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构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表
工程项目名称:中交二航局哈南工业新城102国道与哈五路连接线工程 交底时间:2011年8月24日 工程项目 墩台、系梁、立柱、盖梁施工 192根立柱、48根系梁、2个桥台、48个盖梁 工程部位 进度K1+220- K2+690 2011年8月25日接受班组及有关人员 桥梁下构施工班组 工程数量 交 底 内 容 要求 -2011年9月31日 一 工程概况 跨运粮河桥全长1470m。桥台为薄壁桥台,桥台下设置单排7根直径为1.5m的钻孔灌注桩,横向为小系梁连接。桥墩为桩柱式桥墩,盖梁为矩形,盖梁下设置单排4根直径1.2m的立柱。共计2个承台及桥台,144根系梁,192根立柱,48个盖梁。承台、桥台、立柱、肋板、盖梁、桥台挡块、桥墩挡块施工土均采用C40混凝土现浇,系梁采用C30混凝土浇注。 二 施工方案 2.1 承台与系梁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2-1。 1
交 底 内 容 图2-1 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支护、排水 破桩头 桩 检 铺设、浇注垫层 钢筋加工 绑扎钢筋 测量放线 模板制作 安装侧模板 浇注混凝土 砼搅拌、运输 拆模养护 基坑回填 交 底 内 容 2.2台肋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2-2。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钢筋加绑扎钢筋 模板制模板安装 砼搅拌、浇注混凝土 拆模养护 图2-2 台肋施工工艺流程图 2.3 立柱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见详图2-3 搭设脚手架 绑扎钢筋 模板整体吊 浇注混凝土 拆模养护 图2-3 立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模板修整、 交 底 内 容 2.4 盖梁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见详图2-4 图2-4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 施工注意事项 3.1砼浇筑 钢筋及模板工程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砼浇筑,砼需要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30cm,振捣采用振捣棒,梅花型插振,插点间距20~25cm,采用“快插慢拔”原则。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10cm振捣,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避免碰撞模板。浇注立柱时,要采用两次360度振捣。 4
交 底 内 容 3.2 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并在覆盖前进行洒水养护,对立柱养护时,需要在立柱顶部放置一个漏水的铁桶浇水养护。 3.3雨前做好施工作业面的排水准备,确保不积水。在施工期间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调整生产安排,将砼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非雨天施工,尤其是墩身要安排在非雨天施工;对已浇筑部分用塑料布覆盖保护;搞好临时排水设施,加强雨季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水灾发生。对作业现场电器、电闸箱、通电线路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以免漏电;打雷时人员撤离墩身、移动支架等易受雷击的地区。 四 质量标准 1、钢筋加工、安装质量标准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及片状老锈。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名 称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螺旋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0 ±20 ±5 尺量 (3)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名 称 受力钢筋排距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分部钢筋间距 箍筋、螺旋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 允许偏差(mm) ±5 ±10 ±20 ±20 ±20 尺 量 检验方法 尺量,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 尺量,连续3处 5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柱、梁 基础、墩台 ±5 ±1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边缘检查8处 2、模板施工质量标准 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1 2 3 4 5 6 7 项目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表面平整度 相邻模板错台 装配式构件支撑面标高 模板顶面高程 两模板内侧宽度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许偏差±10 5 2 +2~-5 ±10 ±20 10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1m 靠尺不少于5处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水平仪测量 经纬仪测量 尺量 3、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1)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桥台、桥墩、盖梁等设计强度为C40. (2)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 目 断面尺寸 轴线偏位 顶面高程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 允许偏差(mm) ±20 10 ±10 10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3个断面 全站仪 全站仪 尺量,每个 五 安全施工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特设立以下警示,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均需严格遵守: 5.1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 5.2严禁穿拖鞋或其他防滑功能差的鞋子上岗。 5.3严禁酒后上岗和长时间疲劳作业。 5.4高空作业人员和脚手架上作业人员,身上需系安全设施,以防坠落。 6
5.5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工班长应注意维护现场秩序,不得让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施工重地。 5.6注意用电安全。所用电线等不得乱拉乱接,或靠近诸如脚手架等金属作业设施,以免触电。所用电力设备机具每次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投入使用。 5.7夏季作业,特别在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暑,防止因中暑等引发安全事故。 5.8雨天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5.9施工现场发生任何异常及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与项目部联系。 此方案中遗漏未交到的事宜,按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六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1、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创文明施工标准工地,创文明施工优胜单位。 2、施工秩序管理 (1)开工前,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根据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编制详细、科学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使工艺流程、流水段划分、资源配置与实际施工相符,重大变更报工程师批准。 (2)实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评定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 (3)认真实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未经检查签证同意的,决不隐蔽。 (4)自觉遵守地方法规,服从项目部的管理。 (6)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不阻碍道路正常交通,不沿途抛洒弃土等。 3、施工场地管理 (1)按路基施工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调整。 (2)对驻地、材料场四周进行围护。 (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给、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连续、顺畅,沟池成网,排水坡不小于2%。 (4)临时用电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拉,供电设施良好,光照7
充足。在特殊作业现场设置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保证停电后操作人员及时撤蔽。 (5)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穿戴整齐,配带证明其身份的标识牌,施工现场设专职保安。 5、环境卫生管理 (1)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弃于指定地点,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内清洁。 (2)加强对废液的管理,不随意排放。 (3)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每日专人清运,按标准设置厕所,保证无异臭味。生活区范围内定期喷洒药水消毒。 (4)施工现场食堂按卫生标准设置并配备用具,完善消毒、灭蝇、防尘、防腐措施。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 8
技术交底记录表 技术负责人 交底方 交底人 质检部 接 受 交 底 方 签 字: 安全负责人 技术员 实验室 物资部 测量组 现场负责人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