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模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模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湖南省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册》 二、工程概况
湖南省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第6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15+420.00~K118+300。00,全长2。909Km,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6m,设计时速100Km/h。
夏家大桥位于26.0m的分离式路基上,桥梁全长365。04m,最大桥高20.1m。下部构造采用等截面双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柱式桥台。右线上部构造分四联,采用4跨或者5跨一联,先简支后连续,分联布置为5×20+4×20+4×20+5×2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左线上部构造分四联,先简支后连续,分联布置5×20+4×20+4×20+5×20m为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桥台处采用80型伸缩缝,相临两联桥墩处采用120型伸缩缝,桥台和伸缩缝处采用GYZF4200×51板式橡胶支座,现浇连续段桥墩处采用GYZF300×74板式橡胶支座。
沅水大桥跨越沅江,桥梁全长798。12m。桥型布置自溆浦至怀化岸2×25m(C50现浇连续箱梁)+58+4×100+58m(C55悬浇刚构箱梁)+9×25m(C50现浇连续箱梁)。0#桥台左幅采用柱式桥台,右幅采用肋板式桥台,17#桥台采用三肋板式桥台。25m现浇连续箱梁下部结
- 1 -
构,当箱梁顶板宽度为17m时采用三桩三柱式桥墩,箱梁顶板宽度小于17m时采用双桩双柱式桥墩.
100m预应力变截面钢构箱梁主桥桥墩采用双肢薄壁式墩,墩壁中心间距6.0m,截面6。75m×1.0m的矩形薄壁墩顶与箱梁和承台相交部位均设置梗肋。跨径布置为58m+4×100m+58m,单箱单室箱型截面,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中线处根部梁高600cm,跨中梁高300cm,箱梁顶板宽1275cm,底板宽675cm,悬臂长300cm,箱梁顶板厚28cm,底板厚60~30cm,腹板厚70~45cm.主桥按3~7号墩共五个“T”对称悬臂现浇施工,除0号梁段采用搭设托架浇注完成外,其余梁段采用挂蓝悬浇,悬浇最重梁段为1075KN.
三、模板概述
模板是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规定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结构物,一般包括由面板、肋组成的单块模板及其支承结构和锚固件等。我标段采用的是钢模板.
模板施工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维修(护)等工作在内的系统工作,涉及模板拆装专用机具和起重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 2 - 设计制作 组装、运输 安装、调整
浇筑混凝土、预埋锚固件 拆 除模板施工流程图
四、模板设计的基本要求
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现场条件,砼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及有关的模板技术规范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包括模板板面,支撑系统,及连接配件的设计,模板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砼结构及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以及相互位置的准确.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可靠的支承新浇砼的重量或测压力及施工过程中附加给模板的全部荷载,并保证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3、构造简单,拆除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养护;有特殊要求或操作程序复杂的模板应同时制定操作规程。
4、模板接连严密,不得渗浆。
5、安全附件齐全,安全设施、操作环境满足作业要求。 6、每完成一道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制度,不合格的部位不通过,不留隐患。
五、模板荷载及组合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2、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3、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 3 -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6、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7、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组合荷载 模板类别 计算承载能力 梁模板的底板及支架 梁的侧面模板 六、受力验算
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均布荷载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恒载分项系数×恒载标准值+活载分项系数×活载标准值)。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三级建筑:0.9,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
1、抱箍的计算说明 1)、荷载计算 ⑴。钢筋混凝土荷载
混凝土12m³,ρ=2600kg/m³,系数取k=1。2 P1=12×2600×1。2=37440kg=374。4KN ⑵。模板荷载
整体钢模、底模及侧模总重:P2=25KN ⑶。施工荷载取P3=2.5KN
- 4 -
验算刚度 1、2、7 6 1、2、3、4、7 5、6
⑷.槽钢、横梁荷载取P4=15KN
总荷载为P总=P1+P2+P3+P4=416.9KN 2)抱箍应力验算 ⑴。抱箍压力计算
钢与混凝土滑动磨擦系数取μ=0。4
则抱箍与立柱间的作用力为:416.9/0.4=1042。25KN 每个抱箍上压力为:1042.25/2= 521。125 ⑵。螺栓应力计算 螺栓抗拉能力:
N=π(2d-1.876t)2[σv]/16 d—螺栓杆的直径 t—螺纹间距
[σv]—抗拉容许应力,取110Mpa. 拟采用d=22mm, t=2mm的螺栓,则
N=π(2×0。022-1.876×0。002)2×110×106/16 =35KN
每个抱箍所用螺栓数量n≥1122。1/35=32个,每个抱箍拟用螺栓2×18=36个,满足设计要求。
螺栓中心间距:3d<L<24δ d—螺杆直径,d=22mm; δ—翼板厚度,δ=1。4cm; L—螺杆中心间距.
