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中年级课堂教学解读
在英语教学中,语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语篇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在语篇的学习中,教师主要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语篇提供的信息,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在语篇教学时,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一. 以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集中到授课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材中安排的有些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实际教学,有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太难,难以实施;有的则过于简单,达不到使学生得到提高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变,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少数歌谣节奏感不强,不够押韵,歌词拗口,曲调生疏,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且缺乏兴趣,那么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适当带过,在教学中再穿插教其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英美国家流行的英语儿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展了知识面。
二.以灵巧的教学智慧选择、整合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很难象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我们过于拘泥教材的体系,必然使教学程序化。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客观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活动、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都可以作出选择和进行适当调整,使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活动进行替换。例如3B教材中Unit4 Fun time的活动。这种形式比较单调,这时我们就可以创设真实的场景,将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内,用“Where is the „”提问,学生用“Is it in / on / under /behind„?”句型来猜。同样可以达到巩固应用“in, on ,under ”等介词的用法。在教家庭成员称谓时,可以增加“扮家家”或让学生自带家人相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等活动,从而对教材原有活动进行延伸。例如听引言回答问题时,教给学生速记关键词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教给学生略读的技巧;细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划划、圈圈、找找,获取具体的语篇信息;复述课文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关键词提示,用自己的方式整理语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提高他们使用策略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