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起重机安全检验标准

起重机安全检验标准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心整理

桥、门式起重机械安全检验标准

明: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技术标准主要依据GB/514405《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起重机内容要求与方法

桥门式起重机

项检验 项目 目 编号 制造单位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1.1 查阅资料。 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 安装单位应提供: a.施工情况记录和自检报告; 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1.2 查阅资料。 报告; c.安装过程中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1.技术资料 改造(大修)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提供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主要1.3 查阅资料。 部件合格证、改造部分经改造单位批准并签章的图样和计算资料。 使用单位应提供注册登记和运行管理制度资料以及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1、1.2和1.31.4 项要求的资料,维修保养、常查阅资料。 规检查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等)。新增设备的验收检验此项仅核查运行管理制度资料。 用于尘、毒、辐射、噪音、高温等有害环境作业的起重机,2.1 现场检查。 应有保护司机安全与健康必要2.作业环境及外观 的防护措施。 起重机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额外观检查,定期检验和改造(大修)后验收检验时查2.2 定起重量标志和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合格标志。 部门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2.3 大车滑线、扫轨板、电缆卷筒外观检查。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精心整理 应涂红色安全色。吊具、台车,有人行通道的桥式起重机端梁外侧、夹轨器、大车滑线防护板应有黄黑相间的安全色。 起重机上和其运行能达到的部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位周围的人行通道和人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2.4 0.5m,无人行通道和不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1m。如安全距离不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 起重机上应有安全方便的检修2.5 作业空间或提供辅助的检修平外观及作业现场检查。 台。 通向起重机及起重机上的通道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和测力装置测量。 应保证人员安全、方便地到达,2.6 任何地点的净空高度应不低于1.8m,其梯子、栏杆和走台应符合GB6067的有关规定。 主要受力构件不应整体失稳、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或仪器测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裂纹。整量;计算承载能力。主梁下挠的测量方法同3.3上拱体失稳时不得修复,应报废;度的测量方法。 产生严重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运行时,如不能修复,3.金属结构 应报废;在额定载荷下,主梁3.1 跨中下挠值达到水平线下S/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发生锈蚀或腐蚀超过原厚度的10%时应报废;产生裂纹应修复或采取措施防止裂纹扩展,否则应报废。 检验项目 项目检验内容与要求 编号 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或铆钉联接不3.金属结3.2 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构 栓连接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 3.3新安装的桥、门式(包箱型梁起重机检测主梁上翼缘板,桁架起重机检测轨道,工检验方法 外观检查,必要时可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或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的联接状况。

精心整理 主梁括电动葫芦桥、门式)字钢轨道检测下翼缘中心。检测条件:空载,断电。桥式起上拱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上翘门式起重机的上翘度重机应将小车开至轨道端部,门式起重机将小车开至支腿上在主梁上,一端固定,一端拉有150N的弹簧秤,将等高块度和为(0.9~1.4)S/1000,方。具体方法如下:1.钢丝法:用0.49~0.52mm的钢丝拉度 为(0.9~1.4)L1/350;H放在端梁中部钢丝与端梁之间,测量跨中S/10范围内筋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板处钢丝与主梁间的距离h,主梁上拱度为F=H-h-Δ。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Δ为钢丝自重影响修正值(见附表1)。2.水准仪法:将水为(1~1.4)S/1000。载准仪放在适当位置,调平,分别测量主梁跨中S/10筋板处、荷试验后桥、门式起重端梁中心(支腿)、悬臂端的标高进行计算。 机拱度应不小于0.7S/1000,上翘度应不小于0.7Ll/350;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应不小于0.8S/1000。 3.4主梁腹板不应有严重目测检查,必要时用1m的平尺放在腹板上,用钢直尺测量主梁不平,其局部平面度,平尺与腹板之间的间距,取最大值。 腹板在离受压区翼缘板H/3的局以内不大于0.7δ,其部平余区域不大于1.2δ。 面度 新安装起重机,当大车1.用平尺卡住钢卷尺,另一侧拉150N弹簧秤,测量同一高运行出现啃轨现象时,度处一侧车轮外端面与另一侧车轮的内端面的距离,则跨度应测量跨度偏差。采用S等于实测距离加上钢卷尺修正值(见附表2),再加上钢卷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直接装车轮结构的通梁起重机、电动梁式(悬挂)起重机跨度极限偏差:S≤10m时,△s=±2mm,S>10m,△s3.5=跨度±[2+0.1(S-10)]mm;偏差 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结构的通用桥式起重机△s=±5mm,相对差不大于5mm。通用门式起重机跨度极限偏差为:S≤26m,△s=±8mm,相对差不大于8mm,S>26m,△s=±10mm,相对差不大于10mm。 尺计量修正值。2.采用精度不小于1.5mm的测距仪,测量同一高度处一侧车轮外端面与另一侧车轮的内端面的距离,测用桥式起重机、电动单量三次取平均值。

