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方言词缀研究
第1期(总第103期)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1Ser.No.103
莱芜方言词缀研究
吕晓玲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70100)
摘 要:与普通话相比,方言中的词缀相对要丰富的多。而同其它地域方言一样,莱芜方言中的后缀比较多,前缀和中缀则为数甚少。关于莱芜方言词缀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就莱芜方言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缀做出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莱芜方言;词缀
中国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54(2010)01-0124-03
DOI:10.3969/J.ISSN.1008-3154.2010.01.040ResearchonAffixesofLaiwuDialect
LVXiao-ling
(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ComparedwithMandarin,dialectAffixesarerelativelymoreabundant.Andaswithotherregionaldi2alects,Laiwudialecthasmoresuffixes,andtheprefixesandinfixesareless.ResearchontheLaiwudialectaffixesisrareuntilnow,thereforethisarticlemakessomedescriptionandanalysisonaffixesofinnouns,theverbsandtheadjectivesinLaiwudialect.
Keywords:LaiwuDialect;Affixes
所谓词缀,即词缀词素,“它可以附加在词根上共同组成词干,所以词缀也是组成词干的词素。词缀词素又有前
[1]缀、中缀、后缀三种情况。”与普通话相比,方言中的词缀相
1.子
①
在莱芜方言中,名词后缀“子”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在具体词的构成上有差异。
(1)方言中带“子”尾,普通话中不带“子”尾,这在莱芜方言用得很普遍。细分一下,这又可以分为三类:
A.词根词素相同,方言中带“子”尾,普通话中不带“子”
对要丰富的多。而同其它地域方言一样,莱芜方言中的后缀比较多,前缀和中缀则为数甚少。本文试图就莱芜方言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缀做一下描写和分析。
一、名词词缀
名词词缀主要有前缀“二”和“大”,后缀“子”、“头”、
(放在第四部分一起讨论)。“蛋”、“的”、“巴”
(一)前缀
1.二
尾,有的普通话中带“儿”尾。
树枝子———树枝、床单子———床单、门楼子———门楼、葱叶子———葱叶、裤腰子———裤腰、鸡冠子———鸡冠、板凳子———板凳、算盘子———算盘、白菜帮子———白菜帮、
萝卜缨子———萝卜缨、茄合子———茄合、藕合子———藕合;
羊羔子———羊羔儿、麦穗子———麦穗儿、面条子———面条儿、
酒盅子———酒盅儿、坎肩子———坎肩儿、罗锅子———罗锅儿、
斜楞眼子———斜楞眼儿、光棍子———光棍儿。
B.部分词根词素相同,方言中带“子”尾,普通话中不带
“二”在莱芜方言中作前缀构成的词不多,它主要加在名词、动词前构成名词。这中名词大都指人,并且带有贬义色
彩。如:二记———傻、二杆子———半吊子(杆子在莱芜方言中指细长的棍子)、二指先生———阴阳先生。
2.大
“大”在莱芜方言中可以用在称谓名词前表示尊敬。如:大叔、大婶子、大兄弟、大哥哥、大姐姐、大妹妹。
在莱芜方言中,称呼别人一般按被称呼人在家中兄弟姐妹中的排行而加顺序词“大”、“二”、“三”等。而在上述那些称谓中,“大”并不一定表示被称呼人在家中兄弟姐妹中的排行中是老大,这只是一种敬称。
(二)后缀
收稿日期:2009-09-08
“子”尾。
芋头秧子———地瓜秧、老壶子———茶壶、汗溜子———汗衫、
蝎虎子———壁虎、电棒子———手电筒、眼蛋子———眼球、
—124 —
XUEBAO
2010年2月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Feb.2010
