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献学专题试卷

文献学专题试卷

来源:化拓教育网


-

- -

-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 110 分钟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考试形式 __闭卷 _( 开、闭卷 )

先秦至清初学术史的系统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100 分)

考试科目:《文献学专题》

A. 《郡斋读书志》 B.《四库全书总目》 C.《直斋书录解题》

年级: 2014 级

二、 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试题类别: A (A/B/C)

1.唐代类书,多已亡佚,今存者仅四大类书:虞世南撰写的

等编写的(《艺文类聚》)、徐坚等编写的(《初学记》)

:间

业 专

) 点 学 教 ( 院

名 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一

总分

阅卷人

复核人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清代私刻丛书,各具特色。如其中(

)的《士礼居丛书》、孙兴衍的《岱南阁丛

书》,就专以仿宋、元旧本文献为主。

A .张海鹏

B.卢文弨

C.鲍廷博

D.黄丕烈

2.魏明帝正始年间,用(

)三种字体,刻写了《尚书》 《春秋》两经,故称“三体

石经”。

A.古文、篆书、楷书

B.篆书、楷书、草书

C.古文、篆书、隶书

D. 楷书、草书、隶书

3.“卷子”是古代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之一,由以下哪四部分构成?(

A .轴、卷、褾、带

B.轴、牙签、褾、带

C.卷、牙签、帙、邺架

D.轴、卷、帙、邺架

4.隋朝牛弘提出书有“五厄” ,明代( )又接其说法,补论“十厄” 。

A .冯梦龙

B.袁宏道 C.胡应麟 D.李开先

5. 抄本的分类,从纸格的颜色来看不包括(

)。

A .红格抄本

B.蓝格抄本

C.青格抄本 D.黑格抄本

6.浙刻本用的字体是(

)。

A .颜体 B. 欧体

C.柳体 D. 赵体

7.版本从狭义上来说专指(

)?

A .抄本 B. 雕版印本 C.批校本 D.手稿本

8.在版本的整书结构中,附于书皮内的空白纸页叫做(

)。

A.扉页

B.封面 C.书口 D.书脑

9.著名藏书家多半会有自己的藏书处,清代黄丕烈有(

)。

A.述古堂 B.汲古阁

C.知不足斋 D.士礼居

10.以下哪一部书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被张之洞称为“良师”

,也是第

帖事类集》)。

2.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 、碑。

3.古代典籍屡遭厄运,隋朝

提出书有“五厄”,

又补论“十厄”。

4.著名藏书家多半有自己的藏书处,比如:明代祁承有淡生堂、

清代钱曾有述古堂、赵昱有小山堂、鲍廷博有

5.在版本内容结构中,

是出版者的专用标记,刻印

堂号等。

6.“衍”是古书中常见的错误,即比原文多出字句,凡是原稿中

误增的文字,称为衍字、衍文,也叫

7.“目录”一词,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于 。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册府元龟》

2.经折装

3.“十三经”

4.书耳

5.书根

1 页共四页

第 2 页共四页

四、 简答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1.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

2.版本的类型。

五、 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汉书·叙传》云: “刘向司籍,九流

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

《汉书·艺文志序》云“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

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

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欲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故有《辑略》,有《六艺略》 ,有《诸子略》 ,有《诗赋略》 ,有《兵书略》 ,有《术数略》 ,有《方技略》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云: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

章学诚《校雠之学》云: “校雠之义,盖自刘

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辩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

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 ”目录校雠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部次条别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

是一项学术性极强的工作,如果对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不能贯通明白,就难以胜任。所以历代从事

目录工作“部次甲乙、纪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

见于坟籍之初者,千百之中,十不一焉。

《七略》之后,具有典范意义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这部巨著是先秦至清初学术史

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被张之洞称为“良师”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你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