精心整理 3.6.1小于50t的正轨箱型梁及半偏轨箱型梁的轨距极限偏差: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为+1~+5mm,当S>19.5m,为3.6+1~+7mm。其它梁不小车超过±3mm。 轨道 3.6.2轨道接头的高低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差d≤1mm,侧向错位f≤1mm,接头间隙e≤2mm。 3.6.3两端最短一段轨道长度应大于1.5m,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在轨道端部应加挡块。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 3.7.1司机室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司机室与起重机联接应牢固、可靠。 3.7.2司机室内应设合3.金属结构 3.7司机室 适的灭火器、绝缘地板和司机室外音响信号,门必须安装锁定装置。 3.7.3司机室应有良好的视野。司机室内部净空高度一般不低于2m,底部面积不小于2m。门的开门方向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新安装起重机,当大车方法同3.5项,但应测量同一高度处一侧导轨外侧面与另运行出现啃轨现象时,一侧导轨内侧面的距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应测量大车轨距偏差。4.1 4.大车轨道 大车轨距的极限偏差为:S≤10m,△s=±3mm;S>10m,△s=±〔3+0.25(S-10)〕mm。最大不超过±15mm。 4.2 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2mm。 用塞尺测量。 2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音响信号通电试验。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4.3 轨道实际中心与梁的实用钢卷尺测量。

精心整理 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且不大于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固定轨道的螺栓和压板4.4 不应缺少。压板固定牢外观检查。 固,垫片不得窜动。 轨道不应有裂纹、严重4.5 磨损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悬挂起重机运行不应有卡阻现象。 5.1.1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允许使外观检查。 用铸造吊钩。 5.1.2吊钩不应有裂纹、外观检查,必要时用20倍放大境检查,打磨,清洗,用磁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粉、着色探伤检查裂纹缺陷。用卡尺测量断面磨损量。 不得补焊。吊钩危险断面磨损量: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5.1尺寸的5%;按行业沿用于原尺寸的10%。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50%时,应报废衬套。 5.1.3开口度增加量:按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 GB10051.2制造的吊钩5.主要零部件与机构 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其他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5%。 5.2.1钢丝绳的规格、型对照使用说明书查验。检查滑轮和卷筒的槽型、直径是否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与选用的钢丝绳相匹配。 滑轮和卷筒相匹配,并正确穿绕。钢丝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5.2钢丝绳及其固定 固定时,压板不少于2个(电动葫芦不少于3个),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楔块固定时,楔套不应有裂纹,楔块不应松动。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绳卡数应满足附表3的要求。 吊钩 标准制造的吊钩应不大外观检查。 精心整理 5.2.2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卷筒上至少应保留2圈钢丝绳做为安全圈。 5.2.3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金属结构磨外观检查。 擦。 5.2.4钢丝绳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外观检查。 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 5.2.5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 5.2.6钢丝绳断丝数不应超过附表4规定的数值。 5.3滑轮 5.3.1滑轮直径D0min(D0min=h2·D)的选取不应小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测量。 于附表5规定的数值。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 用卡尺测量。 将吊钩放到最低工作位置,检查安全圈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