第1期(总第103期)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1Ser.No.103
家雀子———麻雀、洋车子———自行车、油炸果子———油条、
山药豆子———山药蛋、当耙子———铁耙子、蜂子———蜜蜂、
洋柿子———西红柿、酒晕子———酒鬼、哨子———口哨。
C.词根词素完全不同,方言中带“子”尾,普通话中不带
(二)后缀1.达
动词词缀ta汉字有“达”、“搭”、“嗒”等不同写法,但意义一样。本文写作“达”。莱芜方言中带“达”后缀的动词有很多。如:
(1)跳达、摔达、扭达、蹦达、踢达、蹬达、呲达;
(2)走达、颠达、拍达、捶达、说达、嚼达、溜达。
“子”尾。
滴滴水子———燕雀、尿罐子———夜壶、毛肆栏子———厕所、
棒槌子———玉米、梢牵子———蝉、花盖子———七星瓢虫、花子———猫、瓜子———巴掌、杌子———板凳、跋子———冰雹、耳屋子———偏房、交叉子———马扎、狗黑子\\黑瞎子———熊、棉片虎子———蝙蝠。
(2)莱芜方言中不带“子”尾,普通话中带“子”尾,即莱芜方言为“A”式,普通话为“A子”式。桃———桃子、鞋———鞋子、儿———儿子、茧———茧子、席———席子、碾———碾子。
2.头
这些动词带“达”后缀后大多增加了“随意”、“随便”、
“短暂”的语义。对于第(1)组词,一般说来,这些动作是不讨人喜欢的,带有贬义色彩。比如:你别在那尼蹦达咧,没点闺女样!而对于第二组词,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的。
这些词都有ABAB式和AABB式两种重叠形式,比如,跳达跳达,跳跳达达。但重叠后,大多数ABAB式的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重叠后的词的“随意”、“随便”、“短暂”义进一步加强。
2.拉
莱芜方言中带“拉”后缀的动词也很多。如:
(1)扑拉、划拉、胡拉、扒拉、铰拉、翻拉、挑拉、捎拉、拌拉、拖拉;
(2)扁拉、咪拉、舔拉、哈拉;
(3)绊拉、崴拉、趋拉、拖拉。
吃头、想头、去头、喝头、看头。
3.蛋
嘲巴蛋———傻子、傻瓜蛋———傻瓜、冻冻蛋———冰块、石头蛋———石头、坷拉蛋———土块、溜溜蛋———冰块、
邪鼓蛋———小孩(不好哄的)。此外,在莱芜方言中,“蛋”在“小厮”和“闺女”两个词后变异为“蛋蛋子(家)”。变异后的小厮/闺女蛋蛋子(家)带有一点贬义的意味。比如:你一个闺女蛋蛋子(家),别整天
)那些小厮蛋蛋子(家)到处跑。跟到(等于普通话中的“着”
二、动词词缀
莱芜方言中的动词词缀极为丰富,前缀很少,只有“胡”和“瞎”;后缀很多,有“达”、“拉”、“活”、“鼓”、“悠”等等。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前缀
1.胡
这些词都与人的身体某部位有关,大多带有“粗略的”、“随意”的语义。其中,第(1)组词与手有关,都可以进行AB2AB式重叠;第(2)组词与嘴及舌头有关,也都可以进行AB2
AB式重叠;第(3)组词与腿部及脚有关,除都可以进行AB2AB式重叠外,还可以进行AABB式重叠。
3.悠
在莱芜方言中,后缀“悠”的构词能力也比较强。如:转悠、晃悠、团悠、荡悠、捂悠、搓悠、逛悠、绻悠、挤悠。
这些动词带“悠”后缀后使动作带有“随意”、“悠闲”的语义。除“转悠”、“晃悠”、“荡悠”可以进行AABB式和AB2
AB式两种重叠外,其余的只能进行ABAB式重叠。此外,
“悠”后缀还可以构成“慢悠”、“焉悠”、“圆悠”。
4.活
“胡”有“胡乱”的意思,在莱芜方言中,一些动词加上“胡”前缀表明了说话人的一种讨厌、厌烦的态度。如:胡闹腾、胡作蹬、胡踢蹬、胡鼓精、胡罗罗。这些词一般用在否定句、命令句和警告句中。比如:
别胡罗罗咧,快走吧!
你老老实实地在这尼,别到处尼胡鼓精啊!
2.瞎
“活”作为后缀,语义已经虚化了很多。如:挨活、点活、吵活、对活、查活、敛活。此外,还可以构成形容词“忙活”。
5.鼓
“鼓”作为后缀,语义也已经很虚化了。如:捣鼓、憋鼓(指生闷气)、瓦鼓(指心里老是想着)、落鼓(指从井里打水时,水桶落入井底)。此外,还可以构成形容词“嘎鼓(指吝啬)”和“邪鼓(指事情很蹊跷或指大人的脾气很古怪或小孩不好哄)”
6.么
“瞎”有“白费劲”的意思。比如:瞎闹腾、瞎作蹬、瞎踢蹬、瞎鼓精、瞎罗罗。
在莱芜方言中,有些动词加上“瞎”前缀后,有时表示那些动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有的时候它的意思和加“胡”前缀差不多。这要具体看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和具体的语境。比如:
你光在那尼瞎闹腾老一晌午,啥用啊?别瞎闹腾咧,走吧!
