排查整改记录、安全教育记录等。

5.5.4 开展“三无”(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和“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5.5.5 推行“全员安全承诺”制,签订安全承诺书。规范员工作业过程中的个人行为,明确个人在安全生产中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责任。

5.5.6 运用“6S”管理方法、安全检查表、点检制度等科学管理方式提高事故预测、预控、预防能力,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5.5.7 不断努力创建“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使班组做到管理科学化、作业环境和谐有序化,岗位操作规范化,以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5.8 开展“6S”活动,加强定置管理及目视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6 班组安全建设的验收和考核

班组验收和考核办法按《班组安全建设验收考核标准》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