- 5 -
即6.6cm<L<33。6cm 拟采用L=7cm,满足设计要求。
螺杆中心距翼板边的距离:2d<l<8δ(12cm,取小者) d—螺杆直径,d=22mm; δ—翼板厚度,δ=1。4cm; l—螺杆中心距翼板边的距离。 即4。4cm<l<11。2cm 拟采用l=10cm,满足设计要求。 ⑶.翼板剪切力验算
每块翼板承受荷载为Q=P总/4=897.7/4=424.4KN [Q]=2×0。7h0 lf×85MPa h0:三角形焊缝斜边长; lf:焊缝长度;
[Q]=2×0.7×20mm×400mm×85KN/mm2=95.2×104KN [Q]> Q,满足设计要求。 2、缆风绳受力分析
模板顶部对称设有1组4根缆风绳,缆风绳型号6×19W+IWR,直径12mm,与地面夹角45~50°,缆风绳与模板、地锚之间,分别采用钢丝绳夹和手拉葫芦连接。
缆风绳的拉力应能保证模板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倾覆。计算时取以下两种荷载效应的较大值:砼浇注之前,模板自重和可能出现的最大风荷载;浇注过程中,模板自重、其它施工荷载以及6级风荷载
- 6 -
(吊车作业最大风力)。缆风绳的设计拉力一般由第一种情况控制。
计算模板缆风绳的设计拉力。已知:模板整体抗倾覆稳定系数1。3,自重4.5KN/m;缆风绳重5。84N/m,最小破断拉力80。5KN;当地设计基准风速25。7m/s,施工阶段的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0。75[3]。根据模板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得:
缆风绳设计拉力≈地锚设计荷载=17。9KN
缆风绳跨中垂度=56mm≈L/450(L为缆风绳水平投影长度)[4] 缆风绳安全系数=80.5/17。9=4。5>3。5满足要求. 3、地锚
粘性土地基,14号工字钢桩式地锚,打入深度1.0~1.5m.经计算,地锚承载力=25.6 KN.而缆风绳设计拉力=17.9KN<25。6KN,满足要求.
以墩柱为例,墩柱缆风绳及地锚示意图:
- 7 -
七、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当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刚摸、构件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接或连接螺栓是不是符合要求;
2、材质以及构件拼接头是否牢固等,同时还要排除模板工程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做到,现场防护设施齐全;
3、在地面上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绝缘,漏电保护装置齐全,并做好模板垂直运输。
4、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在模板施工前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工艺、必须通过试验,培训操作人员。
5、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米或2米以上时,根据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安全的操作架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及施工区或设警示牌,避免伤及行人,操作人员通行通过过道,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面堆放模板料,高处支模工人的人具不用时要放入工具袋内,不得随意将工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
八、组装、运输 1、组装要求
1)模板组装前,对模板系统各部件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有严重缺损、碰伤变形等缺陷的部件不得使用。
2)组装现场须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 8 -
3)模板系统的各部件齐全,连接牢固,组装好的模板要根据其结构特点整齐放置,保证稳定。
2、运输
1)使用吊机装卸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须持证上岗,配合装卸车的人员谨防被模板压伤、挤伤或从车厢上踏空坠落。
2)运输车辆须满足运载要求,超长、超宽、超高时要有专项运输安全措施,模板必须捆绑固定.
3)车辆驾驶员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车速不宜过快,谨防模板下滑、倾倒或途中挂线。
4)严禁人货混装。
5)模板吊运时,必须由起重人员进行指挥、挂钩,模板捆绑必须紧固,下系牵引绳,禁止单点起吊,禁止在模板内夹带其它物件,模板各种扣件、连接件、配件等须装在工具袋内,须吊运时,必须使用吊篮。
九、安装、调整
1、模板的安装调整须按程序进行,在上一道工序未完成或经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大块模板、整体模板等在吊装时应使用专用吊耳或设计规定的吊点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装,模板就位并连接牢靠后方可摘钩。
3、特殊部位或特殊模板的安装、使用、调整必须遵守模板设计中的相关规定。
- 9 -
4、模板的支承结构、围令、拉条、锚固件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不得偷工减料、简化结构及附件。
5、模板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等不合格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剪刀撑、拉杆连接牢固。
6、安装基础及地下工程组合钢模板时,要认真检查槽帮土壤或岩石的稳定情况,有无裂缝或塌方的危险;槽两边1m内不得堆码模板;向槽内运送模板等材料时应使用吊机、溜槽或用绳索吊下,人员上下要设梯道;模板要平放,不得靠在槽帮上;分层、分段支模板时,应边组装边安设模板支承杆件,下层模板就位校正并支撑牢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7、支立墩柱模板,其支柱斜撑均要支实,拉杆要牢固,主要解决垂直度、施工时的侧向稳定及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问题,必要时搭设有施工脚手架.