“么”后缀使动作带有“随意”、“随便”的语义。如:添么(添加)、捞么(捞取)、合么/约么/估么(估计)、寻么(寻找)、猜么(猜一下)。
7.蹬
“蹬”的构词能力不是很强。比如:翻瞪、踢蹬、作蹬。
—125 —
XUEBAO
2010年2月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Feb.2010
第1期(总第103期)
8.查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1Ser.No.103
在莱芜方言的所有词缀中,“巴”的组合能力最强。无论是做名词、动词的后缀,还是做形容词的后缀,它的一个共同点是:它前面的词根词素只能是单音节的。
(一)用作名词后缀
如:哑巴、瘸巴、结巴(口吃的人)、嘲巴(有点傻的人)、泥巴、嘎巴(衣服上的污渍或油渍)。前四例都指生理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二)用作动词后缀
“巴”作为动词后缀时,其构词能力很强。如:
捏巴、撕巴、握巴、掐巴、捆巴、砸巴、填巴、添巴、洗巴、摞巴、剁巴、切巴、掰巴、煮巴、摁巴、堆巴、捶巴、抄巴、炒巴、叠巴、排巴、拍巴、贴巴、分巴、钻巴、缝巴、连巴、写巴、卸巴、缠巴、搂巴、扯巴、拢巴、刷巴。带“巴”后缀的动词都带有“胡乱地、草草地、随意地”干什么的语义。它们都可以进行ABAB式重叠。重叠后“胡乱地、草草地、随意地”干什么的语义进一步加强。(三)用作形容词后缀③
A.老巴———嫩巴、宽巴———窄巴;
B.俊巴———3丑巴、干巴———湿巴、紧巴/挤巴———松
如:抠查、扒查、刳查、刮查。三、形容词词缀
莱芜方言中的形容词词缀也很丰富。形容词加上不同的词缀后,使表意更加生动、形象。
(一)前缀
1.大和精
“大”和“精”可以用在正反义对立的单音节形容词前。大肥/大胖———精瘦、大长———精短、大厚———精薄、大宽———精窄、大高———精矮、大粗———精细大深———精浅、大远———精近。
这些词都可以进行ABAB式和ABB式重叠。
2.乎/乎乎
“乎”的构词能力比较强。比如:温乎、热乎、潮乎、湿乎、粘乎、辣乎、胖乎、邪乎、悬乎、脏乎、黑乎。“乎”使整个词具有“稍微的、有点”的语义。与单音形[2]
容词相比,显得语义轻微一些,相当于“有点儿A”。比如
“温乎”,指还温着,没凉,但不热了;“热乎”指还热着,不凉,但不烫。这些词除“邪乎”和“悬乎”外都可以进行ABB式重叠。“温乎”和“热乎”还可以进行ABAB式重叠,但重叠后变为动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者认为ABB式也可以看作“A+乎乎”的构词,而我们在此把它看作是“A乎”的重叠构形。其实这两种都符合汉语方言的事实。
3.溜/溜溜
巴;
C.3胖巴———瘦巴、3长巴———短巴、3高巴———矮
巴、
3大巴———小巴、3硬巴———软巴。
由上我们看到,正反面相对应的两个形容词都能带“巴”
后缀的并不多(A组);正面能带“巴”,反面不能带“巴”后缀的也不多(B组);正面不能带“巴”,反面能带“巴”后缀的比较多一些(C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莱芜方言中的后缀相当丰富。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词缀的构词能力很强。可以说,莱芜方言词缀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些形容词加“溜(溜)”后可以使形态更加鲜明。比如:酸溜、滑溜、尖溜、光溜。
同上面“乎”一样,这些词既可以看作是“A+溜溜”的构词,也可以看作是“A溜”的重叠构形。
4.实/实实
如:结实、壮实、敦实、厚实。
5.楞
如:斜楞、侧楞、立楞。
)6.着(莱芜方言中音同“到”如:冻着、热着、撑着、气着、吓着。
这些形容词加“着”后表示过于……而不舒服甚至生病,含有“致使”义。
7.得慌(莱芜方言中音同“得伤”,表示过于……)
如:气得慌、使得慌、晒得慌、饿得慌、冻得慌、烫得慌、板得慌、细得慌。
8.多音词缀“不拉叽”
注释:
①关于莱芜方言后缀“子”,另有文章专门分析、讨论。②“巴”作后缀的范围很广,在这一点上莱芜方言和黄河
(齐鲁书三角洲方言类似,沈兴华的《黄河三角洲方言研究》社,2005年版)中有具体论述。
③“巴”在莱芜方言中用于形容词后缀的情况类似于金乡方言,马凤如的《金乡方言志》中有论述。
苦不拉叽、酸不拉叽、甜不拉叽、灰不拉叽、黑不拉叽、嘲不拉叽。这些词都带有贬义色彩。
此外,莱芜方言中还有很多形容词后缀,比如:
血扑拉、甚扑拉、中不溜、黄样样、黄阑阑、呆儿呱唧、傻
(以上四例含贬义);白生(生)、儿呱唧、青须须、大发、细发
()。“发”的意义已虚化,分别指“大”和“细”
②
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通用后缀“巴”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
社,2004.71.
[2]马凤如.金乡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0.154.
(编辑:董蕾)
—126 —
XUEBA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