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自测题二)
( 2003年5月7日)
第三章 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狭义的计划指的是( )。
A.执行计划 B.制定计划 C.计划准备 D.检查计划
2.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计划工作的普遍存在 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 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3.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 )计划。 A.综合 B.专项 C.生产 D.财务
4.( )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A.政策 B.目标 C.规则 D.预算 5.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
A、组织 B、决策 C、预测 D.领导 6.战略性计划一般由( )负责制定。
A、董事会 B、高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7.公司政策规定工作人员享有假期,为实施这项政策公司编制了度假时间表,制订了假期工资率、支付办法,以及申请度假的详细说明,这属于( )。
A、规划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年度计划一般属于( )计划。
A、生产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二.判断正误
1.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程序是思想的指南。
4.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所以,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考虑包括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6.程序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7.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8.网络计划技术法就是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最优方案的计划方法。 三.名词解释 1.计划工作 2.目标 3.策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9.专项计划 四.简答题
1.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第四章 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 )。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
A、技术创新 B、信誉至上 C、创造顾客 D、质量优良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4.在目标设立过程中,以下哪种作法是不对的?( )。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
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D、期限适中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创造利润 B、成功决策 C、企业长寿 D、最大利润
7.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利润目标 B、顾客之上 C、融入社会责任 D、满意利润
8.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9.管理学家(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A、E·C·施勒 B、彼德·德鲁克 C、D·麦格雷戈 D、R·利克特
10.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二.判断正误
1.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2.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4.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6.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
7.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8.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理论偏重于对职工思想与行为的研究,行为科学重视工作的效率,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目标管理理论可以将二者
有机结合起来。
9.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10.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1.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12.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也是在美国。 三.名词解释 1.企业目标 2.企业经营思想 3.目标管理 4.目标分解 四.简答题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
1.试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2.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第五章 预测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称为( )。
A、预测 B、定性预测 C、决策 D、计划
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经济形势预测 C、定性预测 D、定量预测
3.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定性预测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 )。 A、简单平均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时间序列法
5.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 )。
A.时间序列法 B.头脑风暴法 C.回归分析法 D、专家调查法
6.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描述的方法。它需要完整有效的( )作基础。
A.科学技术 B.模拟试验室 C.信息 D、数据资料 二.判断正误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2.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3.为战略性规划而进行的预测总是依赖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 4.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预测过程失误,也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
5.在现有经营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等投资时,需要对技术发展动态作短期预测。 三.名词解释 1.预测
2.宏观经济预测 3.微观经济预测 4.市场预测 5.定性预测 6.定量预测 四.简答题
1.预测具有哪些作用?
2.预测的类型是怎么样划分的? 3.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 决策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3.业务决策中,例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属于( )。
A、日常管理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4.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D、必要的利润
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又称为(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战略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6.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但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方案的选择由概率决定。那么,这种决策属于( )决策。
A、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D、非程序化决策
7.决策程序的首要环节是( )。 A、确定决策原则 B、确定决策方法
C、确定决策目标 D、拟定可行方案
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元,每台售价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 )。
A、400台 B、2000台 C、4000台 D、20000台
以下未修改
9.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 )万元。
A.110 B.1010 C.1100 D.11000
10.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 C第6章 3节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A.安全 B.较安全 C.不太好 D.要警惕
11.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 )方案。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二.判断正误
1.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特尔菲法属定量决策。 2.没有目标,就没有决策。
3.战术决策是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多为程序化决策。
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4万元,单位售价2200元,单
位可变成本100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0万元,则企业应完成的经销量为100万件。
5.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可以采用盈亏平衡点法。 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非程序化决策。 三.名词解释 1.决策 2.战略决策 3.战术决策 4.业务决策 5.程序化决策
6.非程序化决策 7.确定型决策 8.风险型决策 9.不确定型决策 10.决策目标 四.简答题
1.决策的特征是什么? 2.决策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决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