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通过英语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改革备课思路、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设计精炼的教学语言、挖掘教材重难点等方面的探析。本文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提高有效性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标签:英语课堂;有效性;备课思路;课堂气氛;教学语言;挖掘重难点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前提条件则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才能做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结合自己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对此作一探析。

1、改革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众所周知,要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要上好课,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欢乐。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要备好课,就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传统备课重点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备课时首先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英语新课程标准》,根据《课标》要求设计课堂活动,一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七年级上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到了八年级,要求学生能“连贯、流畅的朗读”;九年级则要求“读主旨大意——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課堂上,应该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再开始讲授新课,这样就就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实效性。我一般都要在备课环境设计好如何进行课堂预热(warm-up)。如让学生和我一起说:好,很好,非常好!然后用英语说:good,better,best!这样结合手势,学生一下子来干劲了,课堂注意力就集中了。

其次要考虑教师怎样指导活动,怎样与学生互动?一节课除了学习英语课文,语法分析外,也应该插入一些活动,让课堂互动起来。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比如work in pairs,read after the record,work in groups,act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这些互动都应该在课前备课中预设好,这样,上课时就

可以结合课堂的情况进行合理取舍。

再次,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怎样评价等。要多准备一些正面评价的句子或者短语,如:How interesting!You did a good job!Great!Perfect!Good! Well done!Keep trying !这些正面评价的短语或者句子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与勇气。

最后,要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

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 “二次备课”。要重视教后记的撰写,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得失,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

首先,要重视师生互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

其次,要建设小组合作的开放课堂。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的活动都需要小组参与:课前检测、对话背诵、生词熟读、作文批阅等活动都能够放到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活跃了课堂,使整堂课都在活泼、竞争的氛围中进行。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对于小组的安排以及长期的小组长培训,使小组活动得以有序进行。

3、精练的教学语言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心设计的语言,能把模糊的事情讲得清晰、有条理,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英语对学生来说,交流方面总没有母语顺畅,这时,我们还要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4、挖掘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要认真阅读英语教材,要抓住英语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

行加工处理,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对于课本中难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应进行简单化处理,让学生易于理解及运用。如,在教学宾语从句时,要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引导词(that,if/whether,what,how,why,whose,where,which 等);2.标点(主句陈述句用句号—实心点,主句疑问句用?);3.人称(一随主,二随宾,第三人称不更新);4.语序(主句+引导词+主语+谓语+其他);5.时态(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时态不受影响;主句如果是过去时,从句要变成相应的过去时;如果从句是客观真理,那么从句时态不受主句时态影响,用一般现在时)也可穿插在歌曲、游戏等活动中进行。这样,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重难点知识,同时学生信心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当然,以上几点思考只是本人个人的肤浅观点。无论是多么成功的一堂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因为,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因此,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育培养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3]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4]魏书生.这样教出好孩子[M].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7、12.

[5]宿春礼主编.犹太人教子枕边书[M].华侨出版社,2010、09.

[6]英语新课程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