8、盖梁模板施工时,当梁的跨度≥4m时,应使梁底模板中部略为起拱,以防止由于灌注混凝土后跨中梁底下垂。
9、墙体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墙体模板的刚度,并设置足够的支撑,以确保模板不变形和发生位移;为保证墙体的厚度,墙板内应加撑头或对位螺栓,
10、特殊结构或受力较大的承重模板,应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拟定安全操作程序、保证措施,考虑立、拆方便.
十、模板拆除
1、拆除基本要求: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
- 10 -
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2、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的侧模板,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
3、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50%~75%,梁75%~100%,悬臂构件,砼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拆模。拆模时,模板下方不能站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上下呼应不能猛撬,以致大片塌落,吊装拆除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方可吊运。
5、基坑内模板拆除,应注意基坑过坡的稳定,特别是拆除模板支撑时,可能使边坡上发生振动,因而塌方,拆除模板应及时运到离基坑较远的地方进行清理。
6、模板的拆除应按拆模程序进行;拆支柱时,应先拆板柱,后拆梁的支柱;拆除时不能硬撬、硬砸;不能采用大面积同时撬落和拉倒的方法拆模,应分段分层从一端退拆,统一指挥。
7、大面积的拆除或拆除承重模板、多卡模板、整体模板、特殊模板、结构复杂模板等要有熟练工人带班指导,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根据具体施工环境设置安全哨、安全警戒。
8、拆除预制件模板时,应边拆边加支撑支牢,以防构件倾倒。 9、拆除的模板不得乱丢、乱放,谨防模板滑落和砸坏电缆、管线
- 11 -
等.
十一、模板清理
1、模板及支撑部件拆除后,应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区域,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应将模板及支撑部位上粘结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以免在下次使用中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2、清理中,可使用木工锤、小铁铲、钢丝刷等工具,采用铲刷或振动法进行清理,不得任意敲打模板及支撑部件,以防损坏;木质模板应及时起钉补洞;应及时清理出交通路线和安全通道,以便施工人员通行方便和应急意外事件的需要;
3、模板清理后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周转使用;模板工程施工中和完成后,应注意清理混凝土接头处的垃圾或污染,必要时应留设一定的清垃圾口,采用人工吸尘器抽吸、水冲等方法进行清理.
十二、模板存放、防倾倒措施
拆除的模板不得随意往下仍,须向下传递至地面,连续的模板须一次性拆除完毕,以免落下伤人,模板向下传递时,多个模板应扎牢,模板应有放在防雨,排水措施良好的场地,下垫木楞离地面高度≥10cm;模板须分规格存放,将表面浮灰全部清理干净,并刷隔离剂,堆放平整,无晃动,成堆模板堆放高度不大于1.8米,各堆放应有一定间距,以免发生碰撞而倾倒,基场内无积水.
十三、安全技术要求
支撑材料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
- 12 -
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土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1、基本要求
1)作业人员规范使用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作业;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2)登高作业、排架作业须遵守高空作业、架子工相关规定,作业人员无禁忌症。
3)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操作过程,大型模板(多卡模板、整体模板、预制模板等)的吊装必须由起重工指挥,起吊前须检查模板结构是否牢固可靠.
4)使用的斧头、铁锤、扳手等工具,柄把上系绳子,以防使用中脱手坠落;工具、U形卡、蝴蝶卡等须装在工具袋里,传递中禁止相互抛掷;使用中经常检查手柄,以防松动脱落。
5)有钉子的木板禁止在施工现场乱放,不能及时清理时,必须将钉子砸弯或拔出,以防扎脚。
6)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布设交通通道,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挂设安全网、搭设护栏和防护棚。
7)禁止将安全带(绳)系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8)禁止上下同时作业,拆、立模时,下部须设警戒,在竖井、门洞等封闭隐蔽部位作业时,上部(外部)须设安全哨.
