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国宝——大熊猫》准确,生动,平实
准确,生动,平实
——品味《国宝——大熊猫》的语言特点
在《国宝——大熊猫》这篇科普说明文中,作者运用准确、生动、平实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现了它可爱、机警、珍贵的特点。
一、准确精当
★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笨重肥大”“摇摇晃晃”,表现了大熊猫的笨重;“高明”“灵活”,表现了大熊猫的灵巧。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将大熊猫的可爱样子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躲藏”一词很有趣味,受到惊扰的大熊猫,不是愤怒吼叫或反击,而是“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这突现了它温驯、机警的特点。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估计”“只有”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大熊猫数量的稀少,突现了大熊猫的珍贵,紧扣了说明对象——“国宝——大熊猫”。
二、生动形象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这段话多用四字短语,句式整齐,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大熊猫的体态、毛色和面部特点。“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大熊猫的样子描写得形象逼真,富有情趣,招人喜爱。
三、平实具体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这段话抓住了大熊猫喜爱食竹和食量很大的特点,用平实的语言和具体数字加以解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