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操作工艺
4.1 施工工艺流程 4.1.1
标准带浇筑
为保证桥面平整度及厚度,先浇注标准带。其具体位置于防撞墙及中护栏处,带宽50厘米。
4.1.2
桥面铺装
测量放样→铺装厚度检查→凿除超高梁面→桥面清理清洗→钢筋网片安装→模板安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切割假缝→预留槽浇注
4.2 操作方法 4.2.1
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放样,每5米放出一断面三个桩点,即两侧标准带内边缘及中分标准带处。 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将高程点引上桥面,并用自动精平水准仪对放出的各桩进行高程测量。
4.2.2
桥面清理
利用高程测量数据详细检查梁面各处高程情况,局部超高之处用风镐或人工凿除,以确保铺装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梁面上的各种杂物、水泥残渣、浮浆等需一并凿除并清理出场,最后用水车喷射高压水清洗梁面。
4.2.3
钢筋网片(或钢筋)安装
按照图纸设计,安装摆放时注意平整顺直,两网片(或两钢筋)之间的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满足桥规要求。保护层垫块提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预制,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现场梅花形布置,确保钢筋网片稳定牢固及保护层厚度满足有关要求。
4.2.4
模板安装
适用于标准带浇筑,标准带施工时,使用3×4角钢固定于托架上作为模板。安装方法如下
1
根据放样点用墨线弹出模板安装的纵向轴线,在轴线外
侧约1cm处每隔1m用冲击钻在梁面上钻孔,孔内打入φ10钢筋。
2
测出每5m桩点处钢筋顶端高度,推算安装模板顶面的
高度并做好记号,然后拉线定出加密托架的安装高度。
3
严格按照既定标高进行角钢安装,注意模板的安装牢固
及稳定性,接缝处应线形平顺,不允许因角钢端头翘曲变形引起高差突变。
4
模板安装完毕后再次进行高程复测,每道模板每2米检
测1点,对超过要求的点进行适当调整。
5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其底部用分割成小块并揉搓成团的
的水泥包装纸进行封堵,要求堵塞严密,不得漏浆,并用砂浆勾缝。水泥包装纸为纤维制品,施工时即不会吸收水泥浆中的水分也便于浇注后脱模。
4.2.5
振动梁安装
在已浇好的标准带上铺设钢板,将振动梁搁置在钢板上,通过振动梁底标高来控制桥面高程,因此,安装振动梁时必须控制好其梁底标高,同时,为防止振动梁中部下沉而影响桥面高程及桥面横坡,在其中部用钢板进行加固,增大其刚度。
4.2.6 1 2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浇注由纵坡低处向高处进行。
浇筑之前再次检查钢筋的安装情况,发现有杂物及时清
理,对跑位、松动、保护层不够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
3 4
对要施工的梁面洒水润湿。
混凝土利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汽车泵输送,配合
人工进行摊铺作业。人工摊铺时的混凝土面比标准带略高,要求摊铺均匀。混凝土振动靠边角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再用平板振动器全面振捣,最后用震动梁来回两次震动密实并初平。
5
人工拖压滚筒进一步滚压整平后用铝合金直尺横桥进
行来回拉动并匀速向前滑动,熟练工人跟进检查尺面与混凝土接触情况,对高处减料低处补料,严禁利用存砂浆填补找平。
6
待混凝土稍硬,用手指轻按不粘浆后即可进行面层拉毛
工作。拉毛采用剪去端头较软部分的塑料扫把横向来回各一次进行,深度控制在1~2mm。
4.2.7
拆除模板
适用于标准带施工,混凝土面硬结后即可拆除角钢及封模水泥袋。拆除时小心施工,防止桥面边缘掉角。分块边沿应按施工缝处理,凿毛混凝土接合面,清洗干净后才能浇筑下次混凝土。
4.2.8
养生
为防止收缩裂纹的出现,桥面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养生时上覆土工布浇水十四天。
4.2.9
切割假缝
当混凝土强度达10MPa时,采用切缝机切割假缝。
4.2.10 相邻桥面的施工
当施工完成的半幅桥面达到一定强度并可满足混凝土运输车通过的要求时便可施工相邻的桥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