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三篇
篇⼀
⼀、 活动⽬标
1、 初步学会⽤长⽅形纸粘贴成环形制作简单拉花如⼿环,项链等等。 2、 愿意参与制作活动并体验拉花⾊彩的美丽。 ⼆、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长⽅形、双⾯胶、剪⼑、胶布。 2、 范例若⼲ 三、 活动过程
1、 模特秀《The wagic key》,激发幼⼉的兴趣。
师:⼩朋友你们看看邵⽼师是不是很漂亮啊,请⼩朋友来说说哪⾥漂亮好不好? 幼:头上/⼿上/腰…. 2、 出⽰拉花,幼⼉观察 (1)⼀种颜⾊制成的拉花 (2)两种颜⾊制成的拉花
(3)三种颜⾊制成的拉花并按规律排列 师:这三种哪⼀种看呀,为什么呀? 幼:它有好多颜⾊,⽽且排列得很漂亮。 3、 教师讲解⽰范拉花
师:这节课,⽼师就教⼩朋友怎么做拉花,我们可以做成⼿环和项链哦。看⽼师这⾥有⼀条长⽅形,我要把它变成圆形,把它的头和后⾯围成圆,重合⼀起,(做个错误⽰范:1、能不能合得很⼤的地⽅啊,这样圆就变得很⼩了,不好看;2、能不能把头和后⾯直接贴起,凸出来,就不像圆形了。)接着把另⼀个长⽅形套进去,也⼀样粘起来。再套⼀个,要注意套第四个环时,可不可以套到中间去呀,⼩朋友看看,这样是不是就拉不长了呀。接下来请⼩朋友动⼿做做吧。 4、 提出要求和规则
(1)⽤剪⼑时,不要对着⼩朋友,不要伤到⾃⼰,剪完后,要放回篮⼦⾥。 (2)必须将不同颜⾊的纸进⾏有规律地排列。
5、 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有规律地排列颜⾊。 6、 作品欣赏。
7、 家长与幼⼉进⾏模特秀。
篇⼆
⼀、活动⽬标
1、 学习看图制作⼩风车,提⾼动⼿能⼒。
2、 在教师剖析范例的情境下,探索了解风车的制作⽅法,采⽤例推的⽅式,观察制作风车的图⽰。 3、 在制作的过程中,积累操作的经验,尝试有⽬的地解决困难。
⼆、 活动准备
风车范例、正⽅形纸、剪⼑、铅笔、钉⼦。 三、活动过程
(⼀) 教师出⽰范例,引导幼⼉观察。 1、 这是什么?你想做⼀个风车吗? 2、 做⼀个风车,需要哪些材料呢?
(⼆) 剖析风车,探索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并尝试⽤图⽰来表⽰。
1、 教师将完整的风车的样⼦画在⿊板最后的位置上,并剖析第⼀步,将固定的钉⼦取下,“你们猜猜这只风车会变成什么样⼦?”
2、 教师打开⼀个三⾓形的⾓“风车现象变成了什么样⼦?”“那我们⽤什么样的图⽰表⽰出来呢?” 3、 逐⼀探索风车的制作过程。
① “如果将⼏个⾓都打开,你们会看到什么呢?” 教师打开所有的⾓“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什么形状的?”
② 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应该画什么呢?怎样表⽰这些剪开的开⼝? ③ 重点引导幼⼉观察剪的位置。
④ “在开⼝未剪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的图⽰表⽰? ⑤ 教师将图⽰按正数的顺序编好,帮助幼⼉重新整理完整的制作过程。 (三) 幼⼉看图⽰制作风车,教师巡回观察并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 游戏活动:风车转转转
带领幼⼉拿着制作好的风车到户外活动。
篇三 ⼀、⽬标
1、学习⽤撕贴的⽅法粘贴⼤树的树叶。
2、培养幼⼉对⼿⼯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撕贴习惯。 ⼆、准备
1、固体胶、抹布、撕碎的各⾊彩纸若⼲。每组⼀个放碎纸的盆,粘贴⽤的⼤树若⼲。 2、教学⾃制图⽚⼀套。 三、过程 1、引出课题
以讲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兴趣:
春天来了,太阳光照在⼩朋友⾝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阳光照在⼤地上,⼤地上的⼩草穿上了新⾐裳,太漂亮了;太阳光照在花园⾥,花⼉都开放了,哇,真美丽!太阳光照在⼩河⾥,⼩鱼快活的游到了⽔⾯上,他们⾼兴的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太阳光照呀照,当快要照到⼤树⾝上的时候,突然天空中飘来了⼀⽚乌云,乌云遮住了太阳,于是,⼤树就没能穿上新⾐裳。 2、讨论
(1)、⼤树没能穿上新⾐裳,⾝上会怎么样?(冷的) (2)、还会怎么样?(⽣病的)
3、请幼⼉想办法帮助⼤树(幼⼉讨论后回答)
——去超市买⾐服给⼤树穿;把我的⾐服脱下来给⼤树穿;⽤废纸撕成树叶,涂上胶⽔贴在⼤树⾝上。 4、教师⽰范
(1)、先给⼤树的⾝上涂上很多胶⽔,尽量不要把胶⽔涂到⼤树⾝体外⾯。 (2)、把废纸⽤两只⼿撕成很⼩很⼩的碎⽚,边撕边贴。
(3)、给⼤树⾝上全部贴上碎纸后,再⽤⼿轻轻压⼀下。⼤树伯伯的新⾐裳就做好了,花花绿绿的好漂亮。 5、幼⼉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励幼⼉⼤胆撕纸并把它撕的⼩⼀点,边撕边贴。 提醒幼⼉要把胶⽔涂在⼤树⾝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互相讲述:看看谁做的新⾐裳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