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荐)2016急诊科情况说明及规划

(推荐)2016急诊科情况说明及规划

来源:化拓教育网


急诊科情况汇报及发展规划

一、人员情况

急诊科现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司机3人、护师2人、护士7人。

二、现阶段主要负责工作

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接诊、处置、分诊,向上级医院转运病人,转运病人回家,行政、刑事拘留体格检查,各种门诊输液,创伤处置,中午、夜间及节假日门诊化验采血,各种行政、社会公益性医疗保障等。

三、现阶段急诊科存在的问题

1、人员的缺少及能力的缺失

急诊科建科当时仅配备3名医师承担急诊急救工作,几年来陆陆续续多名人员来到急诊科,然后或转科或调离,现如今仍只有3名医师承担院内与院外的医疗任务,无法做到院内和院外两项医疗任务的全面覆盖。

急诊科建科时就未曾按急诊科人员常规配置来配备中级与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而且当时配备的3名医师都还未取得医师资格,虽然随后全部取得了医师资格,但是毕竟经验浅薄,未进修提高水平,也无经验丰富的医师监督指导,很多医疗工作或不能进行或不敢进行,尤其作为高风险的急诊科更是以谨慎小心为第一要务。

护士都未进行过急诊、急救专业培训,对急救知识、技能以及急救器材的应用缺少足够的能力。

2、规章制度的缺失

急诊科是一个高危、高风险、高纠纷,同时也是一个高责任的科室。要减少纠纷、规避风险、明确责任就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可行的诊疗流程及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来确保将纠纷、风险、责任消灭于萌芽状态。如产生纠纷、风险也要明确责任进行奖惩,预防下一次的纠纷风险产生。

急诊科承担的门诊输液室,建立两年多都未明确医疗责任的归属,以及发生医疗意外后的应急预案,接诊医师都在住院部,发生意外时无法及时处置。

绿色通道实行的比较好,但是“三无”病人绿色通道的开通范围太窄,住院部无法开通绿色通道,使住院医师不愿意接收没有家属陪同的病人,而且开通绿色通道后的后续手续,如单据的补充、费用的催缴等比较繁琐,绿色通道开通后医疗费用先由开通科室欠当班收费人员,当班收费人员再欠医院,手续比较繁杂,值班医生和值班收费人员对开通绿色通道有抵触心理。

四、急诊医疗活动的变化

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措施的完备,以及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急诊科的诊疗活动也在不断地变化。

车祸、建筑意外、工农业意外事件逐渐下降,急诊科院前急救量与院内处置量也在不段地下降,由去年402人次到307人次,相对应

的却是突发的急性症状发作

和恶意性电话骚扰对120的呼叫量的变多,但是这样的症状来的快,去的也快,经常到达现场后无法找到病人,对120的资源浪费极大,去年的全年空跑次数136次(约2000多公里)。

行政性、保障性医疗服务的不断增多,像会议、运动会、学校考试、大型社会活动如商业交流活动、文艺演出等医疗保障任务量也在急剧增加。同时社会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在群众性事件处置、强制性执行性任务以及可能产生群体或个人情绪变化的事件处置中需要提供的医疗保障也越来越多。各单位在执行任务中也趋向于呼叫120提供医疗保障,像交警、火警、特警、派出所、都要求过医疗保障服务。

由于急诊承担的社会医疗保障活动越来越多,在每次任务期间就是一个小型的义诊、健康普及、突发卫生事件处置演练,对医生能力的全面性、广博性要求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急诊科服务性质的医疗活动越来越多,而过去传统能创收的项目越来越少,盈利性越来越弱,公益性越来越强。

五、急诊科科室规划

1、配合医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可能产生意外的诊疗活动的同时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医疗责任,建立疾病评估体系。

2、在未来2-3年,利用2到3轮进修使急诊医生和护士急救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掌握所有急救重症抢救技能,利用院内及科室内轮讲学习制度,使急诊医生及护士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置能力,将急诊科建设成为服务型、支援型、保障型科室。

(1)服务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的种类的要求更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急诊科承担的社会职责越来越多,相应的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的全科知识越来越多。

急诊科要熟悉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症状体征,能够提供基本的诊疗意见和建议,掌握危重急病前驱症状以及危重急症病例的处置,与各科门诊共同承担无需住院的门急诊病人的诊断、治疗。 (2)支援型:

急诊科应该是急危重症处理能力最强的科室,而且也应该以急危重症的处置为核心专长能力的科室,应该熟练的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断、评估、处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抢救技能及急救器械的应用。成为医院院外、院内抢救的主力,同时为其他科室抢救提供咨询和帮助,提高院内、外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3)保障型科室:

因为急诊科本身能力就偏重急危重症,如果再承担重症监护职责,不仅可以提高急诊科自身能力,同时能够尽量的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保证术业有专攻。为院内各科室危重病人监护和治疗提供更全面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减少急危重症病人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急危重症病人恶化可能,提高住院病人病情好转率及治愈率,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

六、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贡献,能够反应人的工作能力,能够增强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能够增强人的主官能动性。希望能够结合急诊科高危、琐碎、高紧张性、公益性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工作量、工作内容、公益服务性部分结合科室效益来确立分配原则。

急诊科主任: 徐志强 急诊科护士长: 李向萍

2016年06月04日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