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达标集训
1.下列句中加点的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
D [“敝”是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而不能用于他人或相关事物。从D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他只要做一点好事,老师就不失时机地在全班面前表彰他。 ..B.外婆年纪大了,每天还要出门采购全家的蔬菜,能不累吗? ..C.我们很荣幸请到张先生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大家鼓掌欢迎。 ..D.作为晚辈,我们应该在生活上多关怀自己的父母。 ..
C [A项,“表彰”用于大的、正式的奖励方面。此处应用“表扬”。B项,“采购”是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关怀”是用于书面语、较正式的场合,此处应用“关心”。]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 [A项,“否则后果自负”有些生硬。B项,“积点德吧”有点不留情面。D项,“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4.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
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买本新书吧!”
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
C [A项,小兵不耐烦的反问对妈妈是不礼貌的。B项,这位同学对别人的态度蛮横,不合适。D项,这位同学对老师冷淡,不礼貌。]
5.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②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③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④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
A.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D [②④句对应,因④句前有“相比而言”承接②句,先谈“顺境”再谈“逆境”;③句前“而且”表明是在④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谈“逆境”的作用;①句是对前三句的小结。因此顺序是:②④③①。]
6.根据文意,下面这段文字正确的顺序是( )
①历史的经验证明:越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激励,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
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于招宝山、戚家山。
③爬上招宝山,踏进威远城,站在城墙上,遥望四周,不觉中,我陷入沉思。 ④在抗倭时期,名将戚继光镇守镇海,鏖战甬江南北;
⑤当年为抗击倭寇而动员军队建造城池,及在中法战争、抗日战争时的作战场面仿佛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⑥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与裕谦亲自督战,血战英军; A.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⑤④②⑥①
B.③⑤④⑥②① D.③④⑥②⑤①
B [通读这几个语句,找到起始句,它应该是这几个句子的总领句,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确定③为起始句,而其他几句应该都是有衔接的;接下来应该找到具体写回忆的句子,那应该是⑤;然后应该是进一步的描述,找到④,然后是推进到近代,找到⑥,再推进到②;最后评价①。]
7.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 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
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 A.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D [根据时间的特点“不可捉摸”第一处应填④,因为④的内容就是“表现时间的特点”;②紧承④,②句中的“然而”一词,表转折,说明时间虽然“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但“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①紧承③,因为①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③中的“几个生活细节”。]
8.下列四句话中,符合“简洁”要求的一项是( ) A.爷爷头上的白发全白了,老远一看,雪白一片。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一日的国际劳动节。 C.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全校的各班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读书活动。
C [A项,“白发全白了”“雪白一片”重复,说“头发全白了”即可。B项,“五月一日”与“国际劳动节”重复,说“五一劳动节”即可。D项,“全校的各班”重复,说“各班”即可。]
9.假设你和一位同学发生了矛盾,你想与他和好,可他又不理解,你将会如何对他说( )
A.就算我不对,求求你原谅我吧! B.这件事我们都有错,你不要太欺负人!
C.不要再为过去了的事生气,我理解你,你也要理解我,让我们再做好朋友。 D.当初的事全是我的错,你还不满意吗?
C [A项,真诚请求朋友原谅,不使用乞求语气。B项,“你不要太欺负人!”语气生硬,容易使关系更僵。D项,真诚请求朋友原谅,不该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你还不满意吗?”反问语气,明显不满。]
10.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天津·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 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要根据示例选择一种类似于“丢手绢”的童年活动,如转陀螺,然后确定主题,并把它准确、鲜明地表述出来。根据示例可以看出,活动要有深层意义。“转陀螺”是我们这几代人关于小时候的快乐生活的记忆,那时候一般大小的孩子会聚成一堆抽打自己的陀螺,但是现在的小孩子们已丢弃了这种好玩的玩具,陪伴他们的更多的是电子产品,小孩子们玩多了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视力,而且还容易着迷,耽误学习,漠视亲情。
答案:(活动主题)多彩童年,转起手中的陀螺 (宣传语)转起多彩的童年 拥有强健的体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