9)在木模板、木榀架,脚手架等部位作业时,谨防焊碴、照明灯具等引燃保温材料、安全网、跳板等而引发火灾。
- 13 -
10)光线不好或遇恶劣天气时,不得拆、立模板。 2、基础工程模板
基础工程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 发现有塌方危险时,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施工后,方能开始作业,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基坑上边缘1米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分层分价的柱模支模,要待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模板。
3、砼柱模板
柱模板支撑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筋,钢丝绳拉接牢固,避免柱模整体歪斜甚至倾倒,柱箍的间距及拉接设置必须依照设计要求.
4、梁板支模
梁板支模,应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避免上下同时作业,上下支架的立架的立柱应垂直,支架的层间垫板应平整。
现浇时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施工方法,在已拆除模板的结构上,支模要验算结构的承载力是否能承受上部支模的荷载,若承载力不够,必须附加临时支架、加固或事先保留该模板支柱。
5、安全注意事项
(1)、模板作业场地
1)模板作业场地的布置。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废料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必需的防火器
- 14 -
具。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
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元木垛高不得超过3m,垛距不得小于 1。5m,成材垛高一般不得超过 4m,每增加 0。5m应加设横木。垛距不得小于1m。作业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路。
4)下班前应将锯末、木屑、刨花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要运出场地进行妥善处理.
(2)、模板制作
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丝孔过多、开裂等材料。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
2)制作钢木结合楼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立即修好。 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集好,不得随地乱扔。
(3)、模板支立及拆除
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
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
- 15 -
倾覆。
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用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
7)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顾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
8)拆除模板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碰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拆下带钉木料,应随即将钉子拔掉。
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拉紧,缓慢送下。
10)高边坡下方拆立模时,坡顶须设安全哨监护,边坡不稳或危石未排除、边坡松软、龟裂等情况下,禁止进行拆立模作业.
11)高处、悬臂、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应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事先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12)斜坡面立模时,模板必须支撑牢固,考虑人员站立等因素,
- 16 -
谨防模板在支立过程中或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垮塌.
13)立模中,如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底脚、临时拉条等固定牢靠;拆模间歇时,须将已松动的模板、支撑等拆除、运走并妥善堆放,以防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4)模板上如有预留洞,安装后应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拆模后随时将洞口盖好,形成的临空面、开放部位要及时加设防护栏杆。
15)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禁止在悬吊式模板、立好的模板顶部行走,禁止在模板拉杆、支撑及外露拉条头上攀登。
16)模板的拉条不应弯曲,拉条直径不小于14mm,焊接牢固,割除外露螺杆、钢筋头时应接住,不得任其自由下落.
17)模板的支撑,不得撑在脚手架上,承重模板的支撑架必须按设计方案搭设(支撑系统施工安全要求见“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在脚手架、平台上拆、立模时,模板堆放整齐、稳定,堆放的量不得超过允许载重量。
18)拆、立组装的定型钢模板,必须由起重工指挥起吊,定位后必须装好插销、顶撑、底脚、拉条等紧固件,否则吊机不得脱钩,拆除时,必须挂钩并稍受力后,才准割除模板上口拉条。
19)模板作业人员要做好交接班记录,当班人员要把本班情况给下一班人员在现场交待清楚,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部位必须交待仔细;下一班作业人员操作前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对遗留问题进行
- 17 -
核实。
20)模板的检查、维护须针对检查对象编制检查表,落实检查责任人、检查时间(周期)。
十四、安全与环保措施
1、支摸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接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2、模板安装、拆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步骤进行,全面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在操作过程中设置专人指挥;
3、拆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倾斜的措施; 4、模板所用的脱模剂在施工现场不得乱扔,以防止影响环境质量;
5、模板放置时应满足自稳要求,两块大模板应采取板面相对的存放方法;
6、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完整有效,并应拆除一切临时支撑,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起重工必需持证上岗;
7、在模板拆除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8、拆模起吊时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拆净,在确无遗漏并保证模板与混凝土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
9、模板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所有漏电箱
- 18 -
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伤人;
10、模板拆除后,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板面相对停放之间,应留出50~60cm宽的人行通道,模板上方要进行固定;
11、施工现场不得将废模板油倾倒到地面,要指定专人定时清理废弃的海绵、胶条等。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